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导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论文_尤凤森

有效课堂导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论文_尤凤森

山东省牟平一中 山东 烟台 264100

一、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才算好呢?

我认为,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要做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但同时由于处于青春期,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是非观念还欠成熟,课堂导入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

2.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充满期待。一个导入方式再好,如果每节课都用它,那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久而久之,学生对之就没有新鲜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实时地进行变化和调整,使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快乐徜徉。

3.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如果不考虑到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学生,东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导入,也只是哗众取宠,对于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课堂导入方式要健康活泼,避免低俗,不能一味地追求迎合一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二、好的课堂导入方式有哪些呈现方式呢?

课题组根据近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种:

1.提问导入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如在讲“信息及特征”这一节“什么是信息”的时候,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列举古代边境上通过点燃烽火台上易燃物来传递信息、今天用因特网或传真等等来传递信息。用多个实例让学生感受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演示导入法。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通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说:“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

3.对比式导入法。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可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情境创设法。即教师先设计一种虚拟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论文作者:尤凤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有效课堂导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论文_尤凤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