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夏泽卓

谈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夏泽卓

四川省攀枝花七中 夏泽卓

【摘 要】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自由的讨论,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既能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 实现教学的双向性发展,又能发挥教学内容的优势,使学生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提升对历史的感知。当前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存在实践上的不足,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师生互动

前言: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处于成年与未成年的交点,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历史事件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传统课堂教学恰好淹没了学生的表达观点的机会,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知识,却并不会对历史产生兴趣,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讨论式教学法即兴策略性思考,以期对日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作出启发 [1] 。

一、教师善于引导话题

讨论式教学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讨论主题,而这项任务就交给了教师。确立讨论话题首先要明确目标,包括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与讨论目标,在目标确立的情况下,教师再以服务目标为目的,引导学生展开话题的讨论;其次话题的设立要有吸引力,能够贴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使学生面对话题有话可说,有理可论,话题的吸引力有时体现在话题本身的风趣性、八卦性等方面。在教学中,可以以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名人八卦” 、 “趣闻轶事”作为教学内容,引发讨论。

二、把握讨论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会组织专门的讨论课,但多数情况下,讨论会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与内容,在不影响课堂整体效果的情况下,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通常情况下,讨论教学会出现在课堂导入环节、课堂过半之后。在导入环节的讨论,在时间上要有所限制,因为作为导入环节如果发散过多反而会使学生限于兴奋之中,难以自拔,或者牵制学生思路,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观点未能得到认可而纠结整个课程;在内容上,导入环节讨论的内容要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 或者与下文有一定的关联。在课堂过半之后的讨论,通常是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一致,为了深化主题,且在课程后期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跑神的情况下安排,对于课堂而言能够起到转折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期的讨论往往会肩负着深化主题的意义,而非单纯的对教学内容的重复,需要教师找准切入点[2]。

三、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讨论式教学法真正做到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然而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是不能改变的。教师积极主导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能够发挥如下优势:一是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观点起到导向性作用,引导并非是控制,而是作为高中阶段学生而言,本身对事物认识并不深刻,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感知力也并不深刻,尤其是年轻气盛时会产生一些较为极端的观点, 这些观点的存在有时是偏激的,对于学生而言是不成熟且不利于日后发展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同样,对于其中的优秀的、创新性的观点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二是,拉近师生关系,在了解学生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对课堂有宏观的掌控,保证纪律,在课堂讨论中,难免有些学生会出现走神儿、偏离讨论的情况,或者在讨论中谈论其它事物,需要教师加以提醒。

四、丰富讨论组织形式

在讨论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丰富讨论的组织形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讨论分组上,可以开展自由讨论、同桌两人小组讨论、座位大组形式等多种组织方式进行讨论,起到丰富教学形式的目的;二是在情境设置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历史,开展讨论 [3] 。

在讲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作为朝臣讨论建国策略,一部分作为保守派,一部分作为改革派,对建制内容进行讨论。关于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思想、施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等做出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先提供大量史料给学生,再进行场景转换,直接将学生带入到“朝堂上”,引导学生的讨论。

五、鼓励学生站上讲台

讨论学习除了帮助开展教学工作,组织教学,还起到提高学生创新性、增强学生历史素养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的综合方面。在讨论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站上讲台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以增强学生表达的效果与自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讨论式教学法作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优势,符合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对课堂进行宏观统筹,以达到教学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仅针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常见问题作出策略性思考,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针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策略的摸索,组织开展教学讨论。

参考文献:

[1]石怀周.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业分析[J].教师,2014,27(8) :32—33.

[2]晏伟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胡小春.浅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J].吉安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0, 09 (05) : 47—49.

论文作者:夏泽卓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谈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夏泽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