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论文_林龙珠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论文_林龙珠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365113

动态生成是近年来教育领域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遵循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数学课堂的结构、目的进行细致的思考与有效的探究,多角度地去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过程的意识,有利于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的动态生成的基本要求是生成必须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动态生成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的动态生成,帮助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争取学生的学习理念与学习实践的根本性变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动态生成前精心做好预设

这里所指的“预设”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教学规划活动。预设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这决定了教学的性质和方向,所以教学设计必须要有价值导向和理论认识前提。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如何把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展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新认识。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始终走在学习的过程中。

二、在动态生成中灵活增减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始终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生理的成长。教学设计不能理解为是教案的点缀,教师也不能胡乱、无根据地编造,更不能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而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这就是说课堂教学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各种富有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信息都必须纳入到所预设的教学目标中。有一次校级观摩课,我教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课,由于学校临时集会,上课推迟了几分钟,导致预设的几个问题无法完成,这时我临时决定删减对一个例题的讲解,从而增加了实际性应用题分析讨论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教学目标预设不合理的地方逐渐显现出来,要求教师能及时发现,合理增减预设的教学目标,生成即时目标,保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动态生成中变换环节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是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如:我在七年级《从不同的方向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实践,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并给予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获取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譬如在教学“数数小立方体的个数”这一例题时,我变换教学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互相之间摆摆,看看、数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在动态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

一堂具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在课堂中,学生是生成的主体,是思维的灵动体,在变化多端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会有意想不到、难以预料的现象产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把握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凭借教学智慧去识别、判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在动态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有序发展。如:在教学九年级《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预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中蕴含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派代表讲解;后来调整了探索的主题,让学生再次合作讨论、归纳、分析,从而让学生收获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解决他们学习需求的帮助者。

五、在动态生成中校正教学环节

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往往会使人难以忘怀。教学环节可以提前预设,但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它却又是不断自我校正、不断自我完善、动态发展的,它是教师课前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反复对话。如:同样是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中,我安排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动手画出两个大小(即半径)不同的圆⊙O1、⊙O2,固定⊙O1,移动⊙O2,你能发现⊙O1和⊙O2的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有多少个公共点?请指出刚才展示的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又让学生利用刻度尺量一量,所画出来的两圆的半径和圆心距,并指出算两圆的圆心距和两圆的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猜想它们与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亲身感受到教学环节的即时校正,拓宽、深化了教学目标,保持了课堂教学活力,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动态生成,要时刻关注课堂活动,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准确而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自己建构数学知识。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灵活调整、动态生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彰显出师生灵动的活力。

参考文献

赵思林 数学教学研究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林龙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论文_林龙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