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益论文_郝燕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益论文_郝燕

河北省鸡泽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郝燕

摘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长期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根本。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在中小学数学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怎样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思考。

关键词:课堂效益 数学能力 课堂学习活动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以问题解决为龙头,设置情境,展开研究,从而发现“成果”——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这里的“问题解决”是:应让具备前一知识的学生去研究与前一知识有联系的后一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研究探讨,完成知识的发现、理解和掌握,并归纳抽象成理性的知识。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以问题解决为学习过程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探讨、总结并获取知识,这是一种课堂功能的转换,即课堂不是教师教的课堂,而是学生学的课堂,也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编著成若干个学习问题供学生解答,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阅读教材边解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突出了学生为课 堂学习的主体,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研究发现型学习活动,教师的工作重点在于用最快捷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获 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传授的方法,这是给予学生“猎枪”和“渔杆”的做法。只有教给学生学法,学生才能提高对教材的阅读能力,在动手动脑的研究中,才能培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探讨中提高解题技巧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提出问题,构建自学目标。

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导向,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条理的学习状态,自学目标,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思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边学边答,对于目标中的疑难问题可与邻近的同学商讨,或者求助于老师。过去的被动学习由现在动手、动脑、动口的紧张而主动的学习活动所替代,真正显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始终处于指导地位。一节课教师的指导大体分为四个阶段:①学生自 学前的 导语,这是 引发学 生思维的必 要过程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相交线一节中的第一节课的导语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相交线(作相交线演示实验,主要是进行角的大小变化),由于相交线位置在变化,角的大小也在变化,这些角是怎么变的,角与角之间有何关系,这些需要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才能掌握的。下P34-P3511面请同学们阅 读课文P34-P35,并解答自学目标中的 个问题。

导语要求简练、明确、有启发性、有兴趣性;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③学生自学后,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同时老师也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个人见解,教师的见解以纠正学生中的错误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为主;④评价学生的巩固练习。

3.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教师所构建的学法必须符合班级学情,切合班级实际,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建立学情信息,构建 自学方向,让学生感受 到自学的轻松和乐趣,在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努力学习中将知识延伸和发展,并有目的地获取新知识。

(2)可操作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学法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有具体的操作内容和实践内容,问题明确,易解,在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习系统鲜明的研究方向。还要层次性强,环环紧扣。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解答问题,总结思考,增强能力。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所设计的学法与教学目标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教学目标理论性强,不具备操作性,它的作用就在于理论性指导,而所构建的问题是具有可操作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教学目标是检验所构建的问题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一杆标尺。因此,课堂学习活动不是目标教学,因为教师的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重点要突出两点:第一,课堂的功能具有开放性,因为课堂实施的是自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第二,构建的学法具有开放性,垂论是导语还是自学目标,教师所构建的问题不应封闭成特定的做法和特定的答案,否则会走进思维狭窄性“死胡同”。例如,“具有这种关系的角还有哪些”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探讨语言。教师在构建学法问题时尽量要用开放式语言,这样可以放开学生思维,如“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最 适应你研究的方法”,在 概念的表述方面,“用你最能表达意 思的话说出‘……’概念 (或法则或定理)”等等。只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研究的“成果”,不要去强行规定所谓的“标准答案”或“统一答案”,学生的“成果”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给予肯定。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现代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发现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思想、新规律、新模式。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现代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论文作者:郝燕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  ;  ;  ;  ;  ;  ;  ;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益论文_郝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