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教材特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论文_范咏华

把握历史教材特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论文_范咏华

范咏华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615400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把握统编历史教材的特点,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与不同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关键词】教材特点、落实、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58-01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其意识形态属性非常强,课程内容体现了国家记忆和国家意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历史教育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其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等方面,都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直接、有机的联系。”?历史学科教育应怎样从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出发,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综合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从学科角度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探索实践。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基本的文本材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依存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在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形成“五个认同”(国家、民族、文化、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在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中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本身蕴含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了较多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需要将其包含的全部内容都贯穿到教学之中深入讲透。但其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两点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并给学生进行渗透讲解的。

1.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统编历史教材在编写中非常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教材体系和内容设置正反映了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的纵向发展)和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史教学时把握较好,但在世界史教学时遗漏了整体性强调;从整体看教师对于历史发展的纵向发展线较容易把握,但在历史横向发展线往往忽略。在教材使用中,会发现在统编世界史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中国史事内容。鉴于历史学科大量的非专业转岗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存在,老师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这些增加的内容就是历史横向发展规律的着重强调的阐述点。

教材遵从历史学科时序性编排,也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教材内容呈现依照历史进程的时序,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使学生通过基本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方式,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理论应该在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个问题,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才能实现我们党和国家的立德树人任务。

二、将“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内容与不同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有侧重的进行教育

我们在强调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时,有的老师为了让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教育联系上,生搬硬套,认为非要明确讲到富强民主,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讲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才算是任务的达成。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在课堂教学中不需要每一堂课每一个史事的讲述和阐释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内容灌注其间,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在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讲述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

依据各年级教材内容的编排,在教学中有侧重的体现唯物史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对“五个认同”内容,中国古代史部分教学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注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史部分教学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主要渗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内容则放在中国现代史部分教学中。通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等史事上联系。

三、教师教学阐述要与统编教材的表述同步

统编教材非常注意对重要问题的表述,既符合历史的实际,史事要准确;又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教师也要注意教材中对重要问题的阐释要与教材的表述保持一致。这里的一致不是字面上的一致,而是在教学前要充分考虑到教材所反映的政治思想导向,要对学生是正面的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各政权的关系,要明确这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外交关系;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友好往来是主流。中国的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问题,教材中列举的具体事实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强大与人民幸福有密切的关系。

很多老师为应付考试,教学中着重在知识上发力,强调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他们更多的关注教材上的考点研究,而忽略了对教材中史事背景描述的探究讲解,忽略了历史学本质在于探寻人类发展规律。“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作具体地、动态地分析和把握,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脱离了特定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也就难以理解和认识历史对我们今天以致未来的影响。”②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应该是在潜移默化、无声润物中形成的,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中长期的坚持才能实现。梁启超认为历史学的作用在于“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历史老师担着把现在的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只要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运用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着力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就能把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落到实处,解决历史教育最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小兵.《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简介》 2017年5月全国初中历史教师培训.

[2]徐蓝.《义务教育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几个问题》 2017年5月全国初中历史教师培训.

论文作者:范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把握历史教材特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论文_范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