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通墓志》考略论文_刘妍姬

唐《路通墓志》考略论文_刘妍姬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 西安市 710021)

《路通墓志》全称《大唐故武骑尉路君之墓志铭》墓志于唐廿三年(649)十月十四日葬。河南省灵宝县出土。墓志为石质,志呈方形,长41厘米、宽41厘米。志文楷书,满行22字,共503字,方界格。志主路通,阳平郡清渊人(今河北省临西县)人,其祖是阌乡人(今河南省灵宝县),因此志主也是阌乡人。唐官武骑尉,该志记载路通之生平,族系,官职,封赐等。墓志书体为楷书,结体严谨,追求法度,与欧阳询、褚遂良的书写风格相差不多,唐代时期极力追求法度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结体优美、章法规矩,诠释了唐代的书写风格,对当时的书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一、志文

大唐故武骑尉路君之墓志铭。君諱通,字子明,陽平郡清淵人也,帝嚳之元緒後稷之宿,苗晉弘農太守路勘之後,勘以髙才博達,挺世英儒奕葉相承,遂居河南閿鄉之縣,故又為縣人焉。齊徐州刺史路崇,即君之髙祖也,周渭毗郎將政,即君之曾祖也。隋成安縣令善,即君之祖也。君生年聰敏,少则仁賢,長者愛其神奇,鄉閭美其篤行,河上公之逸氣郁爾盈襟,柳下惠之清風蕭然邁俗。公府再辟朝庭,累徴厚利尊名,終莫能屈。及桑榆向晚,蒲柳方秋,委棄六經,綜求三學,既而井藤垂露,岸樹臨崩。春秋八十有三奄卒於家,夫人王氏太原王佰成之苗裔,不幸尋亡,粤以貞觀廿三年歲次巳酉十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窆葬於閿鄉之部,男瞻荊嶽則蔪絕崇巒,卻背長河則暠流懸寫,東望原隰,跨據臨高,西帯長川则逶迤渌沼,唯其勝地孰越茲乎?孝三才文才等,居喪盡禮,爰屬下才,乃為銘曰:固本澄源,百尋豊搟,萬裏清爛。壹其高士挺生,風規秀上,德被親鄰,名昭鄉黨,英華外逸,沖玄內朗,寵辱誰論,清虛自賞;二其曰既西夕,川(糸)東窮,舟航六度,照燭三空,壹心無爽,二諦斯融,精靈勝讬,身世長終;三其夙昔風流,生平氣息,壹朝泉壤,千年荊棘,隴月收光,松雲奄色,悲酸行路,俳徊罔極。

志主路通,字子明,阳平县清渊人,(帝喾之元绪后稷之宿,)晋弘农太守路勘的后人,路勘才华横溢博学通达,世世代代人才辈出,居于河南阌乡县,因此路通也是阌乡县的人。齐国徐州刺史路崇,是路通的高祖,周国的路渭辅佐朝廷参政,是路通的曾祖。隋朝成安县的路善是路通的祖父,路通自幼时聪慧敏捷,少年时就仁爱贤德,长者们都喜欢他神妙奇特的才华,乡亲们都赞美他的踏实肯做,志主浑身上下萦绕着河上公卓尔不群的气质以及柳下惠超凡脱俗的清澄气息。公府再次回到朝廷做官,积累信任并取得地位和名望,最终不能竭尽其一生。在他垂老之年便隐居田园,在境地窘迫之时,放弃儒家经典学书——六经,全身心投入佛学修行,随之犹如井藤和垂露以及岸边将死之树。在八十三岁之时突然死于家中,夫人王氏是太原王伯成的后代,既而跟随其丈夫不幸逝去,生于巳酉十月阴历壬申十四日,于乙酉年下葬于阌乡,此地从南边可以看到遍地灌木和高大山峦,北边则可以看到一泻万里的长河,东边有居高临下的广阔原野,西边有蜿蜒曲折的清澈河流,还有哪个地方能超越这片圣地的呢?无论是有才还是有智慧的人都要遵守丧葬礼数。乃为铭曰:固本澄源,百寻豊擀,万里清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其高士挺生,风规秀上,德被亲邻,名昭乡党,英华外逸,冲玄内朗,宠辱谁论,清虚自赏;二其曰既西夕,川(纟)东穷,舟航六度,照烛三空,一心无爽,二谛斯融,精灵胜讬,身世长终;三其夙昔风流,生平气息,一朝泉壤,千年荆棘,陇月收光,松云奄色,悲酸行路,俳徊罔极。

二、书法

由于《路通墓志》的书法风格与褚遂良楷书书法风格相近,因此简单研究褚遂良在唐朝时期的书法风格演变机器影响,以窥探墓志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初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初唐三大家”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欧、虞入唐已是暮年,对有唐楷书艺术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褚遂良。他出身名门望族,家学渊源深厚,年少时承虞世南亲炙,甚得王逸少体,他曾为帝王鉴定天下二王法书,在内府监掌装背、整理右军卷轴,其楷书碑刻独领时代风骚,无论是“北朝复古铭石书”,还是被书史艳称的“初唐楷则”,无不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褚遂良所处的时代书风尚处在“南北混合”的交织发展阶段。传世的褚遂良书法作品中,书刻于贞观年间的《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具有北朝风格,用笔瘦劲挺拔,结体平正宽博,其左撇为掠笔、长横偶见波挑及部份字形呈扁方等颇具隶意的用笔特征。到永徽年间褚遂良正书《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的“美人婵娟”的风格,也是汲取时代之风,这种风格是从隋代延续而来的。《路通墓志》的书法风格便是由此而来。

通过对《路通墓志》与《雁塔圣教序》分简单对比,我们略知道,两者风格特征极为相似。从笔画上看,《路通墓志》,圆笔较多,横画平直基本没有弧度,行笔时中锋运笔,字体结构趋向隶书笔画,笔势平稳。从笔画到结构,几乎看不出区别;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雁塔圣教序》起笔时笔尖向上露锋,横画又向右上倾斜的走势,体现了楷书用笔的灵动,两者从粗细对比上看基本相近。从结构上看,《路通墓志》章法布白匀称,结体偏宽,特别是笔画较繁多的字,笔画上下左右穿插避让、浑然一体、虚灵有致、疏密有分,整体字都给人以稳如泰山的感觉,妙不可言。《雁塔圣教序》中字体结构灵动且严谨,字内空间疏密有致,结体偏长,笔画交错,不嫌拥挤,非常和谐,整体灵动感强。

隋代南北书风处于“混合”状态,褚遂良生长北地,志学之年汲取“北朝复古铭石书”在情理之中;初唐前期渐趋融合,贞观十年(636)魏徵提出“融合观”,但社会书势尚未形成统一进程,故褚遂良贞观后期《伊》《孟》风格仍以“北朝复古铭石书”入石;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崇王观”提出时,一种符合“崇王观”审美要求的“新妍书风”进入人们的视野,被确立为初唐楷则。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标志的《圣教》风规迅即被人们效仿,并形成永徽而后的碑志整体书风上以“崇王”为旨归的一致性,直到盛唐,为后世学习初唐书法风格提供了鲜明的样式,褚遂良楷书碑刻师承的是时代书风,因此褚遂良书法风格在书法传播史上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刘妍姬,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书法方向。

论文作者:刘妍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7

标签:;  ;  ;  ;  ;  ;  ;  ;  

唐《路通墓志》考略论文_刘妍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