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林浩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林浩

辽宁省北票市第三高级中学 122100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主要学科,其内容丰富而有哲理,但学生学习中往往感到枯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政治课教学中,只有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吸引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让政治课的魅力得以绽放。

一、设计合理有效的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合理、有效的情境的作用,可以用一个比喻说明: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所以说好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也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这样更利于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并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而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如: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我一开头就播放MTV《说句心里话》,让学生留意歌词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学生马上被优美的旋律、动人的画面所吸引。一边欣赏音乐、留意歌词,一边联系书本知识进行思考。在学生兴奋之余,我及时引入议题:那些军人家中有“满头白发的老妈妈”和“梦中的她”,为什么还要来当兵?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在议论中,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有“国”才有“家”。我接着问:这里“国”与“家”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个时候,可以说水到渠成,我就点明课题:这堂课我们就来探讨与这个话题有关的哲学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避免了单凭教师“独白”的平淡开头,同时为学生探究埋下了伏笔。可见,巧设情境,以景育情,以情激趣,导入新课,能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这是点燃求知火种的起点。

二、精心设计提问,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都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比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时候我用了这样一则材料:据说,宋朝宰相王安石有一首没写完的《咏菊》诗,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苏东坡看后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怎么会“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在这里我提问:大家想知道王安石和苏东坡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这又能给我们表明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精心设计提问,其实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如,我们利用丰富直观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的货币从而提出一系列问题:货币是如何产生的?货币的作用及职能有哪些?……连珠炮一样的问题在学生们迫切的心情中被提了出来。当学生迫切想解决又无法解决的时候,“电脑老师”及时来帮忙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迅速性使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了满足。慢慢地,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越来越活跃,而且不断冒出创新的火花。

三、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技术把色彩、动画、音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高二哲学“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利用Flash动画“小鸡是怎么长大的”科普知识,形象地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动感的画面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并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并且可以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优化教学内容。

四、通过探究性活动激发兴趣

近年来,政治教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观,自主、合作、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设置与开展是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体现学生的充分参与和合作对话。而且从高一新教材的内容组成看,每一框题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情境材料和问题,在每一单元结束后又有一框题的综合探究活动,所以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要求与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情境材料,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完成探究活动。同时要围绕一定的任务去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体验情感魅力。

总之,要激发学生兴趣,让高中政治课焕发魅力,我们就要积极探索课堂中所能焕发出的魅力因素,使得课堂鲜活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论文作者:林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