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论文_周丽 贾梅

夜莺的歌声论文_周丽 贾梅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红旗岭农场学校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红旗岭农场学校

课标要求与分析: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体现的是知识目标。前半句行为动词是理解,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词句的意思;后半句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半句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把握,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半句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习水平是经历,学习内容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为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以及今后的课文教学扫清障碍,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边读边想象的能力。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也能挖掘出人物潜意识的行为。他们的年龄和文中的小夜莺相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劣势:学生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年代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更是不曾体会。本文篇幅长,语句含义深刻,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和教材分析中“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依据课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学情分析中“本文篇幅长,语句含义深刻,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两种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体会“小夜莺”勇敢机智的特点,懂得他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写了几件事?

2、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课文。

3、出示学习目标。

【点评: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产生疑问,为把握文章内容奠定基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抓关键句,读中感悟(预设时间22分钟)

1、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小夜莺这样说、这样做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2)敌人听了小夜莺的话,看见小夜莺这样做,心里也会怎么想?

(3)小组交流: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读自悟,抓住一些关键句子体会文本,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2、学生汇报交流表现小夜莺言行机智、勇敢的句子,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出示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3)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表现出勇敢。)

【点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体会了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3、课文将这些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了,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小夜莺”和敌人的对话。

(1)同桌互相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4、读了这些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点评:学生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5、课文第一部分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孩的机智,在与军官巧妙地周旋?(同以上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5个自然段品味词句,体会意思。(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地周旋:表面装傻,实际言语讽刺敌人、迷惑敌人相信他。)

6、学习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写的是什么情景?(传递情报)

(2)自读这部分课文,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3)同桌一起读第二部分课文。

小结:从小孩的言行,你能想到什么词来赞扬他吗?(机智、勇敢)

【点评:研究性阅读提倡抓住课文的主旨,随着阅读过程的动态生成,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词句,从学生的交流中归纳,从而体会人物品质。】

三、指导表达 ,拓展延伸(预设时间10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的两个自然段,从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小孩学夜莺唱歌以假乱真,才能更好地迷惑敌人。)

2、这两段话和前面哪部分课文相似?分男女生对比读前三段和这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

【点评:学生对小夜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写作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总结全文,课外练笔(预设时间6分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

2、你想对文中的“小夜莺”说点什么吗?动笔写一写。

【点评:让学生在领悟了人物的形象后练笔,延伸了语文的阅读活动,内化了知识。】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吸引敌人

迷惑敌人 (机智、勇敢、爱国)

传递信息

【点评:学生通过小夜莺的三次歌声一目了然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总体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段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夜莺的歌声》整节课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认识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1、自主学习,整体把握。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教师在教学时,先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2、注重语言文字积累。抓关键词句,直奔教学重点,找出体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句子展开教学,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

3、以读促悟。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阅读和感悟,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入情入境地分角色对话,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

这节课整体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加深了理解,有所感悟。

论文作者:周丽 贾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夜莺的歌声论文_周丽 贾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