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陈金凤

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陈金凤

陈金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霞石善祥学校 528308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状况,阐述了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原则,重点分析了电教资源如何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关键词:电教资源 小学音乐 课堂应用

目前,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创造了音乐审美的情境,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电教设备的引入,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富有活力,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自我感悟,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电教资源的应用为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运用好电教资源,有助于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提高。

一、电教资源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教资源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目标,电教资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助于增强艺术感染力。并且电教资源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电教资源也是科学教育理念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传统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包含理论以及实践两部分,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标准,进而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途径。总之,电教资源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目前,将电教资源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原则是:

1.辅助性。电教资源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还需要发挥出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增强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音乐课件都能做成动画形式,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2.视听统一原则。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中需要遵守视听统一的原则,确保在课堂应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感觉,进而实现电教资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丰富的电教资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3.适度信息。电教资源的应用下,要遵守适度信息的原则,有效整合音乐学习资源,确保教师能够在自主选择信息中应用电教资源进行加工,在适度应用中,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三、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电教资源教学的应用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图文声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音乐审美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很快地掌握音乐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鸭子拌嘴》一节中,由于乐曲采用的是打击乐器,当低年级学生在欣赏学习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之后,老师让说出欣赏完的感受,部分学生说这种感受好似办丧事。但是在采用电教途径教学之后,教师课前搜集到很多相关的图片、资料信息,制作了形象的课件,伴随着音乐展现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边听边欣赏,进而了解鸭子拌嘴的真正内涵,同时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了音乐教学效果。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以较全的音乐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和感受力。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电教资源的运用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声音、色彩以及动画的伴随中,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传授音乐知识,发挥电教资源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音阶duo、ruai、mi、fa、sol、la、si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将其根据节奏的变化规律制作成一个简单的课件,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带领学生学习音乐。在电教资源的运用中,以直观的方式和动听的伴音效果吸引了小学生的音乐好奇心,从而增强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3.与传统音乐教学相结合,体现电教资源的独特性。科学调查表明,人的左右脑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小学生左右脑的功能一般处于原始统一状态,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电教资源的刺激下,将抽象的物体形象化,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调动左右脑,使得乐声在手脑并用的学习过程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发展了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表演《我爱雪莲花》一节中,教师从网上下载大量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在观看中进入音乐课堂学习,使得学生有种亲临感受的体验;同时让学生观看新疆舞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总结新疆舞曲的特点,深入音乐学习。

4.扩展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提升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思维。基于电教资源教学中需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电教资源出现的频率与次序,重视对学生音乐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在学习音乐《两只小象》时,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演唱,并在此基础上唱出四分、八分以及十六分音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模仿大象的走路姿势,然后利用电教资源为学生提供大象和小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两只象走路的区别,将其与音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模仿大小象走路姿势中打出节奏,从中感受四分、八分以及十六分音符,有助于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

5.强化实践训练,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电教资源的运用,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仔细分析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扩展设计思维,进而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创作意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红帽》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资源创作音乐短剧,将歌词中的场景表现出来,带领学生学习完演唱之后,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配合画面进行演唱。这种以电教资源作为教学支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还能够带领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中,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使得学生在提高演唱水平的同时,培养了对音乐学习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提升了小学生音乐创作的意识。

6.主次分明,坚定课堂唯一的理念。目前,将电教资源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了音乐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在整个运用过程中,教师可能会过度运用电教资源,失去课堂的原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主次分明,将电教资源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有的教学途径都是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在素质教学理念下,教师在电教资源的运用中制作精美课件的同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的可行性,以此来发挥电教资源的有效性。另外,在电教资源的应用下,提升了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将电教资源运用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在现代化教学方式中,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音乐,在将音乐与电教资源的融合中带给学生学习音乐一种美的感受,培养了音乐素养和魅力,同时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发展。这些共同促进了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君 刘亚辉 张敏 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36)。

[2]王佩玲 张秀琴 陈兆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

[3]李菲菲 周晨辉 刘伟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课程教育,2015,(08)。

[4]高冬梅 沈小红 陈宗华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有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

[5]赵雪梅 董文茜 刘东 电脑音乐软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3)。

[6]熊秋玲 金燕 刘桂秀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3,(31)。

论文作者:陈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  ;  ;  ;  ;  ;  ;  ;  

电教资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论文_陈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