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黏液表皮样癌1例论文_安军,周庆元,房卿,白燕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呼吸科 陕西汉中 723000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bronchus)是较为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它起源于气管、支气管粘膜下腺体的Kulchitsky细胞,发病率极低,约占肺恶性肿瘤的0.19%,,其病理表现为低度恶性,我科收治1例[1]。病例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 女性,45岁,以"咳嗽、咳痰、气喘38年,加重2月"于2016年02月29日入院。患者38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为白色粘痰,痰量多,不易咳出,冬春季节交替时症状加重,伴气喘,活动时加重,天气转暖后症状好转,期间经常发作,症状反复出现,有逐年加重趋势。2年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占位",给予对症治疗后出院(具体不详)。2月前,咳嗽,咳痰及气喘加重,痰为白色粘痰,无痰中带血,胸闷气喘明显,活动后加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复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占位较前变化不明显。入院后查体:体温正常,左肺下叶呼吸音减低。我院胸部增强CT示左肺下叶阻塞性炎症,考虑恶性?建议穿刺活检,头颅CT未见异常。见图一(胸部增强图片)。3月3日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左肺占位穿刺出血及渗出背景内见游离细胞团,团内细胞团尚规律,片内提示恶性细胞肿瘤可能,建议进一步会诊。3月7日再次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示左肺穿刺初步考虑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粘液表皮样癌。见图2.

2 讨论

根据WHO定义,粘液癌是一种由粘液细胞、鳞状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三种细胞成分)组成的呈实体状、腺状或囊状排列而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1952年Smetana等首先报道了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当时认为这是一种良性肿瘤。1961年Ozlu等报道,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可出现转移。它占原发性肺癌的0.1%~0.2%,较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恶性程度低[2]。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可根据组织学类型和超微结构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两种类型。坏死和有丝分裂仅在高级别粘液表皮样癌出现,而低级别粘液表皮样癌极少发生转移。高级别粘液表皮样癌具有较高的转移潜能。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在片块表皮样细胞区,常见呈灶性集聚的粘液细胞,或内衬与表皮样细胞形成的腔隙内,胡粘液细胞构成的腺体,大小,形态不等。其低度恶性者没有侵袭性很少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而高度恶性型有一定的侵袭性,发生转移的机会也较低。2%的低度恶性肿瘤和15%的高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会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

目前认为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化疗不甚敏感。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袖状切除、局部切除、肺段切除等。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手术治疗效果佳,多数患者在肿瘤完整切除后不再复发,即便是姑息性切除,术后也能带瘤生存多年。因粘液表皮样癌多为低度恶性,在保证根治性切除肿瘤前提下,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肺功能,气管支气管成形术由此产生。支气管袖状切除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实质,但对肿瘤位置有一定的选择性,若病变位置距离主支气管较远,实施袖状切除较困难。胸腔镜辅助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与开胸手术等同的临床效果[3]。

参考文献:

[1].李青,周伟,邓星辉.5例肺及支气管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

[2].William D,Travis,Elizabeth B,et al.WHO calassification of tumous pathology genetics.tumours of the lung,Pleura,Thymus and Heart:IARC Press,2014:68-69.

[3].TaKafumi Nakano,Hidetaka Yanmamoto,Kazuki Hashimoto,et al.HER2 and EGFR Gene Copy Number Alterations Are Predominant in High-Grde Salivar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J].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2015,148(2):175-176.

论文作者:安军,周庆元,房卿,白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肺原发黏液表皮样癌1例论文_安军,周庆元,房卿,白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