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三法论文_李红英

朗读指导三法论文_李红英

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小学 529000

朗读是默读相对应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朗读是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朗读要眼、口、耳、脑多种分析器官参与协同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有利学生深入体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密切读与写的联系,提高表达能力;是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朗读训练,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目的和质量上分成三个层次:正确的朗读、流利的朗读、理解的朗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训练我们是这样实施的:

一、正确的朗读,在感知课文阶段进行。上课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后,根据课文内容参照“练习与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速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3次,做到无错字,不添字漏字,不重复,不移位,不破句,字音正确,口齿清楚,句读分明,声音明朗、圆润。

读完后,学生可以正确、简要回答提出问题,就完成了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流利的朗读,在分析课文时进行。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的特点,在多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完成任务。朗读要求是达到正确的朗读标准,还要做到速度适宜,节奏恰当,语调语气合拍、流畅、连贯,无诘屈聱牙现象。如《田忌赛马》这阶段教学,通过自由朗读后的分组读、齐读、分角式读的方式,让学生十分清楚说明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与第二次赛马胜利的原因。

这一阶段的朗读训练,除注意朗读方式外,教师必须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范读激发学生,引导学生学榜样的力量,胜过教师的“这一句应用什么感情读?”“哪一段哪个词哪个句子语调语气应如何?”等空话百倍、千倍。

三、理解的朗读,在巩固新课阶段进行。理解的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是最高要求的朗读,要求在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课文作者的风格和神采。《田忌赛马》一课,在学生十分清楚地弄明上述两个问题,通过体会田忌和齐威王在第一次赛马后的表情神态,第二次赛马过程中齐威王的心理变化概括看出他们两人的性格特征,并以他们的心理变化中突出孙膑的聪明才智的写作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知道怎样停顿,重音的规律,语调的变化,快慢的掌握,以鲜明地表现出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的个性特点。

要提高朗读能力,必须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既有质的要求,也要有量的要求。一般说,小学阶段要有200-250小时的训练。加强朗读训练,要同默读训练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注意交叉进行,以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论文作者:李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朗读指导三法论文_李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