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韩蕾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韩蕾

河北省隆尧县魏庄校区张汪小学 055350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师生关系

情境教学法于20世纪30~60年代产生并盛行于英国。70年代后期这种教学法被引入中国,为我国语文教学界所熟知。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能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丰富学生的词汇,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理应理解好、运用好情境教学。下面,我对情境教学的课堂运用作一浅显论述。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另外,学生从各个方面,尤其在情感方面接纳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方式,才能产生参与课堂情境的强烈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这样,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二、利用文章创设情感意境,诱发学生共鸣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量文字优美的作品里都有作者的主观烙印,文章里字里行间都表现着作者的爱恨,这使得情境教学具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章中每一个有趣纷呈的情境都能激起小学生心中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利用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来诱发小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要会引导小学生怎么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融入课文的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情思和遐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老师讲到孟浩然的《春晓》这首古诗时,教一位小学生如何扮演诗人孟浩然把“诗”朗诵给大家听。该小学生假装正在睡觉,深夜里,忽然被风雨声、鸟叫声惊醒,揉眼睛起身后,一边念念有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边走到窗前看。他忽然拍了一下脑袋,好似灵感忽然从天而降,饱含伤感地念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个表演创设的情境不仅使表演的小学生深有体会,也深深感染着观看的小学生,使小学生们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课堂上将小学生熟悉的内容组合起来创设情境,给小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也锻炼着小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打电话”,该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并做到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并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教学时我首先播放电话铃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以此提问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为交际活动打基础。接着通过提问“你打过电话吗?你用过的电话有哪些场合?”并展示电话图片及实物,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实物表演打电话。最后学生汇报交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声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片刻再打;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四、通过角色的扮演创设表演情境,渲染学生情感

表演体会情境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让学生表演的好材料。那些狼、小山羊、大公鸡、小马等等,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学生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中。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在巩固阶段,由一名同学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进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蛮横无理,便叫了一位强壮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吸引了全班学生,他们的动作、神情便是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论文作者:韩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韩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