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Issues论文_闻婧

读Issues论文_闻婧

(沈阳师范大学,110000)

摘要:本章从以下六个部分介绍了行为主义理论,分别是:引言、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与语言学习、在语言课堂中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行为主义理论;语言学习;英语教学

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行为主义理论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主要关注点及本章的主要结构。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的行为主义放弃了对意识的研究转而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学家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他们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其次本章介绍了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华生、巴甫洛夫、格思里、桑代克和斯金纳。他们提出的理论对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华生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巴甫洛夫,他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其中强调了强化刺激的作用;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说;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为主义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儿童语言能力提高是自身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行为主义理论对儿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其理论也被认为是某些语言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例如听说法。以斯金纳和桑代克为代表,首先斯金纳认为环境对语言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积极有益的课堂环境促进其语言发展;其次他把模仿、重复、强化和条件作用视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概念;最后他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榜样,并且督促学生模仿其行为。

第四部分阐述了语言课堂中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为在课堂上口语和操练是重要的,语言学习等同于语言使用,语言使用是被忽视的;第二为语言学习基于从句和句子的线性习得;第三,教师要善用强化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第四,所有学习者都是平等的并且所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一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五部分为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虽然行为主义坚持自然科学的传统,但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都构成其思想渊源。

本章的最后部分介绍了行为主义的不足,首先它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否认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人的行为都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其次它有机械主义倾向,行为主义学家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忽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把人描绘成一种消极被动的机械结构;再次行为主义把模仿、重复、强化和条件作用视为语言学习的依据,忽视了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后它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把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看做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否认生理和遗传对心理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变迁,行为主义显露出了其局限性。我认为反映在课堂上,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把学生当做其灌输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这种行为主义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逐渐养成“不想问,不爱问”的习惯,而把教师和书本当做寻求知识的路径,最后学生普遍缺乏探索发现创造的能力。但是我认为对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辩证地看待,不能否认行为主义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还是巨大的:我认为首先行为主义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是积极意义的,例如单词的背诵,习题的练习等,另外像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劳动技术的掌握,都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提高效率;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创建积极良好的环境促进个体的行为表现。反映在班级里,良好的班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个体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程度;最后斯金纳强调奖励和惩罚的重要性,平时在班级里教师要善于运用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

结束语:

每一种理论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所以都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理论和背景,既要看到行为主义好的一面,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它的优势,同时也要避免其不足。

作者简介:闻婧(1995.01-),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学历: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英语),学校:沈阳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闻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读Issues论文_闻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