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陈秋秀论文_陈秋秀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陈秋秀论文_陈秋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广泛地出现在各地教学的视野中。小组合作不仅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积极地创造,不断地创新。还营造轻松和谐地课堂氛围,让师生能平等地交流互动。未来,小组合作必定会成为受到广大教师们欢迎和广泛应用课堂的教学方式。此前,大量文献研究了小组合作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不少文献对小组合作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解读说明了小组合作的有效实施办法。本文将进一步解读小组合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随着小组合作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对此展开研究,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将小组合作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呢?这将是本文将要说明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的内涵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达成目的。小学里一般以每组4人为宜。在此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集体观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身和团队的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拥有积极创新的勇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当然,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但小组成员不能依赖合作,合作必须建立在各成员的独立思维之上,集多人思维于一体,也就是俗语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小组合作把个人目标上升到小组目标,把个人竞争升级为小组竞争,这样构成一种“荣辱与共”的合作形式。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即只有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达到各自的目标才能实现共赢,最后每个成员才算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后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集思广益,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助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小组合作的独特魅力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引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为教学开创了一条新道路。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课堂中的作用及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从来都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参与课堂活动,学校的评价也是以一个学生为单位进行比较。那么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就出现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合作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具备的,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组合作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则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倡导小学教师们深入研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期许未来学生们能够因此受益颇多。

(二)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以往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靠教师激发,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维逻辑要把握严密。但这件事情要做好是非常不易的,小组合作的出现则大大弥补了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组内成员的较量,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智慧的集中,他们互相交流留下最好的部分组成小组的成就。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取长补短,提升自己,这样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小组,每一次合作下来,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所体验不到的收获。组内每个成员的进步作为他们继续合作的一个动力。学生们之间当然还存在着竞争,但已经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将小组的荣誉和个人的荣誉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三)小组合作的应用策略

科学的分组。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人数分组,小学一般以每组4人为宜,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相互交流沟通。其次,学生自身的发展导致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组织、表达、基础三方面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组中都有一个组织能力强和一个善于表达的同学,如果条件不足,则老师培养。

合作技能的培养。班级统一制定小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作为不是特别成熟的教学模式,如果不立好规矩就会乱成一团,尤其是在小组展示时,学生常常找不到方向,不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小组合作则成了形式化的东西,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实行小组合作教学之前一定要制定好规则,并且让每位同学都能遵守规则,这样课堂才将有序的进行。

表达能力的培养。在组员分配时提到小组成员需要有一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能够清楚的表达小组探讨的结果,但事实上,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大量这样的学生,那就需要老师设计多个问题,不仅有小组智慧结晶的表达者,还有由组内推荐展现自我的锻炼者,也作为表达者的预备军,长此以往,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实现共同发展。

三、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小组合作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削弱教师教学的任务,更多的,教师是小组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不是在一旁无所事事,而是深入学生的讨论,督促他们认真思考,积极交流,让小组合作体现出它的价值。在学生讨论有困难时教师进行思维的引导,点拨,让学生的讨论更加有效。展示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回答是否有问题或者需要老师提点。总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是全程参与的。

(二)小组合作的评价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新课改以后,评价学生的方式逐渐多了起来,教师评价作为小组合作的重要评价不仅能及时的反应学生们的合作表现,为更加完美的合作奠定基础,还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参考文献:

[1]韩桂玲.小学生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儿童大世界,2019(05).

[2]曲德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2019(02).

[3]徐显龙,王雪花,顾小清.智慧教室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及成效[J].开放教育研究,2017(04).

作者简介:

陈秋秀(1996-)女,汉族,重庆市丰都县,本科,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论文作者:陈秋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陈秋秀论文_陈秋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