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高效性论文_李 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高效性论文_李 刚

李 刚(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三地乡中心小学 四川 凉山 615100)

【摘 要】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梦寐以求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结合自身点滴体会,做以下探讨,以期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多媒体 名师 理解和掌握 基础 成长

高效课堂是指可以又快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并且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指的是以有效课堂为基础,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加快教学进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果,对教学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以下简要论述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够有所启示。

伴随着新课改的欣欣向荣之势,一些新兴科技的日益被关注和运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各个领域作用凸显了。多媒体技术因集声、文、图、形于一身,且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当下教学手段的一大亮点。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和正确运用多媒体,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效果。

1.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唯一主体,任何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而运行。因此,多媒体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只能辅助于课堂教学。我们不能随意夸大其词更不能喧宾夺主。教学设计中好课件应当具有启发和点拨的作用。那些过于鲜艳夺目的的课件,不仅起不到相应效果,反而扰乱学生思维和课堂秩序。动画及幻灯片画面太丰富,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影响了学习的真正内容。比如:一些语文教师过于注重画面的美感,在辅助一些悦耳和流畅的音乐和声音,给学生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非常符合课本内容的宗旨,学生对此反映强烈。相反,一些从文字、图片和视频应有尽有,这种喧宾夺主的课件忽视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样的课堂效果无疑是差强人意的。

2.多媒体课件应符合教学内容。

要让多媒体成为你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精心备课不可获取。因此我们应全面把握和领取教材内涵,在课标的指引下精心备课。此外,并非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我们应该学会区别性对待,对于那些传统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或者学生受限于自身基础和生活经验的教材内容才适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贴近教学实际。以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效果。

3 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优势突出,然而多媒体无法,随意夸大其适用范围或者将其全面替代传统教学手段都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因为课堂教学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和随机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置疑。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再精美,也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客观实际。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效果卓著。不能完全遗弃。所以,教师在运用媒体时,不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运用多媒体而是探寻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以便更好的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功效。

1 我们语文教师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模仿名师的课堂。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名师的某一课堂,反复观摩,以便洞悉一些成功的因子,即使我们失败我们更可以反思自我,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课堂时效性,有鉴于此,模仿必不可少,只有对名师课堂不断模仿和不断反思,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名师独特的教学艺术。

2 我们除了要学习名师外在形式以外,更要学习名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深刻理解外在形式和内涵的切入点,我们在学习名师课堂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外在形式,一旦我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外在形式上,我们只能亦步亦趋,不仅无法超越,甚至会适得其反。常言道:"成就在课内,工夫在课外。" 每一位名师,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课堂行为是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教学情境的完美融合。我们在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智慧魅力的同时,更应取之精华,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研究,勇于实践,夯实自身基础,,成为一名智慧、阳光的人民教师教学应着重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其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避免传统的"满堂灌 ",以便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1、转变.教学观念。

常言道:" 穷则变、变则通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通过一些课下调查和信息反馈进一步扑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方法掌握的一些具体情况,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教师应秉承循序渐进的规律用于教学,便简单的知识传授为培养综合能力。然而眼下,教师的讲重视过于简便,学生思考的空间狭小,因此,创设特定的情景,多举并存的促进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发展,为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

2、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改并非停留于口头上,而是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呢?语感需要反复实践才能产生,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学生实践语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步骤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促使学生主动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有关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深刻感悟语言文字。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升华学生的情感

3、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需要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案,应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因此,要重视生成与预设教学方法的运用,其不仅矛盾更是统一,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稳扎稳打。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并非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师的主要课题之一。为了又快又好的实现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对待和运用多媒体、不断学习名师,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便 " 要我学 " 转变为 " 我要学 ",从而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完善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霞;;理解、信任、真诚是座彩虹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 --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王晓燕;;换个方式聆听学生[J];上海教育;2009 年 21 期

3 佚名;;如何评价一堂课[J];教师博览;2009 年 07 期

4 张兰秀;;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09 年 46 期

论文作者:李 刚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高效性论文_李 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