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标准化生产技术_柴胡论文

柴胡标准化生产技术_柴胡论文

柴胡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柴胡论文,生产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种选择 人工栽培的柴胡品种主要有北柴胡,也就是竹叶柴胡,该品种株高50~60厘米,分枝少,质坚硬,含柴胡皂甙及白芷素成分高,接近或达到规范的标准,是当前柴胡栽培的最佳品种。

土水选择按 照要求宜选用非耕地或前茬是禾本科的作物,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较好,盐碱或涝洼积水地不能种植柴胡。水质应以无污染,PH值在6.5~7.5之间,远离工业排放的污水和化工场所,以保证柴胡的质量。

气候条件 根据柴胡生长特性和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要达到GAP规范标准,必须人为地创造最适生长发育条件,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温、空气干燥、阳光直射的地区,可采用遮阳方法,如搭遮阳网、间作高秆作物或用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研制的“空中瓜蒌、架下柴胡”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高温干燥问题,达到生产要求。

栽培管理 柴胡的播种期可分春播、冬播和麦茬播种。根据GAP的要求,结合柴胡的种子特性,以冬播较好,如春播和夏播需经种子处理后才能播种。施肥总的原则是多施有机肥,前中期少追肥,后期及近采收期不施化肥。具体施肥标准为每亩土杂肥2500公斤或圈肥1500公斤和柴胡专用肥5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美国二铵20公斤。深翻耙匀,做成宽1.5米、两边留有宽30厘米排水沟的畦,畦上面划出行距25~30厘米,深2厘米的浅沟,顺沟均匀地把种子撒入沟内,覆细土、踩实,如墒情不好,应立即浇水,确保

柴胡种子后熟过程的完成。

早春解冻后,地面上应加盖地膜,以提高地温,保持湿度,促进种子完成后熟后的萌发。待苗大部分出齐后揭去地膜,如没有其他遮阳设施,可在排水沟内栽种玉米、黄瓜、豆角等作物。苗高10厘米时间苗补苗,株距5~7厘米,缺苗处带土移栽补齐,同时除草,施一次清淡水肥。6~7月份是旺盛生长期,配合中耕除草,亩追尿素7公斤。雨季注意排涝。非种子田,生长期发现花蕾及时摘除。2年生柴胡可在7月中旬割掉地上茎叶。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斑枯病、根腐病,按GAP规定,一般施用25%粉锈宁1000倍和波尔多液1∶1∶120喷施防治。小面积发病,可处理病残体,拔除病株及时烧毁。虫害可用5%的辛硫磷2000倍液喷雾,全生长期用一次,与收获日期间隔不少于5天,10%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防治,全生育期最多可用4次,与收获日期间隔不少于7天。

采收加工 柴胡播种至收获一般需1~2年的时间,根据中药材GAP规范要求,1年生质量较好,亩产干品80~100公斤,2年生产量高,亩产干品150~200公斤。秋季收获,割去地上茎叶,挖出根,抖净泥土,晒干即成。用全草可在播种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收根时割茎,晒干即成。

联系电话:0531-2972135

标签:;  ;  ;  ;  ;  

柴胡标准化生产技术_柴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