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兰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兰

山西省文水县开栅镇宋家庄小学 0321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使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然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除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外,重要的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导入教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不断变化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课堂,它能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演示教学的可视性,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和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可以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经常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显示的动画效果,很容易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进入对新课的学习。

在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制作长方体点、线动画,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型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理念都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造潜能。避免教师一手包办,端“现成的饭”给学生吃。如:在解决“为什么自行车、房屋屋顶都有三角形?”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小棒制作一个长方形,再制作一个三角形,分别用力拉一拉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

又如:在解决“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原因,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问:“你剪成的三小段能摆成三角形吗?”有的学生大声回答说:“能!”也有的学生却小声说:“不能。”这时老师再说:“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将剪成的三小段在桌上摆一摆吧。”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果遇到困难,同桌可以讨论,商量解决。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讨,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有了新发现,争着汇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边相等时,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演示验证学生的探索结果,在演示中修正操作方法,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著名数学家波亚利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士锜 数学教育心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第9页。

[2]马忠林 数学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5,第179页。

论文作者:李志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