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年教师自己的“高效课堂”论文_张保

打造青年教师自己的“高效课堂”论文_张保

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中心校 273301

2012年9月5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48号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意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于是每年一批新的年轻教师就踏上了教学的岗位。年轻教师在踏上岗位后的一年或者有的是几年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亦或者是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对此,教育界很早就提出来高效课堂和有效课堂的响亮口号。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高效课堂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首先,“效率的最大化”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讲点拨”。

教师不能把“精讲”简单理解为“少讲”,精讲就是要求教师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那怎么样做到这些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前备课上。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三点:

1.备课程“标准”: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灵活使用“标准”,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2.备教材:教师吃透教材,掌握本节课重点,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并且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要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吃透教材,感悟文本。尊重教材、源于教材、超越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建构;吃透难点重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瞻前顾后、沟通联系。其次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抓准各学科间知识融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构建新的学科知识层次;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储备;加工重组教材;注重拓展延伸,向课外,向其他学科,向生活延伸。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知道学生该学什么,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要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学生的经验怎样?教师应怎样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顾及他们的心理和学习水平,激发兴趣点设计适合可行的方案。

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还要重视集体备课,注重与别人的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我们学校每周都要搞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交流心得体会,这样使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其次,“高效课堂”除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精讲点拨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外,还应当实现效益的最优化。

要实现效益的最优化,我认为有活跃而不失严谨课堂至关重要。要有活跃而不失严谨课堂,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的:

1.调动学生思维。只有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才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2.建立严谨治学态度。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遵循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准则,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条件。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是要求教学内容的严谨,更应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严谨,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的严谨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2)课堂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和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课堂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差生的关爱。因此为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学要体现分层教学,课堂上要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并且教师要抓机会及时表扬,借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然对于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的同学要及时批评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3)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及时思考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儿,失误在哪儿;哪些地方力度不够,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又没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眼神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埋下头去,只给你一个头顶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多问自己多思考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再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两点:

1.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想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课堂上。

2.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同样,我们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足够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那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度;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的乐园;高效课堂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收获着教育路途上的惊喜。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论文作者:张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打造青年教师自己的“高效课堂”论文_张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