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制品印刷后的表面处理——覆膜

纸制品印刷后的表面处理——覆膜

一、纸品印后表面整饰加工——覆膜(论文文献综述)

郭力铭[1](2020)在《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标作为卷烟的包装,随着卷烟烟标需求量的增加和版面设计愈发精美,尤其是特殊效果油墨的应用,使烟标印刷生产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高效高质量的烟标印刷工艺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现有工艺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稳定性差、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构建了适合冰花锤纹效果印刷的全凹印印刷体系。改进后的印刷工艺从印刷效率、质量稳定性和生产周期的角度出发,经构建生产工艺进行印刷实验,从印品质量和印刷速度反映出改进后工艺的性能。凹版印刷工艺印刷速度快、质量稳定性好,可进行连线赋码和UV成型固化,配合印后加工环节进行烟标生产,改进了印刷生产工艺,缩短了烟标的生产周期。通过批量印刷生产,改进后的印刷工艺适用于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生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烟标印刷工艺和主流印后加工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工艺原理和工艺特点,并对传统的烟标印刷生产工艺和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其次,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并构建冰花锤纹效果烟标打样印刷的印刷工艺,随后进行印刷实验,对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对印刷样张进行质量检测后,其图案纹路清晰、色差控制在±2.5内、冰花锤纹纹路清晰且分布均匀,与标准样张对比后,印品版面质量达到生产要求。对“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艺改进的需求,并对工艺改进进行方案设计。然后,根据提出的工艺改进方案进行印刷实验。对特殊效果烟标生产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已得实验结果进行烟标印刷及设备改造的方案设计。选用凹版印刷、连线赋码、UV技术集成于凹印环节用于烟标图文和冰点油墨的印刷,构建烟标印刷工艺方案进行烟标的印刷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印品样张进行质量检测。最后,评估凹印替代丝印生产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可行性和产业化应用性。从生产环节数量、生产效率、颜色质量和卫生安全性四个角度,对“胶印+丝印”和“凹印+UV”两种组合印刷工艺进行对比评估。得出改进后的“凹印+UV”印刷工艺工序数量少、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生产周期短及溶剂残留量减少的特点,且烟标版面质量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对大批量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印刷生产有明显促进作用。

周晋[2](2019)在《一种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电化铝烫印箔,是以双向拉伸聚脂薄膜为基材,在其表面依次涂覆离型层、着色层、镀铝层和粘结层,再经梯度式高温干燥制得。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生产中,存在电化铝烫印箔剥离强度偏差大、着色层表观缺陷多、粘结层热熔胶性能不佳、烫印不清晰、附着力不强等问题。研究离型层剥离强度定量测试方法、着色层配方及其涂布工艺、粘结层热熔胶配方与制备工艺对开发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对砝码式剥离强度测试和高精度拉力计剥离强度测试研究,建立了一种以BLD型数显式拉力计定量检测电化铝烫印箔离型层剥离强度的新方法。通过着色层表观质量问题原因的剖析,有机溶剂配方试验和烘干工艺的研究,得到着色层料液的较佳的配比为W(丁酮)∶W(4-甲基-2-戊酮)∶W(醋酸正丁酯)=55∶35∶10,确定了较佳的烘干工艺条件。通过对粘结层热熔胶原料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醛酮树脂、二氧化硅粉等原料成分、化学结构和粒径等分析,各组分配方试验、混合方式的研究,确定了能满足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性能要求的粘结层热熔胶配方,较佳配比为W(丙烯酸树脂)∶W(醛酮树脂)∶W(聚乙烯醇缩丁醛)∶W(二氧化硅粉)=65.1∶13.0∶12.1∶9.8。较佳的混合方式为:先将丙烯酸树脂溶于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醛酮树脂溶于乙醇,然后将两份溶液混合,最后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混合、搅拌均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完善了离型层剥离强度的定量测定方式;开发了着色层料液组成、涂布和烘干新工艺;开发了粘结层热熔胶新配方和新工艺;制备了一种用于烟用接装纸烫印的电化铝烫印箔。

武鹏宇[3](2016)在《价值工程在印刷企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以印刷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价值工程理论,通过分析印刷企业的生产工艺、方法、耗材,确定其值得改进的方面,得出改进结论和建议,促进印刷企业提高绿色化程度、获得综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已有价值工程理论基础上,将环境成本替换价值工程基本公式中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绿色价值工程扩展公式。环境成本包括能耗、物耗、三废、碳排放量,根据印刷企业的生产特点,通过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确定环境成本,进而进行价值分析。首先,在印刷企业印前准备阶段,本文以某颜色苯溶型凹印油墨为研究对象,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其各组分的功能成本,根据价值系数确定优化对象,设计了优化后的凹印油墨的配方,研发了无苯凹印油墨体系。其次,在印刷阶段,本文以海德堡SM52印刷机中的水斗辊构件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价值工程基本公式和绿色扩展公式对水斗辊构件进行功能分析和价值评价,确定重点改进的功能和零部件,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水斗辊构件结构,在实际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在印后加工阶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选择污染情况较为突出的覆膜工序为研究对象,应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某印刷企业覆膜工序中的覆膜设备、工艺、耗材进行价值分析,研究其功能和成本,根据价值系数确定优化对象,并提出绿色改进方案。经过案例研究分析发现,价值工程在提高印刷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提升印刷企业生产过程的绿色程度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印刷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环保水平,着眼于长期发展,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帮助印刷企业顺利的绿色化转型。

闫子康[4](2016)在《覆膜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印刷制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印后整饰作为一种印后处理工艺对印后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印后加工工艺中对印刷品覆膜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提高印刷品质量的处理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然而该工艺中的一个难点就在于覆膜温度的精准控制。本论文以美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联合本校研发的M420数字预涂膜覆膜机为基础对覆膜机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分析了覆膜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概述了国内外覆膜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现有控制方法纯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此,详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对M420覆膜机加热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由石英加热管到加热辊外层的简化传热模型,使我们从理论上对覆膜机加热部件进行了深入理解,为后续的控制参数整定提供了依据。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覆膜机的智能温度控制方法。首先对经典PID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每个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种常用的PID改进算法。随后对经典PID参数自整定方法-继电反馈法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据此作为专家PID控制的基础。最后详细介绍了专家控制在覆膜机温度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覆膜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参数整定规则。经实验验证能够保证覆膜机稳定高效地运行。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覆膜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及硬件的设计。本章首先对覆膜机总体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系统对温度控制的功能要求设计了温度智能控制的功能结构框图、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以及进行了覆膜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然后对覆膜机温度检测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合适的温度检测方案、信号处理电路、加热方案及单片机控制电路。最后根据所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对其进行温度标定,确定其温度曲线,完成覆膜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在本文的研究与测试中,该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已稳定运行,其调节时间小于800s,控制精度为?1?C,控制效果良好,已广泛应用于预涂膜覆膜机M420的生产。

朱晓燕[5](2015)在《“中国最美的书”装帧工艺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籍装帧工艺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印刷程序后赋予书籍外在形态的技术手段,是将纸质出版物装帧设计物化的必备技术之一。它分为装订和印后工艺两大工序,一直被图书设计和生产所重视。“中国最美的书”是我国书籍装帧届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自2003年该奖项诞生以来,我国每年都有20本左右的图书获奖。获奖图书不仅代表了当下我国图书的装帧设计水平,也代表了现今装帧工艺的技术水准。截至目前,“中国最美的书”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不仅在出版和设计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判体系,其中装帧工艺是重要的评奖标准之一。本文利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分析法,参阅和装帧设计、装帧工艺以及“中国最美的书”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获奖图书的装帧工艺运用特点,比较历届获奖图书的装帧工艺运用情况,从装帧工艺的角度对“中国最美的书”进行分析和探讨,视角有所创新。本文主体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装订形态和印后加工的种类、特点以及适用领域,为避免内容堆砌,本文在这一部分运用表格的形式分类说明。介绍“中国最美的书”的发展历程和评判标准。“中国最美的书”每年评选一次,已有十二年的历史,获奖图书于第二年送评“世界最美的书”。因此,“中国最美的书”评判标准是以“世界最美的书”标准为基础,此外加入了对传统特色的重视。本文在这一部分引用了吕敬人和乌塔·施耐德的访谈,从两人访谈中可以看出,装帧工艺运用是评奖标准的重要方面之一,装帧工艺也是表现传统元素的有力手段。其次,通过研究历届“中国最美的书”,本文挑选出大量在装帧工艺运用方面特点鲜明的获奖案例,从契合图书内容、突出美感特征、展现图书唯一性、表现中国元素,以及如何改进工艺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实例探讨。其中,如何改进工艺这一小节和生产经验结合较紧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此外,通过搜集、整理和统计历届“中国最美的书”装订及印后工艺的各种形式形态,本文推导出了获奖图书在装帧工艺运用方面的多种图表,以期为出版工作带来一定的启迪。近年来,“中国最美的书”在业内业外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由于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这一称号,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重印。从中可以反映出,物化之后的纸质图书在五感体验方面拥有数字出版物不可代替的魅力。装帧工艺的运用为纸质图书增强视觉美感和触感体验,是大部分获奖图书都非常重视的方面。笔者由于在美术类出版社工作,期冀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为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工作实践带来一定帮助。

秦必瑜[6](2014)在《印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绿色印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要想更好地发展绿色印刷,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文章主要从印刷企业的清洁生产着手,指出清洁生产是印刷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提出一些改进措施,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可以使印刷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提高生产效率。

宋词[7](2012)在《印后新技术面面观》文中研究指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印后加工技术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印后加工工艺比较单一;②设备的工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不高;③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质量的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技术基本上还是在起步阶段;④印后设备跟不上个性、多元化发展方向,往往滞后于市场的需求;⑤国内印后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印后技术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呈现

康启来[8](2012)在《瓦楞纸箱、彩盒生产工艺的合理设计》文中提出瓦楞纸箱、彩盒产品的合理设计,实际上是对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整个过程生产工艺每一步骤的合理设计和适当控制。瓦楞纸箱、彩盒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纸包装容器,具有方便产品搬运、保护产品、可实现产品最直观计量效果等优势,亦可加设防盗、防伪功能,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

康启来[9](2011)在《瓦楞纸板装饰加工技术面面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纸板是瓦楞纸箱、纸盒等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它的性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性能。对瓦楞纸箱、纸盒等包装产品来说,具有耐磨、防水和防潮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气密性,是纸板使用特性的基本质量要求。但是,纸厂生产出来的普通纸板,往往不具备良好的

邓普君,袁宇霞,王瑜[10](2010)在《印刷工艺对覆膜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利用IGT印刷适性仪,改变样条的印刷条件,考察墨层厚度、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对预涂膜材料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印刷油墨墨层厚度的增加,覆膜印刷品的覆合强度随之下降,最后趋于稳定;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加,覆膜印刷品的覆合强度由大逐步减小,然后又逐步增大,最后趋向稳定;随着印刷速度的增加,试样的剥离强度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

二、纸品印后表面整饰加工——覆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纸品印后表面整饰加工——覆膜(论文提纲范文)

(1)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题目来源与背景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烟标表面特殊装饰效果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烟标印刷工艺理论基础
    2.1 烟标生产工艺
        2.1.1 印刷
        2.1.2 烫印
        2.1.3 击凸
        2.1.4 覆膜
    2.2 印刷工艺原理
        2.2.1 胶版印刷
        2.2.2 凹版印刷
        2.2.3 丝网印刷
        2.2.4 UV印刷
    2.3 冰花锤纹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的冰花锤纹印刷实验
    3.1 实验原辅料和设备
    3.2 烟标印刷实验操作
        3.2.1 胶印机操作步骤
        3.2.2 丝印机操作步骤
    3.3 胶印实验结果
    3.4 丝印实验结果
        3.4.1 UV灯功率
        3.4.2 印刷速度
        3.4.3 冰花油墨
    3.5 烟标的印后加工
        3.5.1 烫金
        3.5.2 赋码和模切
    3.6 工艺分析
        3.6.1 印刷生产流程
        3.6.2 生产速度和效率
        3.6.3 卫生安全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标印刷生产工艺改进
    4.1 印刷工艺的选择
        4.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1.2 凹印设备改造
    4.2 凹印机操作步骤
    4.3 实验结果
        4.3.1 UV灯功率和印刷速度
        4.3.2 网穴深度
        4.3.3 油墨粘度的控制
        4.3.4 实验结果
    4.4 烟标印后加工
    4.5 工艺对比分析
        4.5.1 印刷生产流程
        4.5.2 生产速度和效率
        4.5.3 卫生安全性
        4.5.4 工艺改进成本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2)一种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烫印工艺
        1.2.1 烫印工艺原理
        1.2.2 热烫印技术
        1.2.3 冷烫印技术
    1.3 烫印箔种类
        1.3.1 金属箔
        1.3.2 色片
        1.3.3 色箔
        1.3.4 电化铝烫印箔
        1.3.5 镭射电化铝烫印箔
        1.3.6 电化铝烫印箔粘合剂的制备
        1.3.7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涂层和涂料的制备
        1.3.8 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
        1.3.9 防伪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
        1.3.10 镭射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案
        1.5.1 电化铝烫印箔基膜与离型层之间的剥离强度检测方法
        1.5.2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层涂布质量研究
        1.5.3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粘结层开发
    1.6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工艺及参数
        2.2.2 电化铝烫印箔烫印清晰度、附着力测试方法
        2.2.3 剥离强度实验方法
        2.2.4 翁开尔K101 实验室涂布机操作
        2.2.5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层涂布
        2.2.6 达因笔测试表面张力操作
        2.2.7 显微镜的操作
        2.2.8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粘结层热熔胶的制备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离型层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3.1.1 砝码式剥离强度实验结果
        3.1.2 高精度拉力计剥离强度测试
        3.1.3 剥离强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3.2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层涂布表观质量
        3.2.1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层涂布沙眼、裂纹等表观质量缺陷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3.2.2 着色层F303 树脂成分分析
        3.2.3 基材表面张力、溶剂的表面张力与相对挥发速率分析
        3.2.4 电化铝烫印箔着色层涂布表观质量
    3.3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粘结层热熔胶开发
        3.3.1 热熔胶选用组分成分和化学结构分析
        3.3.2粘结层涂布单一树脂性能实验
        3.3.3 均匀实验设计及结果
        3.3.4 配方优化实验设计及结果
        3.3.5 重复性测试和完善测试
        3.3.6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粘结层热熔胶小结
    3.4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
        3.4.1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造工艺
        3.4.2 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在高速烫金机上烫印测试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价值工程在印刷企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价值工程研究综述
        2.1.1 国外价值工程研究应用综述
        2.1.2 国内价值工程研究应用综述
    2.2 绿色印刷研究综述
    2.3 价值工程在印刷领域的应用情况
第三章 绿色价值工程理论
    3.1 建立绿色印刷生产评价体系
    3.2 基于绿色理念的价值工程扩展公式
    3.3 绿色价值工程公式的价值分析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
        3.3.2 功能分析
        3.3.3 环境成本计量
        3.3.4 价值评价
        3.3.5 价值提升的途径
    3.4 与传统价值工程的比较
第四章 价值工程在凹印油墨配方改进中的应用案例
    4.1 研究对象选择
    4.2 A型号凹印油墨功能分析
    4.3 传统公式下A型号凹印油墨成本分析及价值分析
    4.4 绿色扩展公式下A型号凹印油墨环境成本分析及价值评价
    4.5 方案优化及评价
第五章 价值工程在印刷机中的应用案例
    5.1 印刷机简介以及研究对象选择
    5.2 水斗辊构件功能分析
    5.3 传统公式下水斗辊构件成本分析及价值评价
    5.4 绿色扩展公式下水斗辊构件环境成本分析及价值分析
    5.5 方案优化及评价
第六章 价值工程在印后覆膜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6.1 印后流程简介以及研究对象选择
    6.2 覆膜工艺简介
    6.3 覆膜机功能分析
    6.4 传统公式下JX覆膜机成本分析及价值分析
    6.5 绿色扩展公式下JX覆膜机环境成本分析及价值分析
    6.6 方案优化及评价
        6.6.1 方案的提出
        6.6.2 方案评价及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覆膜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覆膜机温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覆膜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对象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覆膜机加热系统传热分析
    2.1 常用覆膜机加热方式分析
        2.1.1 直接加热式
        2.1.2 外部循环加热式
        2.1.3 电磁加热式
    2.2 M420型覆膜机简介
    2.3 覆膜机加热系统传热分析
        2.3.1 覆膜机传热结构分析
        2.3.2 传热分析理论基础
        2.3.3 覆膜机传热模型的简化与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3.1 实验平台的建立
    3.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2.1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结构框图设计
        3.2.2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3.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3.1 覆膜机控制电路设计
        3.3.2 供热电路设计
        3.3.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3.4 滤波放大器的设计
        3.3.5 传感器信号的量化与曲线标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温度控制方法设计
    4.1 PID控制原理
    4.2 数字PID算法
        4.2.1 位置式PID控制
        4.2.2 增量式PID控制
    4.3 PID算法的改进
    4.4 PID参数整定方法
        4.4.1 Z-N法及改进Z-N法
        4.4.2 继电反馈的PID参数整定方法
    4.5 覆膜机温度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的设计与实验
        4.5.1 覆膜机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4.5.2 覆膜机PID参数整定实验设计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覆膜机温度专家控制系统
        4.6.1 专家控制简介
        4.6.2 专家系统在覆膜机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6.3 控制系统实验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国最美的书”装帧工艺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数据分析法
    1.4 视角有所创新
2 装帧工艺是“中国最美的书”之重要评判标准
    2.1 装帧工艺分类
        2.1.1 装帧的概念
        2.1.2 装帧工艺的划分
        2.1.2.1 装订的形式及特点
        2.1.2.2 印后工艺的种类及适用
        2.1.3 装帧工艺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方面
    2.2 装帧工艺是评判“中国最美的书”之重要方面
        2.2.1 “中国最美的书”发展历程
        2.2.2 “中国最美的书”评判标准
3 装帧工艺在“中国最美的书”中的运用实例
    3.1 运用装帧工艺契合图书内容
    3.2 运用装帧工艺突出美学特征
    3.3 运用手工工艺展现图书唯一性
    3.4 运用装订形态表现中国元素
    3.5 改进装帧工艺实例
        3.5.1 选择适合的装订方式
        3.5.2 提升工艺设备先进性
        3.5.3 工艺方式上精益求精
4 “中国最美的书”运用装帧工艺之启迪
    4.1 “中国最美的书”图书分类与装帧工艺运用的关系
    4.2 历届“中国最美的书”装订形态变化的启迪
    4.3 历届“中国最美的书”印后工艺运用的启迪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三 报纸类
    四 网络文献类
致谢
附录

(6)印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印刷与清洁生产
2 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来源
    2.1印刷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
        2.1.1印前
        2.1.2印刷
        2.1.3印后
        2.1.4其他污染
    2.2 印刷生产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产生的污染
        2.2.1 菲林
        2.2.2 油墨
        2.2.3 油墨清洁剂
        2.2.4 润版液
        2.2.5 覆膜材料
        2.2.6 上光材料
3 印刷企业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
    3.1 印刷色彩管理系统
    3.2 采用数字印刷或CTP成版技术
    3.3 集中供墨系统
    3.4 自动清洗胶布系统
    3.5 引进绿色印刷设备或改进设备
    3.6 节能型照明灯具系统
    3.7 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3.8 印刷车间除尘降噪系统
    3.9 废纸回收系统
    3.1 0 润版液过滤系统
    3.1 1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3.1 2 跨楼层自动传输系统
    3.1 3 信息化建设
        3.1 3.1 印刷品质自动检测及控制
        3.1 3. 2 装订设备错帖、掉头自动检测
        3.1 3. 3 自动化文件预检
        3.1 3. 4 印刷设备状态自动收集
        3.1 3. 5 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ERP系统
    3.1 4 严格执行原辅材料的采购标准
        3.1 4. 1 采购纸张的要求
        3.1 4. 2 印刷主要材料的要求
4 结语

(7)印后新技术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值印刷中印后新技术发展
2 绿色印刷中印后新技术发展
3 数字印刷中印后新技术发展
4 具有特殊产品性能印后新技术发展

(8)瓦楞纸箱、彩盒生产工艺的合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规格——巧妙设计
强度——多方考量
印前制作——工艺素质
印刷工艺——因材制宜
印后整饰——慎重选择
成型工艺——注重细节

(10)印刷工艺对覆膜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方法
    1.2 材料及条件
    1.3 仪器
2 结果与讨论
    2.1 墨层厚度对覆膜性能的影响
    2.2 印刷压力对覆膜性能的影响
    2.3 印刷速度对覆膜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四、纸品印后表面整饰加工——覆膜(论文参考文献)

  • [1]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D]. 郭力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一种烟用接装纸烫印用电化铝烫印箔的制备[D]. 周晋.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3]价值工程在印刷企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武鹏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16(08)
  • [4]覆膜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闫子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5]“中国最美的书”装帧工艺运用研究[D]. 朱晓燕. 南京大学, 2015(01)
  • [6]印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J]. 秦必瑜. 科技与出版, 2014(06)
  • [7]印后新技术面面观[J]. 宋词. 印刷世界, 2012(10)
  • [8]瓦楞纸箱、彩盒生产工艺的合理设计[J]. 康启来. 印刷工业, 2012(09)
  • [9]瓦楞纸板装饰加工技术面面观[J]. 康启来. 今日印刷, 2011(09)
  • [10]印刷工艺对覆膜质量的影响研究[J]. 邓普君,袁宇霞,王瑜. 包装工程, 2010(17)

标签:;  ;  ;  ;  ;  

纸制品印刷后的表面处理——覆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