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蘑菇“三级”栽培_蘑菇论文

高温蘑菇“三级”栽培_蘑菇论文

高温蘑菇栽培把“三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蘑菇论文,高温论文,三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在夏季高温期间种好蘑菇,在技术上需把住品种、发酵和病虫防治“三关”。其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择菌株。目前较耐高温的蘑菇菌株有新澄96、苏蘑1号等。基中新澄96发菌温度18~36℃,出菇温度20~36℃,最适温度24~33℃,是目前最耐高温的菌株,适宜5~6月播种,6~9月出菇。其最大优点是菇采后2~3天不易变色,不易开伞,易于保鲜,但菌丝发菌慢,分解力较弱,对培养料质量要求较高,苏蘑1号发菌、出菇温度均为10~35℃,最适温度15~32℃,适宜3~4月播种,4~7月出菇。其生活力强,发菌快,出菇早。

二、基质发酵。2~3月低温时期建堆发酵,宜选择基础温度高,保湿效果强的场所。可放入塑料大棚内发酵,使料内温度比外界提高3~10℃,每吨干料量应在1吨以上才能较好地保护发酵时的温湿度。发酵料的营养比例和配方及堆制方式与秋蘑菇相同。在建堆时需使用增温剂增温。料温约在第5天达到60~65℃,从60℃起计算时间,7天后第一次翻堆,以后视温度变化而定翻堆时间。料温下降时开始翻堆,翻堆相隔5~6天,当培养料呈现咖啡色、有弹性、不粘手、无异味时,即可播种栽培。

三、防治病虫。3月中旬棚内温度上升到15℃以上时,各种害虫开始活动,各种杂菌孢子萌发,最主要的虫害有菇蚊、跳虫和螨虫,主要病害是胡桃肉状菌。对发菌期控制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是药剂拌料。夏菇宁拌料剂防虫,安全低毒长效。于播前每100公斤培养料,用10公斤水配入10克夏菇宁,边喷边翻料边进床播种,可保持发菌期内无害虫繁殖为害。覆土后结合重施调菇水,在水中掺入1/1000的菇虫净,以控制出菇期虫害。当温度升至20℃以上时,看到有菇蚊成虫在菇床上活动时,要用菇虫净或氯氰菊酯喷杀成虫,对

菇床的四周,墙面和地面都要喷湿,杀灭成虫。

胡桃内状菌的病源孢子来自于土壤,要有效地控制病害,首先不得使用曾施过废菇的田土,就应水田内挖取干净中层土,敲碎晒干,在使用前5天用500倍多菇丰喷雾,堆闷5天才能用于覆土。出菇期如土面有隆重起不规则菌块,周边蘑菇减少,要及时扒开土面检查,如培养料有变色、异味,应及时清除杂菌处的土壤和培养料,并在患病区重喷300倍多菇丰和100倍菇菌清,1周后再补土浇水催菇。

标签:;  ;  

高温蘑菇“三级”栽培_蘑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