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德磊

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德磊

黄德磊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无晶状体眼25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眼无晶状体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前矫正视力为0.1~0.6,术后3个月视力为达0.2~0.8。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1871±462)个/mm2。结论:人工晶状体能提供全天光学矫正,不要摘换,现已成为矫正无晶状体眼的最理想方法,得到普遍应用。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38-02

无晶状体眼指眼内没有晶状体,同时包含晶状体不在瞳孔区者(如外伤、先天异常造成晶状体脱位或缺如),大多数情况下是白内障手术摘除所致。根据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正常晶状体所在位置处晶状体缺如,结合自内障摘除和眼外伤史,很容易做出无晶状体眼的诊断[1]。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无晶状体眼25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无晶状体眼25眼,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16眼,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日 状体5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术后无晶状体眼4例。祼眼视力:手动~0.04,术前矫正视力:0.1~0.6。

1.2 手术治疗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晶状体后囊完整者,按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步骤进行;如有虹膜后粘连者注入黏弹剂小心分离;晶状体后囊不完整者(瞳孔区后囊<2/3范围),按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时注意:选择聚丙烯缝线固定;角膜缘1mm内是理想的穿刺部位,睫状沟在角膜缘的解剖定位垂直径为(0.83±0.10)mm,水平径为(0.46±0.10)mm;避开3、6、9、12点处睫状动脉系统走行的部位;巩膜瓣厚1/2~2/3,线结断端勿太短,以免顶穿巩膜瓣。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当患者条件不适合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时,方考虑植入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类人工晶状体的理想固定位置是晶状体襻末端4点位于巩膜突上(实际上很难做到)。

角膜屈光手术,适合于不宜行人工晶状体植入和配戴角膜接触镜者,但是此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角膜表层镜片技术尚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2.结果

25眼无晶状体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前矫正视力为0.1~0.6,术后3个月视力为达0.2~0.8,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上24%,术后眼近视屈光度数范围为0~-1.25D。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1871±460)个/mm2。

3.讨论

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一般为+10~+12D,屈光矫正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光学矫正的目的在于恢复或补偿眼屈光系统缺少的晶状体屈光面,使眼前一定距离的物像通过重组的屈光系统后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以保存视力,预防弱视和促进视功能的发育。根据补偿的光学面与角膜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矫正方法分为角膜前(眼镜)、角膜上(接触镜或手术改变角膜表面)和角膜后(各种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选择,必须结合病人的视力状态、工作与生活需求(用远还是用近为主)和愿望而综合考虑。一般应注意避免加重病人的屈光问题:①详细询问病史、白内障术前屈光状态及老视发生年龄,眼镜矫正情况等,以便估测计算。②根据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选择偏高或偏低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3]。如对需要阅读的老年人,可保留-2.0D近视,以便阅读时不戴镜;而年轻运动员可选择正视眼,但是同时也制造了“老视”。避免屈光参差过大,维持双眼单视。一般双眼屈光参差不应超过2.5~3.0D,除非另一眼视力很差。高度近视者术后可保留-2.0~-3.0D近视,近视程度应考虑病人舣眼单视、病人需要和习惯戴镜的情况而定;远视者应降低远视度数,但应啦免过大的屈光参差,除非有不能融合的斜视存在。儿童人工晶状体选择为了避免弱视,在年龄许可范围内早期植入(一般2岁以上),选择适宜度数,根据年龄保留一定程度生理性远视。计算方法各异,一般可选择计算度数的70%,并考虑父母屈光遗传和儿童成长屈光变化。总的说来,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并非绝对准确,术后可能有一定的屈光不正,常常还需配镜矫正。

人工晶状体植入尤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近乎于人体内原有晶状体的生理效果,物像放大仅1%~2%,具有良好的双眼立体视觉,尤其对儿童外伤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保存视力和预防弱视有很大作用,而且能保存、促使融合功能的发育。虽然手术操作较复杂,亦可有一定的并发症,但人工晶状体能提供全天光学矫正且不要摘换的优点是其他矫正方法不可替代的,迄今已成为矫正无晶状体眼的最理想方法,得到普遍应用。

特别要注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眼前段炎症反应、出血,瞳孔位置和形状,晶状体位置的偏位和倾斜,眼压及玻璃体、视网膜和黄斑部并发症的判断和处理。凡眼前后段无明显病变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0.5者可达80%以上,而矫正视力>0.5者可达90%。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尽早进行弱视训练。屈光度数有偏差,术后3个月验光后可配戴双焦点眼镜或近用眼镜。

【参考文献】

[1]邓小艳.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治方法的概述[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6):1010-1012.

[2]罗康怡,杨明民,诸凤娇,杜冰,古洵清.两种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效果探讨[J].临床眼科杂志,2011, 19(6):517-519.

[3]吴强,陈国辉,马晓昀.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04, 27(9):666-669.

论文作者:黄德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德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