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及特征(2007-2017年)-以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为视角的解读论文

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及特征(2007-2017年)
——以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为视角的解读

任炜华

摘 要: 教育史学会是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典型代表”,其年会论文体现历年美国教育史研究的核心论题,可帮助研究者了解美国教育史研究的热点、重点及趋势。对2007-2017十年间的会议论文进行研究分类可知,高等教育、种族教育与性别教育成为历年热点与重点问题;同时还关注课程与教学、考试与教材、教师与儿童、教育政策研究等教育内部问题;此外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与政治、法律、经济、慈善等教育外部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史研究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厚今薄古、重本土轻异域、跨领域多元化等特征。

关键词: 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种族;性别;高等教育

西方教育史研究,尤其是美国教育史研究是我国外国教育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美国教育史学会(History of Educational Society)的研究进展,因为“教育史学会也在不断探索中得以成为全美教育史研究的典型代表,是教育史研究探索中一个重要的风向标”[1]。梳理既有研究可知,对教育史学会年会会议论文的统计、梳理、分析还有待加强。对教育史学会历年年会讨论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教育史研究的重点及趋势,同时亦能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等提供借鉴。

医教协同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既要有一定学术能力,又能胜任临床医生职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课题通过建立“三个平台”+“两个不间断”,进行了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美国教育史学会的年会于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为期3日。年会的主要活动包括“理事会(Board Meeting)、教育史教学专题研讨会(Special Workshop on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小组讨论会(Panel Discussion)、颁奖仪式、书展、招待会等” [2]。教育史学会的年会一般不会设置固定、唯一的主题,论文可讨论的议题十分宽泛。“经过审核的论文将按照主题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设一名主席和点评人,其中一般包括3~4篇论文,每位作者都将对自己的研究做详细陈述。”[3]本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的论文主要来自2007-2017近十年的年会“小组讨论会”(Panel Discussion)部分,其中2010年的数据在其官方网站并未列出,故暂不讨论。教育史学会年会讨论题目下分到小组后非常庞杂,要进行研究首先应对其进行分类。本研究按照历年的统计数字将其分为热点问题、教育内部问题以及教育与外部关系三部分进行讨论,便于了解教育史学会近十年的研究主题及趋势。

一、热点问题:高等、种族与性别教育

经过整理分类后发现,2007-2017年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的热点与重点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高等教育、种族教育以及性别教育。在种族教育中,非裔美国人的教育问题研究数量最多;在性别教育中,则以女性教育研究为最。高等教育、种族教育与性别教育历年占整个会议论文的比率较高,成为年会的永恒主题。

(一)内容丰富的高等教育史

由表1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历年教育史学会年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事实上,高等教育一直是美国教育史研究的重心,甚至在整个教育学领域都属热点问题。这一方面由于从事教育史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大部分在高等院校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多样化的挑战,希望能够从历史中寻求帮助。相比之下,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议题所占比例较少。

表1 教育史学会年会“教育内部问题”主题论文统计表(2007-2017年)

注:为便于统计整理,将数条相近主题词合在一起,可突出重要议题。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议程。[4]

高等教育史关注的主题多样化,在众多主题当中以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和种族教育为中心,而高等教育史中的性别与种族教育又以女性与黑人教育为主。黑人追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为黑人提供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等方面都受到关注,如梅根·威尔逊(Meghan Wilson)的《被遗忘的退伍军人:军人再调整法案与黑人学院》主要围绕1944年军人再调整法案展开,该法案为所有黑人退伍军人提供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专门设立黑人学院,使他们可以获得大学文凭或更高学位。[5]大学中的黑人学生,努力争取自由权利,成为种族平等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女性高等教育史中,美国女子大学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保罗·马尔瑟斯(Paul Marthers)以康涅狄格州女子学院(Connecticut College for Women)为个案,分析了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育状况。[6]选取个案是研究者比较偏好的一种研究方式。高等教育史研究关注的议题范围比较广泛,除女性高等教育史与黑人高等教育史之外,同性恋与其他少数族裔教育问题、高校财政史与管理史、大学社团、大学校长以及通识教育和师范教育等传统议题都是高等教育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总体表现为研究的视角独特,注意与现实问题相联系以提供对策。

(二)独具特色的种族教育史

种族问题(少数族裔问题),一直是美国本土的重要议题。“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混合,不仅贯穿美国的历史,也贯穿着今日的美国社会。没有哪一个种族是完全独特的,但也没有哪两个种族是完全相同的。”[7]种族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独特性,也促成美国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独特性。因此种族教育在美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美国种族教育问题包含非裔、拉丁裔、亚裔、墨西哥裔等少数族裔的教育问题,其中以非裔美国人的教育问题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种族隔离与废除种族隔离问题占据研究的很大比例。布朗法案(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在美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因而研究者经常将其作为种族隔离问题研究的分界线。例如佐伊·伯克霍尔德(Zoe Burkholder)针对布朗法案之前美国黑人学校的种族教育以及种族平等问题进行研究。[8]还有一些学者开展布朗法案颁布后的学校种族隔离问题研究。选取某一地区或城市进行种族隔离研究,是研究者们的常用方式。迪翁·达恩斯(Dionne Danns)一直从事芝加哥种族隔离方面的研究,围绕司法部门商讨后的废除种族隔离的同意书,开展对芝加哥学校废除种族隔离计划的研究分析,例如如何分散白人学校,黑人学生如何融入白人学生群体等。[9]戴维· G· 加西亚(David G.Garcia)对农业城市奥克斯纳德(Oxnard)的种族隔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助于当代人们对墨西哥裔美国学生持续不平等的教育条件的理解。[10]种族教育问题除学校种族隔离与废除种族隔离问题之外,还包括种族融合、教育机会与条件不平等等问题,有时这些问题糅合在一起,成为美国教育史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三)脱离边缘的性别教育史

慈善与教育也是近年以来美国教育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者将慈善事业与黑人教育、女性教育、宗教等问题结合起来,拓宽了美国教育史的研究视野。例如约翰·弗雷德里克·贝尔(John Frederick Bell)以诺克斯学院与格林内尔学院为例,分析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慈善、宗教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38]蒂龙·弗里曼(Tyron Freeman)则以著名黑人女慈善家C·J·沃克夫人(C.J.Walker)的教育慈善事业为关注点展开研究。[39]以上都是运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呈现彼时的慈善与教育发展状况。

教育与政治和法律是美国教育史研究的较为独特的领域。有研究者从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尤同超(Yeow Tong Chia)的研究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公民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并分析了国家建设及发展的政治学。[33]女性教育与政治参与也是一个视角。一些关心妇女问题与国家政治的社会人士,试图通过教育与加强妇女权利的方式来改善政治,尝试通过相关课程学习推动妇女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教育是政治变革的工具,也是非传统政治改革的障碍。[34]菲利普·李则更多地关注美国教育与法律,注重从法律史的角度来解读教育史。[35]教育与法律的关系还可以从大学生合法权益、法院与大学等角度解读。

非异性恋群体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开始占据较高地位。从1956-1965年,佛罗里达立法调查委员会(Florida Legislative Investigative Committee,FLIC)秘密调查公职人员以及学生的私生活,其中包括这些群体的非异性恋行为。詹尼佛·安德森(Jennifer Anderson)与托马斯·奥布莱恩(Thomas O’Brien)的研究关注以上调查中,学生、教育工作者及管理人员的变态行为与同性恋行为。[14]美国教育史研究中的非异性恋教育问题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杰西卡·克劳森(Jessica Clawson)的论文以1970-1982年间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校园内的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变性者等非异性恋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时的学生运动作为背景进行分析,弥补了美国高等教育史曾经忽略同性恋研究的缺陷。[15]非异性恋群体研究主要关注美国高校大学生非异性恋学生的心理、行为、交际等。

王八母羔子有段时间迷上了散步,非得拉上人做陪,说什么一个人会怕。笑话,她那特色花腔女高音嗓门一亮出来,爬墙的小偷都该吓跳楼了。

高等教育史、种族教育史以及性别教育史占据美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位置。在这几个重要问题之下,还划分了众多组成部分,范围极其广泛。虽然这些议题的研究视角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指向美国教育最棘手的现实问题,并试图为其寻求答案。

二、细致微观:教育内部问题

教师是美国教育学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年会也多有涉猎。女性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是研究者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帕特里夏·卡特(Patricia Carter)从高中英语教师兼纽约市新成立的女权联盟主席亨利埃塔·罗德曼(Henrietta Rodman)着手进行研究。帕特里夏·卡特(Patricia Carter)在1914年宣布她的团队计划,她根据女权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计划开发一栋十二层的合作公寓,以满足像她这样的事业女性的需求。论文详细论述了20世纪纽约女性教师生活与工作的矛盾,为研究教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2]而黑人女教师与种族问题相结合,更具有吸引力。索尼娅·拉姆齐(Sonya Ramsey)具体介绍了纳什维尔黑人女教师的家庭生活、教育背景及工作环境,并以种族隔离为背景展开论述。 [23]年会论文讨论的相关论题还包括教师教育、教师收入、教师组织、教师学术自由等等。教师问题并不单一,但多数与女性教育、种族教育等问题糅合在一起,体现出美国教育史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一)关注当下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史是继三大热点问题之后出现频次较高的议题,2007-2017年教育学会年会每年都有相关研究论文出现。这些研究包括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课程史,分析课程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或者将视角放置于课程与学科教学法之上。拉贾·阿达尔(Raja Adal)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之上,并且研究的兴趣在日本与埃及。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为什么现代学校植入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如何从功能性技能转变为审美艺术,以及艺术教育背后隐含的学科与课程发展变化史。[16]史蒂芬· 劳巴克(Stephen Laubach)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是关于美国高中科学课程中生态学的引入,还从教科书的角度分析高中生态学课程从无到有、再到优化整合的过程。[17]艾米·阿克伯格-哈斯廷斯(Amy Ackerberg-Hastings)比较关注美国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工具和方法内容与演变史。[18]也有研究关注课程与教学改革,并与国家或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背景相结合。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大体上偏重现当代,极具现实指向。

随着2011年耕地资源的划转,职工一分为二,留在存续农场的有3000人之多。农场为增加无地可种、无工可打、无业可就的一部分职工的收入,累计拿出6000亩林地实行管护分成,前三年收取600元/亩土地租金,让职工以耕代抚、套种轮作,后几年由职工管树护树、抓蝉增效,卖树后按比例分成,实现职工前期种地得利、中期管林得蝉、后期分成得林。

(二)地域广泛的考试与教材研究

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围绕考试展开研究,也对影响重大的大型考试制度进行研究,例如学士学位考试、大学升学考试。SAT作为美国十分重要的升学考试制度,也是不少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SAT成绩是20世纪美国大学入学的重要参考,因其重要性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有人却质疑其不适合作为入学条件,并做出理性分析,这就引导人们探索更加合理的针对能力与未来发展的评估标准。[19]研究还包括针对某一群体某一技能的测试研究,如语言能力测试;也有对学校学生平时考核的论述,既包括美国国内考试制度,又关注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考试制度。

教育政策专业及研究领域,以其强烈的实践指向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它属于年轻专业和领域,却快速发展,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近十年教育史学会年会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政策、教育法令的历史梳理及论述。例如帕特里克·麦吉恩(Patrick McGinn)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为切入点,对近十年美国教育政策的演变作出论述,并关注联邦教育及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27]也有其他国家教育政策或法规的研究。例如,有研究者讨论了菲律宾1863年教育法,这是殖民时期西班牙改革菲律宾殖民教育体系的一次努力尝试。该法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为菲律宾社会各阶层人员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套西班牙在菲律宾制定并实施的正式教育制度,即使执行不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8]在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成果当中,关注美国本土的研究占多数,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教育政策相关研究则占少数。

(三)复杂生动的教师与儿童研究

除高等教育史、种族教育史以及性别教育史之外,美国教育史研究还关注许多其他议题,例如课程与教学史、教师教育、儿童教育、考试制度、教科书、教育政策、教育领导力、教育国际化等。本研究将以上议题划分为教育内部问题,这些议题呈现出细致、微观且多样化的特点。以下选取其中几项重要议题进行论述。

儿童教育问题也是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中儿童文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艾里卡·基茨米勒(Erika Kitzmiller)关注了白人居住区的儿童文学作品。 [24]还有学者从小说中解读儿童教育问题,萨拉·施伟贝尔(Sara Schwebel)一直以来对历史小说中的教育问题表现出兴趣,为现实生活当中的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借鉴。[25]从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历史小说角度来梳理儿童教育问题,是美国教育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转移的一个标志。学校教育则是较为常见议题,杰克·施耐德(Jack Schneider)与伊桑·哈特(Ethan Hutt)则关注儿童教育中的年级与等级排名问题,并分析了排名在学校有效组织教学中的工具作用。[26]此外,儿童生活、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等问题都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

不过听音频最佳地点是衣柜前,边整理衣物边听手机,因为不用挪动,听着听着,总能清理出一大堆可以扔的衣物,扔完以后神清气爽,又会对生活生出新的希望,或者说,是对淘宝生出了新的欲望。

(四)苞笼万象的教育政策及其他研究

教材是分析历史与教育问题的一条重要线索,目前已有不少以教材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中也有数篇相关研究。萨米拉·爱莱恩(Samira Alayan)借助历史教科书来分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为读者呈现巴以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20]布瑞恩·普卡(Brian Puaca)一直致力于二战及以后德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他分析德国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及其对读者的影响,认为这些历史教科书可以使青年更好地理解二战时期的国家。[21]针对教材进行的研究并非仅是教材本身,而是同时结合教材生成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深入分析。

关于教育与经济方向的研究成果,既关注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也关注教育与经济政策的相互融合。例如劳拉·霍尔顿(Laura Holden)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在美国教育政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36]贝塞达·涅维斯(Bethsaida Nieves)一直关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将切入点放在波多黎各的教育改革、教育政策与经济发展之上。 [37]教育与经济并非新的研究议题,但却一直吸引着学者的注意力。

三、异彩纷呈:教育外部问题

教育史学会年会对于教育外部问题的研究也是异彩纷呈,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与经济、技术、慈善、心理学、文化、宗教、政治、法律、媒体、空间、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促使美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及视野向外扩展,并且尝试与其他研究专业或领域相交叉融合。

疼痛的范围符合分布规律,有明显压痛者应进行神经阻滞试验,该方法具有诊断性治疗作用。此试验阳性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特征表现之一。

表2 教育史学会年会“教育外部问题”主题论文统计表(2007-2017年)

注:便于统计整理,将数条相近主题词合在一起。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议程。[32]

机械振动钻进。在地质探测中,遇到砂土或粘性土层时一般选用振动钻进,但遇到孔深或岩石比较硬的情况时振动钻进的工作效率就相对比较低。机械振动钻进的工作原理是钻探中安装振动器,在震动器的带动下钻杆和钻头也随之产生振动,因为震动器振动速度比较快会使得土层和岩层疏松,从而有效削减了岩层和土层的硬度,然后在钻具和震动器的双重作用下,使钻头进入到岩土层,完成钻进任务。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将UIF算法与IMM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UIF-IMM).为了提高动作模式检测和变化的性能以及跟踪精度,在UIF-IMM中提出了一种融合IMM滤波器模型似然函数的方法.对比不同算法下的机器人跟踪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多传感器环境下机器人的跟踪问题.

教育内部问题除以上研究议题外,教育运动、教育评估、教育国际化研究等都得到研究者的青睐。教育运动倾向于研究在美国历史上产生重要作用的教育事件,例如美国公民教育运动、通识教育运动。以通识教育改革为例,有学者将研究的视野放在20世纪30至60年代的美国通识教育改革,以各高校现存史料档案为依托,论述当时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方法的变动。[29]伊桑·赫特(Ethan Hutt)致力于教育评估史研究,以考勤记录来描述学校评估历史。[30]教育国际化研究以美国教育的输出为主,例如美国对中东地区及国家的教育帮助与影响。理查德·加利茨(Richard Garlitz)认为,美国对土耳其高等教育提供的援助改善了两国关系。1954年访美期间,土耳其总统塞拉尔·巴亚尔(Celal Bayar)要求美国协助土耳其建立一座农业大学,这个大学的功能就像美国的赠地学院。[31]此外还有许多研究议题,诸如基础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等,使美国教育史研究内容广泛而精彩。

女性与非异性恋者属于弱势群体,处于研究的边缘,近些年来却异军突起,逐渐脱离边缘位置,成为美国教育史的重要议题。在美国性别教育史研究方面,女性教育史一直具有压倒性优势。这与美国三次兴起的女权运动有密切关系,亦受到当下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女性教育史主要以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尤其是追求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研究中心。莎拉·曼内金(Sarah Manekin)的研究讲述了1913-1940年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女性教育史,并且关注女性教育的扩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1]女性除追求平等的受教育权之外,还追求就业机会的均等。帕特里夏·卡特(Patricia Carter)撰文探讨纽约市进步时代,公立学校教师亨丽埃塔·罗德曼(Henrietta Rodman)指导女学生选择合适职业的建议及相关课程。[12]在性别教育史男女平等研究方面,男女同校亦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保罗·马尔瑟斯(Paul Marthers)以康涅狄格大学取消舞蹈节为切入点,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的男女同校问题。[13]除此之外,女性教育史还关注女性教育对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女子学院针对女性开设的课程等问题。

【多】这个“多”字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服务广度,第二层意思是服务深度。简言之,就是跑的池塘多和池塘跑得勤。业务量的提升,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新用户的开发,一个是老用户的增量,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明白这点。那么,每多到一个新的养殖池塘,我们就会有一个潜在的新客户,继而会产生一个新的成交机会,于此同时就蕴含新的增量机会;而每多跑一次老客户,就会给原有用户多提供一次服务的机会,那么也就多了一次老用户增量的机会,特别是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许多饲料、渔药厂家实施“人海战术”的服务策略,如果晚去一步,那么你的业务可能就会被对手抢走。

除教育慈善与宗教有所关联的研究之外,也有专门针对教会教育的研究。福洛尼亚·苏玛吉斯(Fevronia Soumakis)的论文探讨了美国北部和南部的希腊东正教大主教区在教育中的作用。大主教主张在教育中“复兴希腊传统意识”,以灌输希腊语言知识以及希腊东正教的历史、文化和宗教遗产为主要内容。[40]宗教与西方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而教会教育也在西方教育史上留下深刻印记,教育与宗教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始终焕发着生机。

教育史研究者对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与媒体、教育与社会运动、教育与城市生活史这些主题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育史研究并不只是将研究的目光放在课程、教学、教师、学生、教育政策等教育内部领域,还可以延伸至外部,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四、研究特征

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近年来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几个特征:与美国注重实用性的国家性质相吻合,美国教育史研究重视实践性,对教育史学层面的理论研究较为忽视;从研究的历史时期来看,内战至二战、二战至今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时段,占历年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从研究的地域来看,美国本土研究一枝独秀,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教育史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等方面呈现出跨领域以及多元化特征,为教育史研究注入生机。

(一)重实践轻理论

实践导向性是美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特征。研究者希望可以从教育历史当中寻到可以引导当下教育实践的经验。因此研究者的选题整体上比较偏重课程史、教学史、教育改革史、高等教育史、女性教育史等具体且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而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十年来对教育史学的研究则偏少,由表3统计数据便可知。教育史学科发展、教育史学流派、教育史学家等教育史学研究议题对教育史研究者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表3 美国教育史学会十年年会教育史学研究论文统计表(2007-2017年)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议程。[41]

从表3还可以看出,近十年以来,年会关于教育史学的研究论文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偶有年份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较高。但是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且数量整体偏低。美国的教育学者们“更加关注教育研究的实用价值,基于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美国教育学术发展的主要特征”[42]。美国教育史研究视野下移,偏重实践价值,研究领域快速扩张,议题多种多样,为教育史学科注入生机与活力。

(二)研究厚今薄古

按照时期来划分,近十年以来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分布不均匀。学者们更多地进行内战以后的教育史研究,而对于内战前教育史关注则相对较少。表4中对近十年以来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所属时期做出粗略统计,以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与时期作为节点,将其划分为殖民地时期、革命到内战时期、内战到二战时期以及二战后至今四个阶段。

2.融资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企业的融资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外部的融资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资本结构来进行,同时需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方法,最终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企业的融资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当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本运营以及经营方法,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4 美国教育史学会十年年会重要主题历史分期及论文数量统计表(2007-2017年)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议程。[43]

数据显示,十年来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对于内战到二战时期、二战后至今两个时间阶段的研究论文最多,占据整体研究数量的绝大部分。这与美国教育史研究注重现实不无关系。二战距离当下不过数十年,此间美国教育发生诸多变化且与当今教育问题紧密相连,更加能够为现实教育问题提供借鉴。论文研究涉及内战到二战这一阶段也占据较高比例,说明二战前后是主要讨论时段。时间分布不均匀还与美国国家历史较短有关。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以美国教育史为主,美国较短的历史决定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现当代。

(三)重本土轻异域

美国教育史学会属于国际性学术组织,历年年会都有来自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与会者参与。会议论文的讨论范围也未局限于美国本土教育史,而是扩展至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教育史。欧洲、亚洲、非洲、除美国以外的美洲地区与国家都被学者的研究所涉及。

表5 美国教育史学会十年年会重要主题关注地区及论文数量比统计表(2007-2017年)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议程。[44]

根据表5所列数据,可以得知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讨论主题虽然囊括世界各地,然而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极大差异。美国本土教育史研究占历年年会讨论的中心位置,其余国家及地区处于边缘地带。美国之外的其他地区,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国家或区域教育史研究相对较多,而非洲则关注较少,大洋洲未有关注。学者厄本分析指出:美国教育史学者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对加拿大中小学和大学的研究,并常常表现出学术优越性;来自其他国家的会员寥寥无几,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各国较为普遍地持有反美主义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教育史学会较为封闭。[45]研究者也有从区域或国家比较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阐释,但所占比例不高。由此观之,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研究表现出重本土而轻异域的特点。

(四)跨领域多元化

有学者曾提出教育史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教育史学者要同时应对与教育专业人士、教育实践者、教育研究者、历史学者进行对话的困境。而且使这一困境更加复杂的是,大部分有趣的问题都需要使用跨学科的方式来探讨。[46]伍德沃德(C.Vann Woodward)也指出,知识的发展,如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发展带来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资源,为教育史探索旧有的问题提供了可能。[47]为走出困境,美国教育史研究尝试与其他学科及领域相交叉与融合,教育史学者们开始了解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同时学习并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美国教育史研究的跨领域特性还表现为研究群体与研究组织的多样化。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的与会者虽然以高等院校工作者为主体,但是也包括博物馆、社会科学研究所、出版集团等机构与组织的相关人员。研究者来自多个专业和领域,例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等。这些研究者为教育史研究引入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促成教育史研究内容及方法多元化。 “教育史的研究主题,从学校教育拓展到社会教育,从教育的现象层面延伸到制度层面,进而深入文化层面;教育史的研究风格,逐渐摆脱封闭与孤立的状态,融入范围更广阔的社会科学研究之中”[48],研究范式与方法也愈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在近十年美国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研究中有显著体现,教育史学者一直不懈地走在寻找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高玲,张斌贤.美国教育史研究的探索发展:以教育史学会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7(9):115.

[2][3]孙益,林伟,杨春艳,李振蕊.21世纪以来美国教育史学科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88,88.

[4][32][41][43][44]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 Annual Meeting Program[EB/OL].[2018-04-03].https://www.historyofeducation.org/our-annual-meeting/.

[5]Meghan Wilson.The Forgotten GI:The 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and Black Colleges,1944-54[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10-200.

[6]Paul Marthers.Did the Women’s Colleges Founded in the Progressive Era Represent a New Model? Connecticut College for Women as a Case Study [J].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2013(40):221-239.

[7][美]托马斯·索威尔,著.美国种族简史[M].沈宗美,译.中信出版社,2015:4.

[8]Zoe Burkholder.Color in the Classroom:How American Schools Taught Race,1900-1954[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26-263.

[9]Dionne Danns.Chicago Desegregation Predominantly White Schools [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4:155-186.

[10]David G Garcia,TJ Yosso.“Strictly in the Capacity of Servant”: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Residential and School Segregation in Oxnard,California,1934-1954[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13,53(1):64-89.

[11]Sarah Manekin.Gender,Market,and the Expansion of Women’s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pf Pennsylvania,1913-1914[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10,50(30):298-323.

[12]Patricia Carter.Guiding the Working-Class Girl:Henrietta Rodman’s Curriculum for the New Woman,1913[J].Frontiers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2017,38(1):124-155.

[13]Paul Marthers.Did the Women’s Colleges Founded in the Progressive Era Represent a New Model? Connecticut College for Women as a Case Study [J].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2013(40):221-239.

[14]Jennifer Anderson & Thomas O’Brien.Pork Choppers,Presidents,and Perverts:The Response of Two University Presidents to Attacks on the Privacy and Academic Freedom of Professors by the Florida Legislative Investigative Committee,1956-1965[J].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2016(43):120-138.

[15]Jessica Clawson.Coming out of the Campus Closet:The Emerging Visibility of Queer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1970-1982[J].Educational Studies,2014(53):209-230.

[16]Raja Adal.Nationalizing Aesthetics:Art Education in Egypt and Japan,1872-1950[D].Boston:Department of History,Harvard University,2009:25-220.

[17]Stephen Laubach.From Civic Conservation to the Age of Ecology:The Rise and Synthesis of Ecological Ideas in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1900-1980[D].Madison: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2013:22-138.

[18]Kidwell Peggy Aldrich,Amy Ackerberg-Hastings.Tools of American Mathematics Teaching 1800-2000[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8:14-219.

[19]Susan Berger.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SAT: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enerates Change for College Admissions[J].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 Journal,2012(39):165-180.

[20]Samira Alayan,etc.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Middle East:Self and Other in Textbooks and Curricula[M].New York:Berghahn books,2012:237-260.

[21]Brian Puaca.Teaching Trauma and Responsibility:World War II in West German History Textbooks[J].New German Critique,2011(112):135-153.

[22]Patricia Carter.From Single to Married:Feminist Teachers’ Response to Family/Work Conflict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New York City[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16,56(1):36-60.

[23]Sonya Ramsey.Reading,Writing,and Segregation:A Century of Black Women Teachers in Nashville[M].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8:20-185.

[24]Erika Kitzmiller.Imperial Fantasies: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White City[J].Clio,2013,43(1):33-53.

[25]Sara Schwebel.Historical Fiction and the Classroom:History and Myth in Elizabeth George Speare’s 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J].Children Literature in Education,2003,34(3):195-218.

[26]Jack Schneider & Ethan Hutt.Making the Grade:A History of the A-F Marking Scheme[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14,46(2):201-224.

[27]Patrick McGinn.The New Policies of Education:Analyzing the Federal Education Policy Landscape in the Post-NCLB Era[J].Education Policy,2009,23(1):15-42.

[28]Erin Hardacker.The Impact of Spain’s 1863 Educational Decree on the Spread of Philippine Public School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J].European Education,2012,44(4):8-30.

[29]Kevin S.Zayed.Cooperation without Consensus:National Discussions and Local Implement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1930-1960[D].Educational Policy,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2016:10-120.

[30]Ethan Hutt.Measuring Missed School:The Historical Preced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Use of Attendance Records to Evaluate School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2018,23(4):1-4.

[31]Richard Garlitz.Land-Grant Education in Turkey:Atatürk University and American Technical Assistance,1954-68[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3:100-197.

[33]Yeow Tong Chia.The loss of the “World Soul”? Education,Culture and the making of the Singapore Developmental State,1955-2004[D].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2011:10-290.

[34]Michael Cohen.School for Suffrage:The American Woman’s Republic[J].Good Society,2016,25(2-3):209-230.

[35]Philips Lee.The Curious Life of in Loco Patentis at American Universities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8):65-90.

[36]Laura Holden.The Int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to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D].College of Educ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16:5-40.

[37]Bethsaida Nieves.Systems of Reason(ING) in the Idea of Education Reform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M].Rotterdam:Sense Publisher,2013:15-98.

[38]John Frederick Bell.When Regulation Was Religious:College Philanthropy,Antislavery Politics,and Accreditation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est[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17,57(1):68-93.

[39]Tyron Freeman.Gospel of Giving:The Philanthropy of Madam C J Walker,1867-1919[D].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 Indiana University,2014:8-200.

[40]Fevronia Soumakis.A Sacred Paideia:The Greek Orthodox Archdiocese,Immigration,and Education in New York City,1959-1979[D].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2015:5-70.

[42]范国睿,杜明峰,曹珺玮,魏叶美.研究引领变革:美国教育研究新趋向——基于美国教育学者公共影响力排名的研究领域与领军人物分析[J].教育研究,2016(1):128.

[45]Wayne Urban.The Word from a Walrus:Five Decades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 [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10,50 (4):429-459.

[46]Rubén Donato,Marvin Lazerson.New Directions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History:Problems and Prospects[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0,29 (8):4-15.

[47]C Vann Woodward.The Age of Reinterpretation [J].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60,66 (1):1-19.

[48]史静寰,延建林.20世纪英美教育史学研究取向变化的回顾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1.

收稿日期: 2019-01-20

作者简介: 任炜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责任编辑 陈志萍)

标签:;  ;  ;  ;  ;  ;  

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及特征(2007-2017年)-以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为视角的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