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转型论文_彭德良

研究小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转型论文_彭德良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五星小学 410012

摘 要:教育事业作为服务于社会进步的人类基本活动之一,在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保持上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直线上升,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衍生出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持续性精益发展的要求,在此现实状况下,教育改革既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同时也是教育强大其自身的一次重要的机会。小学学段作为我国基础性义务教育的起始学段,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奠基性作用,良好的小学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接下来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充满信心,在遇到挫折时保持理智,让学生由内而外散发出独自待人接物的自信,使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时能够处理好自身多重属性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 课堂教学 转型途径

自小学课改以来,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进步,特色教学模式初具形态,但是小学课堂教学转型仍然处在探索创新阶段,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主动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考过程中更具创新意识,将教学工作科学化、规律化,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共性化的集体学习中有成长的空间,使学生真正在小学学习中感受到身与心的双重愉悦。

一、新社会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能够让学生在日后更高学段中面对繁重的学业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在良好教育经历的匡扶下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对教师而言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机会,教师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在学生的身上获得创新课堂教学的灵感。因此,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将会更有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更贴合于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途径

1.武装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师对课堂教学转型更具主动性。传统的小学教学课堂中常充斥着教师不绝于耳的讲课声音,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机会较少且意愿不高,整个教学画面更像是一场舞台剧,教师充当着表演者,而学生则像是在台下观看的观众。在这种亚健康的教学状态下,学生取得的收获十分的有限,除了固定的知识点外,学生个性化的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转型之初,首先需要武装教师的教学思想,使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转型,被转的究竟是什么,要转型成什么样等问题,让教师把课堂转型当作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正常和重要的事情去完成,而不是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学校的检查去被动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需要定期以及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加强教师的创新型教学思想的建设,让教师在课堂转型的实施中更加的积极主动。

2.课内课外教学齐创新,全面具体地开展课堂转型工作。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转变的是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为关系。课堂教学转型将教师的单边教学活动转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作为了目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交流、活动、发现等都做出了相应的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课,让学生多尝试、多活动、多对话,是课堂教学转型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转型不能只做课堂内的工作,课堂以外的工作同样要进行完善。教师首先需要在备课方式上做出改变。旧有的备课方式习惯将知识、教材、教参作为了备课对象,没有把学生纳入教学资源范畴,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能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要想学生在获得学习主体地位时不滥用主体权利,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交流时能够认真倾听、回应、反馈,伙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就需要在备课时把学生作为重要的备课对象,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实时关注,还要充分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突发性的课堂情况,让学生有能力去解决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转型实现得更加顺利。

3.立足“根本”,推进小学课堂教学转型。转型后的课堂教学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在学习中的体现,这无疑意味着教师需要分配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支配。很多教师虽然对课堂转型的积极意义表示认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像让孩子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父母一样不够放心,担心学生不会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去完成设定的学习目标,所以还是会不自觉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干扰,使课堂教学转型不够彻底。课堂教学转型,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无法在学习结果中获取,只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去搜集,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根本”,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细致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找出思维的漏洞,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迷宫。教师只有真正的放手,课堂教学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质的提升。

小学进行课堂教学转型,既是教育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同样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自我学业意识在教师开明化的引导教育下得到萌发和加强,以实现学生素质能力在主观动能激发下逐步提升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3-254。

[2]陈平 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5,(11),44-50。

论文作者:彭德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研究小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转型论文_彭德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