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三要”论文

师者“三要”论文

师者“三要”

吴房添

文/广东省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教师,言其神圣,源于其育人之职与掌握了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发展方向;言其光辉,源于其育人之道,传承文明,延续知识,启人创造,所以教书育人是高尚的事业。教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所以德为师魂之本,师德要“三要”。

一、师者要自尊

吴非老师著作《不跪着教书》有这句话“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师者自尊,才让人尊敬。《半月谈》报道:近20年来,教育发展最快,但骂声最多。近年来教育出现了衙门化、官场化、功利化、动物化等丑恶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教育的圣洁形象。

师道若不存,尊严定难求。学校是灵魂的升华之地,栽种着人们对理想的期许。教育作为塑造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该在学生和社会不良风气之间构建起一道屏障,以保证受教育者健康阳光地成长,但可惜的是学校精神品质已经发生了嬗变,不但不能保护自己的学生心灵,还演变成喧嚣的名利场,权钱交易、索贿寻租大行其道。当学校都成了沦陷之地,学生必将是这种异化环境下的受害者。所以,为师者先要自尊。

二、师者要修身

雨果说:“教育必须对制造社会的黑暗负责。”教师无疑需要静思、修身。教师师德品质主要包括3个层次。第一是政治思想层,包括奉献意识、政策意识和法规意识;第二是职业要求层,包括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爱心意识;第三是工作原则层,包括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其修养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每次我想到这里都会不寒而栗,我害怕那双无形的眼睛某一天会杀我灭口,也害怕终有一天我会因为东窗事发而被公安机关抓获。但我不敢去自首,也不愿去自首,上帝可以作证,我来到世间21年我可是连女孩子的手指头都没有碰过一下啊!我知道自己有罪,如果我当晚就去自首,短裙子女孩、刘伟、黑背心、泰森都是有可能被抓获的,案件就有可能大白于天下的。

通常原子以光子的形式吸收辐射,这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态,然后这些电子自发降到低能态,释放出光子,这就是“自发发射”。但是,如果把足够的电子放到一种介质中,使其处于受激态,新光子会使电子降到低能态,释放出光子而不吸收光子。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调谐的光子具有特定的波长、相位和方向,会诱导受激电子释放出具有同样性质的光子。现代的激光器中包含激发电子的输入能源装置,这种装置处于一种类似晶体的介质中,这种介质位于两块镜子之间,其中的一块镜子只是局部反射光线。在两块镜子之间持续反射的光不断受激发射,形成通过局部反射的镜子射出的单色光(激光)。

在生物免疫系统中,选择应答的抗体依据其亲合力进行一定规模的克隆,克隆的数目与其亲合力成正比.基于这一原理,对每个抗体进行克隆操作 :

三是爱生——教师的态度修养。 教师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科学的教师态度就是要热爱学生,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哺育学生成才。李燕杰说得好:“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青年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炽热可以消融那冰冷的心田。”“要真正爱青年,同他们心心相印,也就是说要爱事业,爱工作对象。没有这一条,那么谁会欢迎你?”30年的教坛生涯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教师要严以律己,倾注全身的爱,用爱心去教育学生,打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全面育人,偏爱差生,克服重智轻德、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促进学生健康成才。总之,教师选择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就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态度,忠于职守,热爱学生,哺育新人。

二是守法——教师的行为修养。 为师有道,教师要恪守教育法律法规,应尊重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享有下列权利: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内心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独立财产权、生活获得照顾权、休息娱乐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拒绝乱收费权等等。近年来损坏教师形象的多是教师不依法执教,如教室座位需要以权钱论资排辈、“上课是教授,下课是禽兽”、知法犯法违规补课、教育乱收费。

本研究中居民地的地物分类主要包括城镇居民点、交通及工矿厂区,是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区域.对比椒江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5年居民地面积变化与水体悬浮泥沙,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水体悬浮泥沙的影响.流域内居民地面积与水体年均悬浮泥沙浓度相关性较弱(R2仅为0.059 5),虽然二者的年际变化量的相关系数可达0.942 2,但由于涉及年份较少,并不能确定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基于本文现有的研究,人类活动虽然对水体悬浮泥沙浓度表现出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的具体强度还有待商榷,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四是育人——教师的责任修养。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养成和知识获得的关键。教师的职业是清苦的,教师职业没有给教师带来物质上的富有,相反,教师的收入水平往往与社会成员人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责任。国家兴旺、国家强大要靠教育强大。当今世界竞争,就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谁都知道,近代历史上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的落后,不少志士仁人就发出教育救国的呼喊。

一是奉献——教师的理想修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上光荣的。教师的职业理想,就是要放眼社会,淡薄眼前功利,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1987年,笔者从师范院校毕业时,正值社会“从商跳槽”风盛行。然而,笔者从老一辈教师甘为人梯的精神中,认识到了当老师的真正价值,从而决定把做一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事业,并决心在事业中做出成绩来,安教、乐教,成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多年来,笔者一直热爱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并积极工作。教师要认真向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亮节的精神学习,确立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理想和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

五是博学——教师的技能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人。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的学生。所以对教师教学法、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平时认真研究,因材施教,掌握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千方百计使自己教授的科目受学生欢迎,掌握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做人的技能。

六是身正——教师的纪律修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汉代的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蔡元培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模范。”好的老师,必须事事处处是学生的楷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监督。”所以,教师纪律可以简单说成: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笔者小时候学人叼烟,后来一位非常受学生尊敬的英语教师,在授教中译英练习“吸烟危害你的健康”的语句中,阐述了吸烟有害和自己从不吸烟后,使自己深受教育,时至今天十多年了,笔者从未吸过一支烟。所以,教师思想的好坏、品德的优劣、感情的美丑、意志的强弱、态度的善恶、知识的博寡、能力的高低、思想的宽窄、语言的雅俗、动作的文野、行为的正误,对学生教育塑造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师者要垂范

“师德”,一种无上崇高之人格精神!师德,一种“极致”的人心之美,赤诚以待人、求精以敬业。良好之师德不惟净化社会空气,更会恩加学子、泽被后生,继而培育出心智康健学力超强之学生,以传递人类文明薪火,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师德”之无私忘我,乃以方寸之地,具天地之象,如燃红烛之泪、若抽春蚕之丝。是以,我们惟见师德如润物无声之微时,亦震撼于其“师德行天下”之神圣力量。

笔者常常怀缅11年前地动山摇的一刻,教师,这一寻常的名字,在这场大灾难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教师,这一普通的人群,在灾难中践行了神圣的职责。他们的精神因灾难而崇高,他们的行为因灾难而壮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用坚强和无私,演绎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的师德,揭示了人民教师爱与责任的崇高境界,谱写了人民教师的师德壮歌。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敬业乐业,安教乐教,为人师表,立志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

责任编辑何丽华

标签:;  ;  ;  ;  ;  ;  ;  ;  ;  ;  

师者“三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