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论文_王知涛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论文_王知涛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加强创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创新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发展形式也不相称,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存在

目前一些高中的数学课堂上,仍然有部分教师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呆板的进行讲解,由于高中数学知识不易理解,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不愿意去学习数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斗志,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弊端。

2、为了教学情景而设置情景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盲目的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内容脱离学习的实际,形式单一,不仅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反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

3、学生自主学习过分自主

新课程要求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但是许多教师一味的任由学生探讨交流,忽视对学生适当的指导和点拨,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在探究时思维陷入误区,没有统一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出现对问题的认识不全面的情况,而且自主学习可能会探讨出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教师不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就会使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

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1、探索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2、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动脑动手的各种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各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来探索而获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独立阅读材料、独立进行实验、主动思考探索来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自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中的教学模式。某些教材的知识含量不太高,难度较低,学生通过阅读和简单的操作,能够理解和消化,并在一节课时内可以完成新授课或复习课,可选用这种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自信心,终生受益。

4、改进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从传授知识而言,讲授式模式教学的效益是最高的,因为讲授式教学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学习较多的知识,这是其他的教学模式所不及的。但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传统讲授式模式进行了改造和补充。

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为三大主要部分: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内容,最后是通过运用以巩固和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在改进的讲授式模式中,我们对这三个部分都作了充实。在复习旧知识部分,于提出新课题之前,加入了兴趣导入的环节。在教师讲授新内容部分,把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的注入讲授转化为学生参与的师生共同研究新内容的双向互动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视教材内容,或增加课堂提问,或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讨论,或角色对换让学生当十几分钟的老师等。我们全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点,主要是按现行课本的章节顺序排列,给出了每节课可作发散思维训练的知识点,以便展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运用和巩固部分则增加了教与学的反馈活动。这种反馈活动是当堂进行的,而不是课外作业和单元测验的形式。

5、创造式课堂教学模式

前述四种教学模式是在正课上采用的,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上则可采用创造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分为五个环节:1.提出课题:一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新颖的课题;二是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动脑动手能够完成的课题。2.集体发言:通过彼此交流,促进信息的扩散,从而激发新的思想。3.个人提出创造方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和收敛思维能力。4.个人收集器材动手制作:在堂下或准备好器材后,第二课时内在制作室进行,以便教师指导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集中各实验完成小论文和总结:显示个人的创造成果,鼓励学生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信心,同时也学习别人和总结自己的创造经验,以利于再创造。

初步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体系,基本适合我们现行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其中前四个模式比较成熟,第五个(创造式)模式运作较难控制,有待进一步实验。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应采用相应的创造性学习方法。

6、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总之,数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高度的重视,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60-61.

[2]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4,06:127-128.

论文作者:王知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论文_王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