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物理课堂生成问题的有效策略论文_黄平

化解物理课堂生成问题的有效策略论文_黄平

黄平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七中学

【摘要】生成性是新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鲜活的、流动的过程,其过程中经常会生成一些超出“教师预设和掌控”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是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出现生成问题并不可怕,如果课堂上能处理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把那些具有独特创意或意外的生成问题,作为一笔宝贵财富,一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地充分利用,及时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将会因它们的出现而变得精彩。如果课堂上不能解决的,也不要否定,可巧妙地引导开,留下一份思考。

【关键词】预设;生成性问题;因势利导;巧妙处理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021-01

课堂生成问题,是在教学中,教师的预设和学生活动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火化,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应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那么课堂出现生成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改实践、体会,通过不同教学环节上的课堂生成问题的实例来说明。

一、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出现生成问题的处理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实时的“现场直播”过程。虽然教师的演示实验有着充分的预设,而且自己精心准备多次。但是也会出现生成问题,这些生成问题,有的可以在课堂上解决。

例如:“大气压强”的教学。我进行“覆杯”演示实验.在水槽中舀起一杯水,杯口盖上一块纸板,按住、再慢慢翻转过来,“同学们看仔细了”,我特意强调了一句,随后迅速移开托住纸板的手,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哗——”的一声,一杯水全流了下来,溅得满地都是,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惊叫,片刻,我笑着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科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学生开始安静下来了。“谁愿意贡献一张好一点的纸?”我请前排的一位同学带好纸走到讲台前,重做刚才的实验。不同的是,这次改由这位同学用手托住倒置的水杯,“一、二、三!”随着我口令的发出,托在杯口下纸片上的小手马上移开,奇迹真的出现了,一张纸片托起了满满的一杯水,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讲完大气压强的知识后,我重新拿起第一次实验失败时的那块纸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为什么老师刚才实验没有成功呢?”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叽叽喳喳、兴奋地议论开来了。之后,一位同学既自豪、又得意地用刚才学到的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替老师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有趣的是,讨论中有的同学这样窃窃私语:老师刚才是不是故意的?

二、学生实验活动中生成问题的解决策略

学生实验虽然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的精心的准备,有了成熟的方案。但是,由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和实验器材等问题,也会有很多生成问题出现,有的生成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解决。

例如:学生正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有学生举手,我上前询问、查看,确认是这组的电压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了,而现在刚好手边没有备用的电压表,面对突然冒出的意外情况,我灵机一动、因势利导说:“试试看,没有了电压表,你们能不能测出这个未知电阻?”随后,学生开始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尝试实验……,在全班学生进行实验交流环节,没有用电压表的那组学生最兴奋,立刻派出一名代表发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1:我们用替代法,先把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再把滑动变阻器替换下刚才的电阻,调到阻值最大位置,电流也是0.3A,待测电阻就是10Ω。

我问:为什么就是10Ω呢?

学生l回答: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好10Ω了。其他学生立即发表不同看法,认为这是碰巧。

我追问:刚才确实是一个特例,如果再利用一下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0Ω,能不能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测量方法?学生顿时受到启发,继续相互讨论,很快有了结果。教师请学生2在黑板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并讲述了分两步测电流的实验步骤,得出了关于Rx的表达式。

图1 图2

在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生成问题,如果对学生实验或对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有帮助,甚至是实验中必须处理的生成问题,应该及时地加以处理。如果生成是由于实验器材产生的(系统误差),或者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不能解决、不能理解的生成,应巧妙地进行回避。

三、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而出现的生成问题的解决办法

课堂效果的高低,要看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一个高效课堂,学生应该有很活跃的思维,这也意味着,有很多的生成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的提问,有的可以在课堂上解决。

例如:在研究大气压存在时,除了课本上安排的“压瘪易拉罐”实验,我另外又安排了一个“瓶子吃鸡蛋”的演示实验.就是如何把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完整地塞到酸奶瓶子中?我首先问学生:如何把这只去了壳熟鸡蛋完整地寒到酸奶瓶子中(举起手中的鸡蛋)?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答案:用塑料袋装起来塞进去;在鸡蛋上抹润滑油压进去;用海绵盖在鸡蛋上面压进去等等,然后我说:我这里有一个做法:开始演示: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子中,少时,把鸡蛋竖放在瓶口,立即把手拿开。会看到鸡蛋慢慢进人瓶子,我问:鸡蛋为什么会自动进入瓶子呢?学生答:是大气压压进去的,接着我问:瓶中不烧棉花球,大气压能把瓶子压进去吗?学生无语,于是我解释道:棉球刚烧过时,瓶子里的空气是热热的.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强变小,瓶子外的大气压,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我以为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学生站起来问我:能把鸡蛋完好地从瓶中取出来吗?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突然觉得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有帮助。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的方案:把瓶子倒过来加热等等,虽然,课堂上我没有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没有做这些实验,但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得到了锻炼。

总之,课堂生成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动态性、不可预见性,它是潜意识的,与条件的准备、学生的水平、课堂设置有关,是教师和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既不能消极的等待生成问题,也不能生硬地复制生成问题,更不能消极对待生成问题,而应积极地应对,巧妙地处理。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教材(沪粤版).

[2]初中物理备课笔记中的教学反思.

[3]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论文作者:黄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化解物理课堂生成问题的有效策略论文_黄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