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不能“作秀”论文_王安云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不能“作秀”论文_王安云

◇ 王安云

(陕西省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 平利 72550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众多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优秀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在一些语文课上,特别是有人听课的时候,老师为了达到预期目的,不知不觉地就将常态课上成了“作秀课”,体现在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教学时间把握恰到好处,师生配合天衣无缝。整堂课老师表演得确实是精彩到位,可学生学得却是一塌糊涂。这种课歪曲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为此,我认为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还必须还原好我们语文课堂的原生态,不能“作秀”。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让学生被动“作秀”

语文课要真正地反映教学的原生态,如实地反映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而很多的语文课堂,却被“艺术化”了,舞台化了,甚至是虚假化了。诚然,课堂需要艺术,但是我们不要刻意追求艺术,学生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不是生活在艺术的空间里。语文课堂要体现教学真实的原生态,不要让学生被动“作秀”。

(一)课堂活动要体现主体

首先,要想学生学得实在,教师就要动脑筋灵活引导。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创造性学习,要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质疑文本、质疑权威,允许他们标新立异,不要老是怕他们在课堂上“出洋相”,一切都去包办代替,一味地禁锢住学生的手脚。

其次,要真正还给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努力创设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自由平等的与文本和教师展开心灵对话。要鼓励学生发言,学会点评和讨论问题,适时加以“煽情”,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真实地学习。

(二)教学方法要体现发展

1、尝试自学与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训练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 “三自”:自学,先学后教,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新知;自悟,先体悟再理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经验去体悟;自练,先作业再分析,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研讨与练习,对文本先进行最原始的理解,再进行品析深加工。

2、注重合作与启发。

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后,每个人对文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所发现的问题也是个性化的。这时,教师就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启发,反馈小结,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鼓励探究与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此,语文课堂中要尽量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大家答,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质疑,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过程,适时、恰当地安排互动,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

(三)注重思维激活与创新

课堂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空间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努力阐述理由,在不断地讨论中进行思考。如在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可让学生讨论克隆的利与弊,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在激烈的争论中,升华自己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真实,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展示,必须远离 “作秀”,特别是不让学生被动“作秀”。

二、正视教师主导作用,不要教师表演“作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师的主演作用,正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能歪曲理解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朴实”。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毕竟不是成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相对不高,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能说得通俗易懂,学生就可能听不明白,就更谈不上被感动了。可是我们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出彩”,过于追求“雕饰语言”,大量引经据典,他们设计的导入语、过渡语以及小结语,确实能让听课的老师感动不已,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让学生 “一头雾水”的语言,即使再精彩,又有什么效果呢?这就有“作秀”的嫌疑。

其次。“不作秀”的语文课堂要尽量避免新媒体技术的滥用。课堂上,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应该恰到好处地使用,但媒体技术毕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来呈现,不能让它替代了师生的双边活动。我们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豪华”效果,将公开课上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如视频录像、朗读录音、精美动画、背景插图等等,是一应俱全,教学过程使人眼花瞭乱,结果给人一种“哗”而不实的感觉。

课堂教学应以实效为根本,如果一味地追求过程的完美,而忽略了听课的对象,那是完全不值得的。曾听过李镇西老师的课,整堂课就用了简单的几只粉笔一张嘴,似乎是在和学生亲切的谈心,但就在这简单中却透着教者深厚的语文功力,教学效果尽显无疑。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朴实”无华!

三、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能力提升,摒弃互动过程务虚“作秀”

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能力提升是就教学的目标达成来说的,就是在课堂上不要关注教者自己表现得咋样,而是要关注学生到底能学得怎样,学生有没有真正参入到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语文课堂关注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舍得时间”,真正把时间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花在训练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上,不能因为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敢让学生花时间“听、说、读、写”,在现实教学中,“怕浪费时间”的情况的确处处可见,有务虚作秀嫌疑,比如:

1、闪电式讨论。讨论时间太短,学生刚转过身,还未能说上几句,老师便叫停。

2、应付式独立思考。教师抛出问题,如果学生思维受阻,迫于时间紧,教师在多次启而不发的情况下,会把答案直接揭示出来。于是,学生为了应付教师一次次提问,便匆忙寻找现成的答案作答。

3、间断式朗读,没有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堂布置朗读任务总是“昙花一现”,学生还未读完甚至才读到一半便被老师打住。

这都是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它只会培养学生的“假学”。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要有“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来不得半点虚假。有的教师课讲得很“花哨”,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落实上还需要打问号,这说明他的课堂还不够扎实,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扎实的语文课堂就是不“作秀”的语文课堂,应该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全过程中,既要有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又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总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只有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能力提升,才能真正构建有效课堂,才能积极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论文作者:王安云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不能“作秀”论文_王安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