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主角,扮靓“记叙”舞台论文_冯杰贤 杨益梅

“细节”主角,扮靓“记叙”舞台论文_冯杰贤 杨益梅

冯杰贤 杨益梅 山东省龙口市第一中学 265700

摘 要:细节,是写好一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只是一个轮廓,至于每个事件的内涵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展示,总是草草了事。虽说篇幅字数完全合乎要求,可细品起来,总觉得空洞无物,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缺乏真情实感。好的细节描写总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动作 神态 心理 

去年高三伊始,在一次作文练笔中,我发现了吕行同学在作文后边给我留的便条:“老师,很久没写记叙文了,最近很有写的冲动。因为姐姐得了重病在北京治疗,暑假里我看到了我的妈妈是如何坚强地面对这一苦难,如何为姐姐到处奔波,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我想用我的笔记录下我的感受。杨老师,您帮我看看我的这篇作文,给我些建议,好吗?”从她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她内心涌动的那份情感。细读她的文章,我发现它并没有打动我,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到语言的驾驭,我也没发现有什么明显问题。都说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吕行同学选材显然是真实的,但她不知道,“细节”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因为它可以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会让我们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由此我想到,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因为议论文得分相对保险,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考生的青睐;其实,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要强过说理能力,只是学生大多没有“细节”意识,不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写起文章来急如走马,忽略了最美丽的风景。

于是,我决定就“细节描写”问题来上一堂作文课。那节课上,我先是和学生回忆了关于细节描写的几个经典片段和写作技法,让他们再次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一、典型的动作描写

1.《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此段文字,作者善于观察,细致而真实也展现了父亲在特定背景下的背影,读来令人动容,十分感人,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2.鲁迅在《药》中对康大叔递给华老栓人血馒头时的那段描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就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抢”、“扯”、“裹”、“塞”、“抓”、“捏”)极其深刻地显示了康大叔这个人物凶残、贪婪的本性。这些传神的动词把一个刽子手的形象凸现得如此圆满,给学生一种如在眼前的感觉。

3.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 ”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肖像、情态、动作描写相结合

高考优秀作文《沉默的父爱》中有段细节描写,充分调用了父亲独具个性的神情与动作,将一位质朴坚毅的父亲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来,虽然父亲沉默无语,但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与情深意厚的手部动作,既是对儿子的嘱托,也是热切的鼓励。文字中蕴含的父爱令人潸然泪下,更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细节的力量。

三、心理与动作描写相结合

高考优秀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中有段细节描写,犹如电影镜头,将一家三口的“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的真切的心理、母亲编稻草绳手的“一颠一颠”以及父亲狠下决心的“捏”烟的动作,将一个家庭面临的困境与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意清晰地表达出来,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四、神态与场景描写相结合

高考优秀作文《季节》中有处很成功的细节描写。作为父亲的老根无法为儿子交付学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小根退学打工。父亲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作者通过“红着眼”、“眼睛里有火”的细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老根的心理,并巧妙通过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景“一个没有蝉叫声的夏天”进一步衬托了老根的心情。

与学生一起回顾分析了细节描写的好处后,我让学生归纳细节描写应如何把握,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热烈讨论后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答案。我在学生的答案的基础上,对这一技法总结如下:以形传神(外貌、神态描写),以行达情(动作描写),真情实感(心理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描写),(个性化的)语言与(典型的)动作与(瞬间捕捉的)神态相结合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杜绝细节不真实、细节平淡、选择不当等问题。并且,我要求他们平时注意观察事物,使描写生动形象;精心锤炼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还送给了他们一句话:借你一双慧眼,给你一支妙笔,放眼大千世界,关注生活细节,描绘精彩人生。

在对细节描写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读了马照云同学的《又是一年槐花香》,让学生找到它的缺点,并任选一处细节进行改写,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有的学生在姥爷上树摘槐花处运用了细节,有的在“我”和姥爷的对话上运用了细节,有的在“我”的心理的变化上妙用细节……教室里时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细节的魔力的确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在作业的设置上,我还是让学生试着修改文章,我把其余两位同学的片段写在黑板上,课后让大家用细节润色文章,学生用激起感情波澜的小“石子”,表达强有力的感情,这些“石子”就会成为留在记忆“筛子”中最闪光的“珍珠”,经久难忘。本节课的教学,也同样使我印象深刻。

所以说,考场作文注重表现真实的“我”,“我”的情感会在文中闪光。以情动人的“记叙”大舞台,最传神处在“细节”,最动人处是“细节”,精雕“细节”,让“细节”唱主角,就一定可以扮靓学生的“记叙”舞台!

论文作者:冯杰贤 杨益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细节”主角,扮靓“记叙”舞台论文_冯杰贤 杨益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