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三)论文

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三)

周艳红,马 乾

(陕西中医药大学 人文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要: 文章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华字海》中所收的“”“”“”等11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沟通了“”与“敚”、“”与“使()”、“”与“陴()”、“”与“”、“”与“槸”、“”“”与“衡()”、“厔”与“庢”的异体字关系,以及“ ”与“發”“婇”与“采”的分化字关系,“”为“子子”的省写。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华字海》;疑难字;异体字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是目前收字最多的两部大型字书,二者在字际关系认同上用力甚勤,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这两部字书中仍有一些疑难字有待考释。本文所谓疑难字主要指形音义不切合的字,这些字在字书中虽然音义俱全,或者注音释义有误,或者字际关系认同有误,均需进一步考辨,予以纠正。

1.

目前在普洱旅游道内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难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欲。,普洱茶文化作为云南旅游的名片,吸引了大批量的国外游客,但在景区内外语接待人员十分缺乏。没有新型的旅游服务人才,不能为游客提供导游规范化或个性化服务,无法据游客个体差异提供准确的养生指导。本地居民在旅游接待时还是以采摘工作为主,游客参与度低。

,duì《集韵》徒外切,去泰定。 削。 《集韵·泰韵》:“,削也。 ”(《大字典》P374b,参《字海》P53c)(指《汉语大字典》[1]第 374 页第二栏,《中华字海》[2]第53页第三栏,下仿此)。

按,“”即“敚”的异体字。 构件“刀”和“攵(攴)”在构字时有互换之例,如“”又作“剫”,“攽”又作“”,“刷”又作“”。二者在文献中亦有互换之例。如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薛元赏传》:“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镵肤,夸诡力,剽敚坊闾。 ”[3]张玉书编《佩文韵府·鱼韵》“坊闾”条引《薛元赏传》作“剽坊闾”[4]。 又叶春及《石洞集·涵江翟先生传》:“簿无罪,罪乃在令,然贼未诛,民田,损国赋,亦典兵罪耳。 ”[5]《广东通志·涵江翟先生传》则作“敚民田”。以上“”均为强取、掠夺之义,与“敚”的本义亦相同,则二者为异体关系无疑。《集韵》“”训“削也”与强取、掠夺之义相通,被强取、掠夺即被削减、削去。

2.

5.

按:“” 字最早见于 《字汇》,《字汇·子部》:“,古文孫字。崔后渠曰:‘人者,仁也。仁之立文从二人,犹之从二子也。二其人者人之人,二其子者子之子。'”[6]《字汇》所释有误。“”即“子”字后加一重文符号,当读作“子子”,在金文中常和“孙孙”连用,非“二子”会意。《正字通·子部》“,按崔说浅陋,孙非止二其子也,改作,或作,并非。”[7]徐文靖《管城硕记》卷二十三《正字通》:“,《周乙公鼎铭》曰:‘乙公作尊鼎,孫永宝用。'《圆鼎铭》曰:‘惟十有三月,用吉金自作宝鼎,其孫永用享。'《王子吴鼎铭》曰:‘其眉寿无諆,孫永保用之。'即两子字,犹言子子孙孙也。崔以为一字,误矣。”[8]徐说可从,《字汇》沟通有误,《大字典》承其误,不妥。

3.

,同“悖”。 《字汇·子部》:“,与悖同。 ”(《大字典》P1088a,参《字海》P442c)

按:“”字最早见于 《字汇》,《字汇·子部》:“,与悖同。 《亢仓子》古字。 ”[9]《字汇》字际关系认同有误。《正字通·子部》:“,旧注同悖。《亢仓子》古字。按焦竑《略记字始》载《亢仓》作‘',古使字。 ”[10]《亢仓子》又名《洞灵真经》,确有“”字用例。如《四部丛刊》三编本《新雕洞灵真经》卷五《农道篇》:“无失人峕,迨时而作,过峕而止,老弱之力可尽起。”又“人耨必以旱,埅(笔者按,即地字)肥而土缓。”又“慎其种,勿数,亦无疏,于其施土,无不足,亦无有余。 ”[11]《正统道藏》本《洞灵真经》则均作“使”,释为“使”字,以上文句皆可文从字顺,释作“悖”字,则文义难通。《洞灵真经》之“”字即“使”字古文“”之讹。《原本玉篇残卷·山部》:“,《字书》:‘古文使字也。 '”[12](关于“”字来源,可参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83页~第85页)。《字汇》所释有误,《正字通》所言不误。《大字典》沿用《字汇》之说,不当。

,pí《字汇》频弥切。 城上矮墙。 《字汇·子部》:“,城上女墙,于其孔中俾倪非常也,故名。”(《大字典》P1093a,参《字海》P140c)

4.

按,《字汇·子部》:“,频弥切,音皮。 城上女墙,于其孔中俾倪非常也,故名。〇周伯温曰:‘古书多作俾倪,隶作陴,通俗作埤堄,并非。 '”[13](P113)《字汇》引周伯温之说,周伯温为《六书正讹》的作者,《六书正讹》卷一:“,频弥切。城上女墙,于其孔中俾倪非常也,故名。从卑声。古书多作俾倪,假借。 隶作陴,通俗作埤堄,并非。 ”[14](P108)《说文》“”为“陴”的籀文,构件“”隶变后多作“享”,故《字汇》改字形作“”,故“”即“陴”的异体字。 《大字典》失于沟通,不妥。

,同“孫”。 《字汇·子部》:“,古文孫字。 ”(《大字典》P1081b)

,“”的讹字。 《正字通·玉部》:“字之讹。 ”(《大字典》P1196a,参《字海》P723a)

按,此条错误之处有二。第一,《大字典》《字海》此条字头与释义不符,《正字通·玉部》:“字之讹。 ”[5]字头字形作“”而不作“”。 《康熙字典·玉部》字头始误作“[16],《大字典》《字海》当是转引《康熙字典》而误。第二,《正字通》正确的字形“”当是“”字之讹,并非“”字之讹。《玉篇·玉部》:“,玉也。 ”[17]《四声篇海·玉部》八画段引《玉篇》:“,玉也。 ”[18]《详校篇海·玉部》八画段则作“[19]。《字汇·玉部》:“,玉名。 ”[20]《正字通》又将字头字形错误地转录为“”,并改换此字说解,将其与“(玦)”认同,没有充足的证据,不妥。通过以上字书字形梳理,可知“”“”“”为一字之变,均为“錽(鎫)”字改换义符的异体字(“/”为“錽/鎫”的异体字,详参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第156页)。此字变异过程如下:

何璨注“,音衝”,“衝”当为“衡”字之讹。 “音害”者当是根据文义做出的音释,不可信。“争衡”一词文献中常用,义为较量轻重、比试高低,如《汉书·梅福传》:“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32]用该义来解释《洞灵真经·政道篇》两处文句,亦文从字顺。“相衡”一词有互相比较、衡量之义,亦有互相对立、争衡之义,文献中亦有用例,如金堡 《岭海焚余·一上鲁藩启》:“计高皇帝在天之灵,与其两孙相持,不如一孙独任;计诸臣所仰体,高皇帝在天之灵,与其两主相衡,不如一主独令。 ”[33]《农道篇》之“强弱不相”可理解为庄稼强弱不相争衡,一起生长,即强不害弱。《洞灵真经》多用古字,后世学者在整理时又多用通行字替代其中古字,将“”替换为“害”或“衝”,误。《大字典》对“”“”的说解均直引《字汇》而不能详辨,当正。

錽/鎫(改换义符)→/

6.

你就不要为难我了好不好?医生摘下眼镜,冲西双摊开手,制度又不是我制定的,钱又没有揣进我的腰包。如果我有一百万,我就掏几万出来给她治病。我不吹牛,我说到做到。可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医生,我有什么办法?说到这里医生突然激动起来,冲西双挥舞起手里的眼镜,声音越来越大。你以为我心里就好受?我是她的主治医师啊!你知道主治医师最怕什么吗?最怕他的病人死去!最怕他的病人因为没钱治疗而死去!知道这些年我接触过多少半途而废的病人吗?五十例?一百例?如果把治疗坚持到底,那些病人起码能够救活三四五六七八个!我操他奶奶个熊!

,同“摰”。 《正字通·手部》:“,为摰字重文。 ”(《大字典》P2056b,参《字海》P357b)

按,“”为“槸”字之讹。 《说文·木部》:“槸,木相摩也。 ”[21]”字较早见于《洪武正韵》,《洪武正韵·未韵》:“,木相磨也。 ”又同韵:“槸,木枝相磨。”[22]二者音义皆同,构件“木”“手(扌)”俗书常混,故“”当为“槸”字之讹。 又《字汇·手部》:“,倪制切,音诣。 木相磨也。”[23]承袭《洪武正韵》,而未详考其源。字形从手,而训释与“木”相关,形义不切合,故《正字通》改与“摰”字认同,但《正字通》之说没有充足的证据,不可信。《大字典》直引《正字通》之说,亦欠妥。

7.

,同“衝”。 《字汇·火部》:“,古文衝字。 ”(《大字典》P2362a,参《字海》P954c)

现如今,李文明经营的蔬菜正通过高速公路源源不断进出山东、河北、浙江、海南、云南、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国各地。

,pō《篇海类编》普活切。呵。《改并四声篇海·口部》引《龙龛手鉴》:“ ,呵也。 ”(《大字典》P741a)

(1)预裂缝要贯通且在地表有一定开裂宽度。对于中等坚硬岩石,缝宽应≥1.0cm;坚硬岩石缝宽应达到0.5cm左右;但在松软岩石上缝宽达到1.0cm以上时,减振作用并未显著提高,应多做些现场试验,以利总结经验。

熹既铭此碑,明年祗召造朝,道出祠下,将往拜焉,则貌象未设,而他役亦未讫功。问其故,则曰王侯既去,而岁恶民饥,两令寻亦终更,而今玉山宰温国司马君辶始将终之也。君文正公诸孙,其大父忠洁公亦以扈从北狩,守节不污,没其身,宜其有感于二公之事,不待州家之命,而卒有以成王侯之志也。十月壬子,以讫事来告,熹以为是亦宜得附书,因纪其事,使写刻于碑之左方。[注]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九。

按,此二字为《字汇》据《亢仓子》收字,不见于《字汇》之前的字书。二字形近,却与不同的字认同,恐有误。今考“”“”为同一个字的书写变异,且《字汇》两处说解均误。《亢仓子》又名《洞灵真经》,《字汇》两处释义盖据宋人何粲的注释。“)”在《新雕洞灵真经》(《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卷二《政道篇》:“信全则天下安,信失则天下危,夫百姓勤劳,则物殚尽。则争之心生,而不相信矣。 ”何粲注:“,音害。 ”[24]同篇:“及夫荡寇争,觌武决胜,加之骇弩之士,则三百步之外不立敌矣。”何粲注:“,音衝。 ”[25]该处《正统道藏》本字作“”,盖为《字汇》“”字所本。 又卷五《农道篇》:“下得阴,上得阳,然后盛生。吾(或以为当作“立”)苗有行,故速长,强弱不相,故速大。”何粲注:“苗成行则长疾,强不害弱则易大。 ”[26]以形考之,“”“”均为“”字之讹,《龙龛手鉴·卜部》:“,音衡。 ”[27]《字汇补》:“,同衡。 ”[28]”即“衡”字古文“”的变体。 《说文·角部》:“,古文衡如此。 ”[29]《玉篇·角部》隶定作“[30]。《龙龛手鉴·卜部》:“,音衡。”[31]该六个形体均为“衡”字古文“”的讹变。

综上所述,水稻种子的加工检验是一种能够提高种子质量和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通过对种子加工检验,了解水稻种子的外形和饱满度,也能知道饱满度较高的种子发芽率如何,对水稻种子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能为水稻种子的质量提供保障。

而针对胶凝材料而言,其中无效的不合格成分如煤矸石粉、石粉等过量掺入后将显著影响粉料的吸附性能。对于相关检测结果高于表格中范围的情况,需检测人员注意严格甄别,同时可进一步采用显微镜观察胶材颗粒形貌。

8.

,同“害”。《字汇·火部》:“,与害同。 《亢仓子》古字。 ”(《大字典》P2358b,参《字海》P619c)

实验组、对照组体检采血人员均有皮下血肿情况,详细血肿形成率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体检采血人员皮下血肿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同“”。 见《字汇》。 (《字海》P419a)

按,该字较早见于《四声篇海》,《四声篇海·口部》十二画段引《龙龛手鉴》:“ ,音拨。 呵也。 ”[34]其后《详校篇海》亦收此字,且较《四声篇海》增加了义项。《详校篇海·口部》:“ ,普活切,音泼。呵也。又謶~,大言。 謶音遮,多言。 ”[35]《广韵·末韵》“普活切”:“,謶,人言。 ”[36]盖为《详校篇海》增收释义的依据,《字汇》则径将“ ”与“”认同,失当。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以下简称协解)政策实施十年来,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调整正处于各类矛盾的错综交织中。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产物的协解人员,历经了十年变迁,其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协解人员心理层面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对其的管理及稳定工作。因此,从心理学角度不断深入分析、思考协解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根源,积极探索和尝试做好协解再就业人员管理工作的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将会为进一步做好油田再就业工作,保障油田稳定大局起到更大支持作用。

今本《龙龛手鉴》未见“ ”字,佛经中有用例,是在“發”字基础上增加口旁所造的译音专用字。法贤译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说钵兰拏舍嚩哩菩萨真言曰:‘唵(引)必舍(引)唧(一)钵兰拏(二合)舍(引)嚩哩(二)萨哩嚩(二合)摩(引)哩钵啰(二合)设摩儞(引)(三)吽(引)发咤(半音四)',尔时世尊说此真言已,所有佛刹皆悉震动。”校勘曰:“發= <元>。 ”[37]《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训为“呵也”,恐误。 《详校篇海》“謶 ”训“大言”,盖误将“ ”认作“”字,“人言”误作“大言”,不当。 《字汇》又据错误的释义将二者认同,不妥。

9.婇

婇,cǎi 《集韵》此宰切,上海清。 ①宫女。 《玉篇》:“婇,婇女也。”②女子人名用字。《集韵·海韵》:“婇,女字。 ”(《大字典》P1135a,参《字海》P692b)

按,“婇”为“采”的增旁字。 《玉篇·女部》:“婇,婇女也。 ”[38]本作“采女”,原为汉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采择所得之女谓之采女。《风俗通》曰:‘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于乡中阅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39]“采”字又增“女”旁作“婇”,有文献用例为证。如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后于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升高殿上,婇女围绕,自然轮宝忽然在前。 ”校勘曰:“婇=采<圣>”[40]

10.厔

厔,(一)shī《玉篇》式质切。 室。 《玉篇·厂部》:“厔,室也。”(二)zhì《龙龛手鉴》陟栗反。同“庢”。《龙龛手鉴·厂部》:“厔, 正作庢。 ”(《大字典》P81b,参《字海》P36b)

按,“厔”为“庢”的异体字。 《说文·广部》:“庢,碍止也。 ”[41]段注:“凡庢碍当作此字,今俗作窒碍,非也。 ”[42]“庢”字本义为“阻碍、遏制”。 引申又可以指山曲之处 (山曲则可以形成阻碍),《字汇补·广部》:“庢,山曲曰庢。 ”[43]构件“广”“厂”形近,常相互混讹,故字又作“厔”,《玉篇·厂部》:“厔,室也。 ”[44]胡吉宣 《玉篇校释》:“室亦通窒,《韩敕后碑》‘库窒中郎',‘库窒'即‘库室',亦疑同‘庢',《广部》:‘庢,《说文》:碍止也。 '”[45]胡氏之说是也,有文献用例为证。二者均可用作“阻碍”义,如《文选·枚乘〈七发〉》:“发怒庢沓,清升踰跇。”李善注:“言初发怒,碍止而涌沸。 ”[46]唐顺之辑《文编》所收《七发》则作“厔沓”[47]。 二者均可记录县名之义,用“庢”字,如嵇璜等《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白居易传》(光绪浙江书局刊本):“元和元年,对制策一等,调盩庢尉,明年为集贤校理。 ”用“厔”字,如《汉书·武帝纪》:“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颜师古注引晋灼:“盩厔,扶风县也。 ”《大字典》“厔”字收两个音项,一训“室”,一与“庢”认同,不妥,将第一个音项删去即可。

挑选完整、新鲜、粗细均匀及嫩度相对一致的豇豆,清水漂洗后沥干水分、装坛。其中,自然发酵按豇豆与水1∶1的比例注入含盐量6%的盐水;母水发酵则注入含盐量6%的老泡菜水;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注入含盐量6%的盐水后按豇豆质量的0.1%加入乳酸菌粉至坛内。坛沿加水密封,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发酵,每隔一定时期测定泡豇豆的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第二版.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2.

[2]冷玉龙.中华字海[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3]欧阳修.新唐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27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58.

[4]张玉书.佩文韵府[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99.

[5]叶春及.石洞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28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04.

[6]梅膺祚.字汇[M].字典汇编影印灵隐寺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112.

[7]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258.

[8]徐文靖.管城硕记[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420.

[9]梅膺祚.字汇[M].字典汇编影印灵隐寺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113.

[10]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260.

[11]庚桑楚.洞灵真经[M]∥四部丛刊三编:第 39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3.

[12]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M]∥续修四库全书:第2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68.

[13]梅膺祚.字汇[M].字典汇编影印灵隐寺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113.

[14]周伯琦.六书正讹[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8.

[15]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675.

[16]张玉书.康熙字典[M]∥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145.

[17]陈彭年.大广益会玉篇[M].影印张氏泽存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6.

[18]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M]∥四库存目丛书:第18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22.

[19]李登.重刊详校篇海[M]∥续修四库全书:第 2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5.

[20]梅膺祚.字汇[M].字典汇编影印灵隐寺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287.

[21]许慎.说文解字[M].影陈昌治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119.

[22]乐韶凤,宋濂.洪武正韵[M].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北京:中华书局,2016:228.

[23]梅膺祚.字汇[M].字典汇编影印灵隐寺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182.

[24]庚桑楚.洞灵真经[M]∥四部丛刊三编:第 39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

[25]庚桑楚.洞灵真经[M]∥四部丛刊三编:第 39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

[26]庚桑楚.洞灵真经[M].四部丛刊三编第 392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

[27]释行均.龙龛手镜[M].高丽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538.

[28]吴任臣.字汇补[M]∥续修四库全书:第 2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77.

[29]许慎.说文解字[M].影陈昌治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94.

[30]陈彭年.大广益会玉篇[M].影印张氏泽存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122.

[31]释行均.龙龛手镜[M].高丽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538.

[3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918.

[33]金堡.岭海焚余[M]∥丛书集成续编:第 58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56.

[34]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M]∥四库存目丛书:第18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00.

[35]李登.重刊详校篇海[M]∥续修四库全书:第 2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4.

[36]陈彭年.宋本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43.

[37]日本大正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8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574.

[38]陈彭年.大广益会玉篇[M].影印张氏泽存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18.

[39]日本大正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5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438.

[40]日本大正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39.

[41]许慎.说文解字[M].影陈昌治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192.

[4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影经韵楼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45.

[43]吴任臣.字汇补[M]∥续修四库全书:第 233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20.

[44]陈彭年.大广益会玉篇[M].影印张氏泽存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105.

[45]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283.

[46]萧统.文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3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99.

[47]唐顺之.文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378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5.

中图分类号: H19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744(2019)03-0021-04

收稿日期: 2018-11-11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字汇》新收字研究”(2018M38);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安新获墓志表集萃》整理与研究”(18JK0729)

作者简介: 周艳红(1986—),女,河北赞皇人,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字学、中医文献学研究。

【责任编校 王 涛】

标签:;  ;  ;  ;  ;  ;  

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