冯德林:与张家村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论文

冯德林:与张家村浓得化不开的情谊

文/本刊记者 毛思洁 责任编辑/姚颖超

他扎根农村一线,每天吃住在村里,深入考察村情,了解村民诉求,终使张家村一年一变化,五年大变样。

冯德林为低收入农户送温暖活动

冯德林

另外,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家庭用电安全,降低了生产成本,如我们现在常见的变频空调就是节能技术的应用成果。

2014年起任奉化区大堰镇张家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宁波市最美农村工作指导员,连续五年获得宁波市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二届最美大堰人等荣誉。

3.老年教育需求与供给发展不平衡。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老年教育供给不足问题达成共识:我国老年教育需求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老年学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需求,但从总体上看,供给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老年教育机构约6.3万个,老年学员1000万人,在学人数约占老龄人口总数的4%。实践表明,无论是从老龄人口基数还是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看,老年教育的供给严重不足。由于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导致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老年教育事业方兴未艾。

几年之前,张家村还是奉化有名的“困难户”,村里环境脏乱,无集体经济收入。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全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冯德林。

冯德林还带领村民从传统农业种植向高附加值农业种植转变。2015年,引进一个种植面积25亩的菊花基地,每年为村民增加劳动收入10万元左右。2018年,他自掏腰包带领村干部和种植户代表前往湖南、广西等地调研水果新品种布福娜,随后又自己出资10万元在村里成立“布福娜种植示范园”。村民们在他的带动下,试点种植布福娜20多亩。

冯德林带领和指导低收入农户种植布福纳水果

马不停蹄踏实做事

尽管通过启闭机使用许可管理制度的实施,已取证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许多启闭机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与当前水利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相比,与国内外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中小型产品获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生产产品现象严重。

村口一座村民进出必经的桥梁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冯德林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从14家单位共募集到善款17万元,将桥修缮一新,并在桥头建造了景观公园,将张家村崭新门户展现在人们面前。他还筹集资金32万元对村里8000多平方米的河道及两条50米长的溪水过水路面进行整治翻修,并设立河道围栏。为了与大堰至柏坑的美丽乡村旅游接轨,筹集资金10余万元,在村中建造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长廊,并安装景观灯。今年还完成了村口环境改造,将原来村口的垃圾场、养猪场地进行了拆迁,改建为村口和美公园,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

张家村是大堰镇光照充足的村庄之一,而且空气清洁,房屋走向、结构好,冯德林凭着自己在新兴产业部门的工作经验,计划以“光伏帮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2015年,他向村“两委”提出了引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建议,得到村“两委”一致赞成。

他首先对张家村的水源污染进行治理。由村里出面,配合镇政府拆除村里的几处猪圈,并对横穿张家村的一条小溪两岸进行河道综合治理。同时注重开展村卫生建设工作,在村里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村民以各自承包为原则,对自家门前影响公共道路的各类物资进行限时搬迁整理,并对村公共停车场进行了规划划分。

另外需考虑v关联着3个(3,3,8)-面这种情况。由引理1(6)知此时最坏的情况是v关联着4个6-面,3个(3,3,8)-面,一个(3,5+,8)-面。由引理4知这3个(3,3,8)-面在最坏情况下即两个穷面一个富面(或两个半穷面一个穷面),它们从8-点获得的总权值为由R1,R3.6及最坏3-面8-点情形得

2014年初,原宁波市经信委委派冯德林担任奉化区大堰镇张家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一职,一干就是五年。在这五年里,他扎根农村一线,每天吃住在村里,深入考察村情,了解村民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村制宜制订扶贫工作方案,成功使张家村一年一变化,五年大变样。

光伏帮扶为村“造血”

此外,肖丹教授强调,与普通烟草一样,电子烟的二手烟雾也会带来健康危害。卷烟点燃后会释放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含硫气体等,二手烟暴露会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人们在使用电子烟时,也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隐患。

环境变好了,还要使村民富起来。冯德林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张家村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造成许多优质农副产品滞销,长期制约着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于是他积极联系宁波的60多家企业,五年来为村民推销的农副产品有:土豆6万多斤、番薯及番薯粉丝5000多斤、有机大米3000多斤、水蜜桃5000多箱、葡萄6000多箱、西瓜3000多箱,另有其他农副产品,较好地解决了村民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冯德林到张家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然而万事开头难,要在山村搞光伏发电这种新兴产业,首先要向村民们讲清光伏发电的好处和建成后的长期效应,其次涉及村民顾虑。他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宁波日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和海曙区李岙村参观了解光伏发电的功能、效益、安全性,并对村民们一户一户开展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来源。为了落实215万元的项目资金,他与村支书积极走访宁波、奉化有关部门。在得到奉化区政府115万元拨款和宁波市5家企业各20万元资助后,张家村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施工的主要工期正值炎热的盛夏,为了保证工期进度和工程质量,他每天起早摸黑待在施工现场,还经常爬上屋顶检查安装质量。经过两个多月的辛苦付出,项目顺利竣工。

项目运行后,为张家村带来了每年26万元、为期25年的经济收入。这对村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集体经济收入。村民还可以享受每人每年200度的免费用电额度安装光伏板的村民每户每年可享受700元至1600元不等的光伏电板屋顶租赁补贴。2017年11月光伏发电一周年,村民们在村文化礼堂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分红。村民们都说:“这全靠村里领导和冯指导啊!”光伏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此前奉化区农村无光伏村的空白,张家村成了奉化区的“光伏发电第一村”,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农村的领导干部前来学习先进经验。

以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为契机,在原市经信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17年,张家村作为宁波市信息化试点村实现了村里WiˉFi全覆盖,村里主要路口摄像头全覆盖。老年人家里安装了摄像头,使外出打工的子女可以实时看到家中老人的生活起居状况。全村村民还享受到免费的家庭网络和网络电视服务。

以村为家一留再留

冯德林的办公与生活都在张家村村委会一间老旧的办公室里。看到村里的贫困户居住条件简陋,甚至存在安全风险,他自掏腰包5万元,为特困户改造危房,还帮扶村民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他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往返市里和村里,更多的是为了村里的事情跑各个单位,以及为村民销售农副产品。2015年21号特大台风“杜鹃”袭击宁波时,他为了村里的经济不受损失,不顾个人安危冲在防洪抗台第一线。台风过后恰逢国庆长假,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他策划举办张家村菊花节、国庆猕猴桃采摘、农家乐钓鱼烧烤等一系列活动,把村当成了家。

他的辛苦付出,张家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2014年底第一年任职期满的时候,村民们自发找到宁波电视台《讲大道》节目组,通过电视节目表达希望他继续留在张家村担任村指导员的心愿。冯德林非常感动,也想为村里多做些实事,向上级请示后留任两年。2016年初,村民们听说他们的冯指导又要离任了,大家联名上书到大堰镇,强烈要求他继续留任。他又一次被村民们的行动所感动,经上级同意后又一次留任。

为了将张家村建设成现代化的美丽新农村,冯德林将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说:“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我这个农指员也没白当,付出都是值得的,村民高兴,我更高兴。”

(本文图片由张家村提供)

标签:;  ;  ;  ;  ;  ;  ;  ;  ;  ;  

冯德林:与张家村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