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树难学与斋学简史_鲜于枢论文

鲜于枢《困学斋杂录》浅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杂录论文,困学斋论文,浅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困学斋杂录》(以下简称《杂录》)作者鲜于枢(1246-1302)是元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鉴藏家。鲜于枢,字伯几,号困学民等。“困学”语出《论语·季氏》:“困而学之。”谓有所不通才学,后用以指刻苦学习。鲜于枢以困学为号,又名所居为“困学斋”。《杂录》是鲜于枢传世不多的诗文墨迹中篇幅最长的一件,其涉猎较广,包含了一些作者本人及元早期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杂录》尚有待整理与研究,本文抛砖引玉,试作探讨。

一、版本情况和写作时间

一、《说郛》本。

《说郛》是元末明初人陶宗仪采摭汉魏至宋元人之作六百余种而编成。明弘治(1488-1505)以来,经多人抄录、校补和刊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说郛三种》(即商务印书馆一百卷本、明刊一百二十卷本和《说郛续》四十六卷本)收有鲜于枢《相学斋杂钞》、《杂录》及两种版本的《钩玄》。

《相学斋杂钞》计九百余字,收入《说郛》(明刊本)卷四十九,全部内容与其他版本《杂录》“中州名公”(注:有些版本《杂录》段落间原无小标题,为了行文方便,有的小标题是笔者所加。)一节相同,仅缺少一段文字。此本脱、错字较多,如标题“相学斋杂钞”中的“相”字,显然是“困”字之误。可知《相学斋杂钞》是《杂录》存字较少的一个版本。

《杂录》近二千字,收入《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五十二,共有“中州名公”和“辨冤狱”二节。“辨冤狱”一节,为其他版本所不见。此节记述了作者至元丙子(1276)在汴梁(今河南开封)“掾行御史府”(注:鲜于枢:《张彦享行状稿》(见《兰千山馆书画·书迹》,东京:二玄社,1978年。又,“张彦享”为“张彦亨”之笔误):“至元丙子(1276),枢掾行御史府。”“行御史府”,当为江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之前身,置司于今河南开封。)、至元戊寅(1278)在扬州为“行台节(御)史台掾”(注:《说郛》本《杂录》:“余为行台节史掾时,至元戊寅夏……”(其中“节”字,为“御”字之误)。据曹锦炎等:《元鲜于必强墓铭考》(《书法丛刊》1995年第1期),鲜于枢之子必强至元戊寅(1278)生于扬州。据《杂录》此段记载可知,鲜于枢在扬州任行御史台掾。又,“台掾”亦称“史掾”或“掾史”,属案牍吏员。)时,所见所闻的两例冤错案件,是当时社会生活某些层面的真实写照。

《钩玄》(明刊本)标题下标明“阙名”,约四百八十余字,收入《说郛》(明刊本)卷二十四。共有“禹舜不返葬”、“弟兄永诀”、“少陵骨”和“五不男女”四节,分别见于其他版本《杂录》。可见《钩玄》(明刊本)是《杂录》存字较少的版本之一。

《钩玄》(商务本)无作者名,计一千六百余字,收入《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五十三,当为《杂录》的另一种版本。

1.篇名相同。《钩玄》(商务本)与《钩玄》(明刊本)同名为“钩玄”,均无作者名,而且《钩玄》(商务本)与《杂录》(商务本)卷数相接。

2.记述一致。《钩玄》(商务本)篇首一节“禹舜不返葬”,也是其他版本《杂录》的第一节;中间二节“弟兄永诀”(注:王德毅等:《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1982年),页1506指出,本节中“两浙都转运使廉希贤”之“廉希贤”(其他版本《杂录》作“廉希贡”),是“廉希尹”之误。)、“少陵骨”,以及篇末二节“五不男女”、“刘云震题明皇击鼓图”,也分别见于其他版本的《杂录》。

3.内容类似。《钩玄》(商务本)中“李仁卿胎息之说”、“杭医治水虫之证”和“治走马疳等方五则”三节虽为其他版本《杂录》所不载,但与其他版本《杂录》的有关内容类似,或者与鲜于枢的志向和兴趣相一致。

其他版本《杂录》记:“老氏、释氏吾有取乎?曰:有。老氏,吾取‘佳兵不祥’;释氏,吾取‘戒杀’。”“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语出《老子》六十三章)。鲜于枢有“直寄道人”别号,晚年又植一老松于庭院中,名之“支离叟”(注:“直寄”和“支离叟”均出自《庄子·人间世》:“彼也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其意为:特寄托于社稷,而听任不知己者的中伤。“支离叟”,是一位肢体不全的人物。)以自喻,可以看出鲜于枢对老庄和释家学说有较深的研究。

《钩玄》(商务本)“李仁卿胎息之说”是评述道、佛家修炼之术,云:“……自昔老子首发谷神之机,庄周重启踵息之论,历载斯久,悠悠莫知。惟宋老晁迥明远、苏轼子瞻二先生乃能知之。明远则说‘胜定长生之术’。……明远之言曰:‘心息相依,谓心静调久,久可成胜定。神气相和,气和神清,清和久,久可致长生……’。”其中晁迥之语,出自《道院集要》(注:晁迥(951~1034):《道院集要》(《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以下称“四库本”)卷三:《禅道同功修养诀并序》,页14/上。原文:“心息相依,息调心静。”此两句禅家之语,予添两句在其下:静调久,久可成胜定。“神气相合,气和神清。”今翻道家之语,亦添两句在其下:清和久,久可致长生。)卷三。

晁迥尝云:“予于三教之书,各取八字,统为法要。儒教之书《毛诗·大雅》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道教之书老子《道经》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释教之书《涅槃经》云:悟诸法性,成无师觉。予自视所得本末”(注:晁迥:《法藏碎金录》(四库本)卷十,页29/上。);“予读三圣之书而能混而为一,自成法要,所谓殊途同归”(注:晁迥(951~1034):《道院集要》(《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以下称“四库本”)卷五:《禅道同功修养诀并序》,页6/上。原文:“心息相依,息调心静。”此两句禅家之语,予添两句在其下:静调久,久可成胜定。“神气相合,气和神清。”今翻道家之语,亦添两句在其下:清和久,久可致长生。)。可知晁迥是“三教合一”的倡导者之一。鲜于枢有“三教弟子”印章(注:见于鲜于枢1291年书《王安石杂诗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或是表明在哲学取向上,鲜于枢与晁迥有相同的见解。

《钩玄》(商务本)中记载一些医方,如“杭医宋会之治水虫之证(症)……”,两种版本《钩玄》与其他版本《杂录》都记有“五不男女”(详见后文)。周密(1232~1298)《志雅堂杂钞·诸玩》(注: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页166/上。又,《志雅堂杂钞》还有《学海类编》和黄宾虹编《美术丛书》本。)记:“伯机云:今所谓角触犀,乃地角也,以至毒能解毒。故曰虫毒犀。”可见鲜于枢对中医药学也有一定的兴趣。

据以上可以认为,《钩玄》(商务本)同《钩玄》(明刊本)一样,原是《杂录》的一部分,因传抄者异取而使篇名不一。

二、鲍廷博编《知不足斋丛书》(书前有清乾隆三十七年,即1772年序)本。

所收《杂录》后有多人题跋,可以了解自明弘治十五年(1502)以来,《杂录》传抄和刊印的大致经过。“东阳无垢道人纯”弘治十五年壬戌五月望日题记:“……假归录得之,但不晓‘困学斋’何人也。当伺识者,再行请问而知。”曹溶康熙壬戌(1682)五月题跋认定《杂录》的作者是鲜于枢:“渔阳鲜于枢字伯几,所居有‘困学斋’,工行草书,声价等赵文敏。诗传于世,《元诗体要》中多载之。此非谁知者,足徵前辈之朴率也。”还有鲍廷博乾隆丁酉(1777)题跋。

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该书《杂录》前作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提要”云:考其书“虽随笔札录草草,不堪经意,而笔墨之间,具有雅人深致,非俗士所能伪托。且元初诸人,亦别无困学斋者。曹溶定为鲜于枢所作,似乎可信。”又云:“末有厉鹗(1692~1752)跋,谓卷中金源人诗,可补刘祁《归潜志》之缺,存之可以资采录也。”所云厉鹗跋文,不见于今存各本。四库本不足之处,是将其中非汉族人名的音译,加以“改正”(如“撒举”改为“索吉”),令读者感到不便。

四、王灏、陶渊编《畿辅丛书》(清光绪五年,即1879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刊印)本。

五、王云五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铅印)本。书前注明:“所选《知不足斋丛书》及《畿辅丛书》皆收有此书,知不足本在前,故据以排印。”

需要指出的是,知不足斋本《杂录》有曹溶1682年的题跋,四库全书本“提要”也言及曹氏,或许曹溶所编《学海类编》早期版本收有《杂录》(注:李学勤等编:《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杂录》条:“曹溶收入《学海类编》时,以鲜于枢自号困学民,题所居曰困学斋,而定此书为鲜于枢所撰。”)。但经陶越增删的《学海类编》道光十一年(1831)活字排印本中已不见。

以上二、三、四、五各版本的存字基本相同,惟《丛书集成初编》本做了初步的断句。《杂录》几种版本内容的异同,可参见附表。

另外,《困学斋杂记》(收入《养素轩丛录》,南京图书馆有抄本。未见)从篇名上看当为《杂录》的又一版本。

《杂录》属于札记性质的著作,汇集了不同时期的笔记,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根据《杂录》中所记事件的时间和参考其他文献,可以勾画出《杂录》成书时间的大体轮廓。

《杂录》“中州名公”一节末尾云:“右中原名公翰墨,至元乙酉(1285)得于京师。直以所得日月先后次序之,不敢妄有品第。”可知《杂录》中最早的笔记当不晚于1285年。

鲜于枢的好友、书画鉴藏家郭天锡(字祐之,号北山)曾收藏唐欧阳询《梦奠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郭在题跋中说:“庚寅(1290)十月购于杨中斋家。”《杂录》“书画见闻”一节记录了郭天锡所藏诸多名迹,其中不见欧阳询《梦奠帖》,说明鲜于枢作这条笔记的时间,是在郭氏1290年购得《梦奠帖》之前。

《杂录》“两浙都转运使廉希贡(尹)……至元二十七年(1290)八月八日疾革,沐浴易衣冠而逝。”可见此条记于廉希尹去世之后。

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记:“直北(指京师)名琴:‘春雷’、‘玉振’、‘流泉’、……‘冠石’、‘韵磬’、‘秋啸’。”(原文小字注:并录到伯机者)周书此条笔记当在1292年秋(注:周书记此条原无具体时间,联系前后文,此条当记于1292年秋。),所记诸琴之名,见于《杂录》“京师名琴”一节。故周书所谓“录到伯机者”,当是指周密1292年作此条笔记时,曾见到《杂录》。

《云烟过眼录》是周密的晚年之作。书中最晚一则笔记的时间是“丁酉(1297)九月三日”。周书卷下记:“《困学斋杂录》云:越人王修竹所藏雪窦禅师真迹……。”(注:周密:《云烟过眼录》(陆心源编《十万卷楼丛书》三编,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汇编,归安陆氏刊本)卷下,页30/上。又,该书中夹有一些元人叶森等所加的批注,后来刊印时未将其区别开来。)如果周书此条记载并非后人所加,则说明《杂录》最晚在1297年已脱稿,定名为《困学斋杂录》,并在友人中间传阅。

虽然《杂录》的内容不是根据所记时间先后为序,而是分类编排,有的段落还加有小标题。但是,全书存在一人(或一诗)前后两见、字句亦有异同的情况,而且书前无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序言,或是表明《杂录》仅做过初步的整理,作者生前并没有正式刊行。

附表(各版本所存内容以“○”表示):

(在查询资料过程中,承蒙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部和港台阅览室诸位同仁的热情帮助,谨致谢意!)

二、主要内容和史料价值

《杂录》主要内容可分为记事、抄录、诗话和书画目录等几类,现结合其重要价值略述如下。

记事 作为元代书坛的巨擘,鲜于枢是与赵孟頫齐名的一代大家;作为业绩斐然的文学家,他被朱权《太和正音谱》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注:朱权:《太和正音谱》(《涵芬楼秘笈》本)卷上,页13/上。)。然而,这样一位杰出人物,《元史》并无其传,《新元史·鲜于枢传》不过二百字,还是抄录元人的题跋。由于鲜于枢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较为零散,给学者的深入研究带来不便。

《杂录》记,鲜于枢至元戊寅(1278)任行御史台掾;至元乙酉(1285)至大都(今北京);至元二十七年(1290)在两浙都转运司为“运幕”。此外,其他一些记载虽无具体年代,但对了解鲜于枢的志趣爱好、文学素养乃至思想情感等,是十分有益的,都是鲜于枢研究的珍贵材料。

《杂录》有“五不男女”一节:“五不男:天、健、妒(一本误作‘如’)、变、半。五不女:螺、纹、鼓、角、线(腺)。”所谓“五不男”和“五不女”,简而言之,是指男科或妇科的五种疾病症状。《杂录》和周密《志雅堂杂钞》(《学海类编》本)的此条记载,是中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注:今学者李勤璞先生对“五不男、五不女”的演化有专文(待刊稿)研究。笔者有幸拜读,获益不小。)。

抄录 作者从他人诗文或著作中摘抄而来。《杂录》第一节:“刘道原(刘恕)曰:大江之南,前代要服。舜禹南巡,崩不返葬。禹非不尊敬舜也,启非不孝于其父也。时享在乎庙貌,魂气则无所不至也……”(注:语出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四库本)卷二,页3/上。)。

鲜于枢抄录此段论述,又将其编排在篇首,是有一番用心的。据周砥撰、赵孟頫书、盛彪作后记的《鲜于府君墓志铭》(注:见《续三希堂法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224。又,《鲜于府君墓志铭》(包括盛彪所作“后记”)拓本现藏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辟行台掾,寓扬州”的鲜于枢,至元辛巳(1281),迎父鲜于光祖就养扬州。鲜于光祖启程汴梁,道卒淮安舟中。按古代的习俗,人去世不久就要安葬。但是出于种种原因,鲜于光祖未能葬于祖籍之地德兴(今河北涿鹿)。十七年后,不得不葬于杭州。显然,在鲜于枢抄录刘恕的论述与其葬父一事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反映出鲜于枢在处理葬父问题上既想按照传统习俗办事,又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复杂心态。

诗话 这类笔记在《杂录》中居较大比例。其来源当是金(或南宋)末元初的文人墨迹、诗集或笔记。这些记载一方面反映出鲜于枢诗词创作与欣赏的情趣,另一方面可添补文学史上的一些空白,比如鲍廷博刊印刘祁(1203~1250)《归潜志》(《知不足斋丛书》)时,根据《杂录》的有关记载对刘书作了多处补正。

书画目录 作为著名的书画鉴藏家,鲜于枢收藏过许多晋、唐、宋各代法书名迹。经他鉴赏和题跋的书画珍品更不在少数。流传至今的海内外公私收藏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印记。《杂录》对当时诸家收藏名迹的记录,是元代以前书画较早的目录文献之一。借助这些真实的记录,可以考察一些古代书画的递藏情况,是书画鉴定学和收藏史学难得的资料。

如同其他古代典籍一样,《杂录》是一部触及广泛、内含丰富的著作。在书法史、文学史、思想史等多方面具有宝贵的价值。随着发掘、整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意义将会得到进一步确认。

标签:;  ;  ;  ;  ;  ;  

浅谈玉树难学与斋学简史_鲜于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