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HCV-RNA阳性与抗肝抗原抗体关系探讨论文_马晓慧

丙肝患者HCV-RNA阳性与抗肝抗原抗体关系探讨论文_马晓慧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摘 要】目的 探讨丙肝患者HCV-RNA 阳性感染与抗肝抗原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330例丙肝抗体IgG(+)患者进行HCV-RNA检测及相关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 330例肝炎患者中,有182例HCV-RNA阳性,阳性率为(55.1%),148例患者HCV-RNA阴性,阴性率为(44.8%)。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丙肝抗体IgG(+),HCV-RNA均为阳性,测得AMA-M2阳性13例(7.1%),SLA阳性23例(12.6%),LKM-1阳性40例(22%),LC-1阳性11例(6%);第二组:丙肝抗体IgG(+),HCV-RNA阴性,测得AMA-M2阳性4例(2.7%),SLA阳性6例(4.1%),LKM-1阳性19例(12.8%),LC-1阳性4例(2.7%)。两组抗肝抗原抗体谱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93.4 P<0.05)。结论 丙肝患者抗肝抗原抗体谱检测阳性率与丙肝患者HCV-RNA阳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丙肝抗体;HCV-RNA;抗肝抗原抗体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1-050-01

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当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表明HCV直接损害肝脏,导致发病起一定作用。但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可能起重要作用,发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其组织浸润细胞以CD3+为主,细胞毒T细胞(TC)特异攻击HCV感染的靶细胞,可引起肝细胞损伤。临床观察资料表明,人感染HCV后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很差,能再感染不同,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1],慢性肝脏疾病常常伴有自身免疫现象,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现象最为常见。这种免疫反应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衰竭和病理损伤,加重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将探讨丙肝患者HCV-RNA感染与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谱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住院确诊为丙肝患者330例,均为HCV IgG(+)患者,其中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29例;

1.2 方法

1.2.1 HCV-IgG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试剂购自万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1.2.2 HCV-RNA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器为美国ABI公司生产的7500实时定量PCR分析仪,试剂购自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同时进行抗肝抗原抗体谱检测。

1.2.3 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谱检测 仪器和试剂均购自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谱抗体IgG检测试剂盒(印迹法),其中包括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肝抗肾微粒体抗体(LKM-1)和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330例丙肝患者中,有182例HCV-RNA阳性,阳性率为(55.1%),148例患者HCV-RNA阴性,阴性率为(44.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丙肝抗体IgG(+),HCV-RNA均为阳性,测得AMA-M2阳性13例(7.1%),SLA阳性23例(12.6%),LKM-1阳性40例(22%),LC-1阳性11例(6%);第二组:丙肝抗体IgG(+),HCV-RNA阴性,测得AMA-M2阳性4例(2.7%),SLA阳性6例(4.1%),LKM-1阳性19例(12.8%),LC-1阳性4例(2.7%)。两组抗肝抗原抗体谱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93.4 P<0.05)。

3 讨论

HCV是一种RNA病毒,感染后易引起肝脏的慢性病变,患者体内发生免疫功能紊乱[2]并可引起肝细胞免疫损伤,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3],Kammer等研究认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启动子是病毒感染后,使靶细胞中的抗原成分发生改变或者由于病毒蛋白正常组织成分间有同源性而诱发自身免疫,并认为HCV感染还可通过分子模拟现象激活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从而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抗体[4]。

结果显示HCV-RNA阳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较HCV-RNA阴性组明显升高,提示自身抗体的出现与HCV复制活跃有关。抗线粒体抗体M2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特征,但在HCV-RNA阳性患者中检出率7.1%,较HCV-RNA阴性患者2.7%,也呈明显升高趋势。SLA是相对分子量为50×103的细胞溶质分子,对I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具高度特异性,靶抗原是肝细胞质的可溶性蛋白抗原,也表达于胰腺、肺、肾中,或高表达于活化的人淋巴细胞。在HCV-RNA阳性组实验中检出率较高12.6%,因此也应考虑丙型肝炎感染合并自身免疫型肝炎的可能。LKM-1的靶抗原为细胞色素P450 2D6,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HCV的非结构基因5b与细胞色素P450是CPY2E1和CPY2D6[5-6]其中CPY2D6和HCV的5b之间存在分子序列相似性导致分子模拟现象。LC-1在本实验中阳性率最低,但在HCVRNA阳性与阴性患者中也存在差异。综上,HCV病毒感染机体免疫系统后可导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产生自身细胞或组织细胞免疫或抗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HCV感染者会加重肝脏病理损伤,特别是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个体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钟运华,庄俊华,赵蓉等.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7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35[3]274-276.

[2] 刘毓刚,王天然,李国良,HCV感染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四川医学,2010;31(2):241-242

[3] 杨明伦;抗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904-1905.

[4] Kamme.AR,Van der Burg SH,Grabsoheid B,et al.Molecular mimiery of human CylochromP450 by hepalitia C virus at the level of cylotoxie T eell recognition J Exp Med,1999,190(2):169.

[5] SuttiS,Vidali M,Mombelloc,SartoriM,Ingelman SundbergM,AlbanoE,Breaking self-tolerance toward cytoehrome P4502E1(cyP2E1)in chronic hepatitisC;Possible role for molecular mimicry,J Hepatol 2010;53:434-438.

[6] Kerkar N,Choudhuri K,May,Mahoud A,Bogclanos Dp,Muratoril,Bianchi T,Williams R,Mieli-Vergani G,Vergani D,Cytochrome P4502D6(193-212):a new immumodomin ant epitope and target of virus/self cross-reactivity in liver kidney microsomal autoantibody type positive liver disease,J Immunol 2003;170:1481-1489.

作者简介:马晓慧,女,出生年月1963.4,河南郑州;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免疫检验,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论文作者:马晓慧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丙肝患者HCV-RNA阳性与抗肝抗原抗体关系探讨论文_马晓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