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互联网+”时代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论文_谢妙蓉

借势“互联网+”时代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论文_谢妙蓉

河源理工学校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它的推行也将对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改革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较差,互联网的兴起将有助于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摆脱困境,是挑战亦是机遇。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对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合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并将其引入课程教学的每个阶段,真正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教育;新生态

代表新经济形态的“互联网+”于2015年在政府报告中被提到,其在互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现实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相结合,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中职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中职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改革是新时代对于教育创新提出的新要求,融入互联网思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有助于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形态改革,真正发挥德育课程的作用。因此,现阶段中职德育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引入互联网思维的策略足够重视。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中职德育课堂的新要求

“互联网+”代表着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作为平台,利用信息的快速传播性整合传统行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将打造德育教学新模式。课堂不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单向传播,教学边界将被打破,每个人都能够在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借助自身优势向其他人传输个人经验的机会。新时代对于老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教师的不当言语被传到网上,将可能引起谬论并产生连锁反应。若老师不能及时更新课程信息,将错误的理论删除或引进最新的成果,其专业水平将遭到严重质疑。

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将为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进一步提升的机会,优秀的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设公开课,提升个人影响力,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将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不断提升,否则将被淘汰。优秀课程资源的易获取性、在线学习方式的兴起、教育过程的互动性是互联网时代为教育提供的便利,教学生态的全面改变要求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和改变。

二、“互联网+”背景下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新策略

教学应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动式教学引入中职德育课堂,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使互动式教学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应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全新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再完全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和具有在线互动的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如合理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作为沟通渠道,提高沟通便捷性和有效性,注重多维度交互式教学,提升互动沟通有效性。

以课堂体验为中心追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看到的新闻展开针对性疏导教学。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前用网络传播一些和上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新闻、评论报道等,让学生先有初步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就同一事件持有不同态度的同学可以彼此交流探讨,增加视野广度,促进同学间关系健康发展,帮助彼此并有所提升。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就这些不同看法加以引导,告知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是正确的,应该以怎样的角度或者持有怎样的态度对一件事进行评论,帮助同学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探讨式教学将加深理解,可以真正地影响到同学,一改老师照读课件或课本,学生无心课堂,最终没有任何收获的无效的教学模式。这种互动式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寻找资料,增强学生搜索能力,在与别人对同一事情持不同观点而辩论时,还能提高个人表达能力,课上课下都能合理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使德育课程发挥真正的作用。

新的互动教学避免了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因怕老师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新的互动课堂有助于活跃气氛,个人思想得到充分展示,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使师生在课上共同进步,有助于减少师生代沟,帮助老师引入学生的角度,对课程方向快速调整,使教师教导能力进一步提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必要的。中职德育课程往往忽略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课上长篇大论的理论讲解很难被学生认可,因此,在互联网提供便利的时代,应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比如,可以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询问各地网民对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定可以节省时间,节约纸张,还能使调查范围更全面,具有针对性。若发现少部分人不够清楚或者没有这种意识或有如自己已经为垃圾处理付钱就可以随意处理的错误观点,学生则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写科普文章,告诉那些人,也可以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开展线下教育活动。教师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如针对有些人过度追星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看法,设计实践活动,可以是调查问卷、主题班会或走访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生活态度。

三、结语

互联网的时代不仅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也为教师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合理运用将有助于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知名度,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若墨守成规,不敢接受挑战的老师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因此,合理利用互联网并将其引入中职德育课程,是大势所趋。引入互联网教学思维的德育课程也将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确保德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 借势“互联网+”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1):34.

[2]谢启永. “互联网+”时代下中职德育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7):189.

[3]谈国忠. 借势“互联网+”时代,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78.

[4]徐明华. 借势“互联网+” 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5):4-6.

[5]沙刚.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 江苏教育研究,2016(12):23-25.

论文作者:谢妙蓉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4月总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借势“互联网+”时代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论文_谢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