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_经济一体化论文

论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_经济一体化论文

试论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试论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国际范围的分工和协作,生产过程日益国际化。这种国际生产要顺利进行,一方面要求企业组织跨国经营;另一方面要求国与国之间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彼此进行经济协调和联系。因此,跨国公司和经济一体化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事实说明,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关键词 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 跨国兼并 经济一体化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欧洲经济共同体联盟(EEC)开始,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区域集团已不下几十个。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大的事件之一。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1.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是经济活动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跨国公司形成后,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生产点。这种国际性生产方式,加速了国际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的发展,扩大和加深了国际分工。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大生产日益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科技情报等进入国际交流,社会依赖性大大加强。而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就必然提出消除市场障碍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但战后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加强以及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发展,却常常受到国家壁垒限制。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有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保护下的国内市场,并各自有一套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以维护和发展本国利益。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生活的的国际化,要求各国打破疆界线,彼此间进行经济协调和联系。因此,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就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趋向联系,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2.跨国公司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原因

二战前,国际经济往来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或分散的中小型经济组织,跨国公司还无法左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7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力量急剧膨胀,其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远在其它经济组织之上。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销售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并掌握了目前世界上80 %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的75%。在信贷金融领域以及劳务领域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毫无疑问,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等。因此,可以说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已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强烈竞争。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剧烈变动的影响。因而它们一方面有必要组织自己的大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集团,彼此协调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进一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早在50年代,欧共体(EEC)的成立,其重要动机之一也是为了增强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而历史证明,EEC的建立,确实加快了成员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壮大了EEC的竞争实力,摆脱了美国控制,成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所以说,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直接导致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而跨国公司则加剧了这种竞争。

3.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这也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由于其对世界市场的垄断,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交换突出地表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与交换。跨国公司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和它在一国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故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以及国外生产和销售额等是决定一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国某个或某几个跨国公司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胜,对一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而竞争中总会有胜有败,因而跨国公司竞争结果也必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当今跨国公司数目、规模最大的当属美、欧、日。三者各有优势,其地位也常常处于变化之中。美国从70年代起经济开始下降,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越来越受到西欧与日本的挑战,为此,美国自然要寻找途径以保护并扩大自己的市场和势力范围,于是和加拿大、墨西哥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西欧共同体一方面依靠共同体的一体化措施推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甚至许多重要指标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另一方面对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仍相对缓慢。日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也存在某些不稳定因素,从而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市场,因此,它积极寻求在亚太地区扩大经济合作的途径。而世界上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也需联合起来,以集团力量抗衡大国和其它集团。所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跨国公司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涌现的新产品要通过科技力量的合作,并要以整个世界为市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一度成为战后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组织内部实现贸易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别在于范围不同,两者只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还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它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过渡形式。跨国公司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点,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的是越来越大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战后初期,一些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曾是跨国公司为绕过贸易壁垒在那些地区投资的一个直接动因。然而随着跨国公司力量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开始要求建立全球性的生产网和贸易网,这时资本和商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对跨国公司来说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跨国公司进行世界范围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不仅对外要求广阔的市场,而且公司内生产也需进口零部件进行再加工或制成最终产品。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公司内部调拨引起的国际贸易数量日增,跨国公司必然会要求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减少贸易障碍,而不单单只是区域内部。所以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当然,跨国公司也会影响经济的一体化,如当其遇到严重威胁时,就会要求政府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而这些措施不利于一体化内的贸易自由化。

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1.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 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步到位条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区域内各国更容易达成共识,在区域内部取消一切障碍,为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销售的合理安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形成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结成新的战略联盟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部各国取消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成员国的企业几乎全部裸露在没有本国政府保护的环境之中,加剧了成员国间企业的直接竞争。企业在市场扩大和竞争剧烈的刺激下,力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因而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为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织。同时,为加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成员国政府也在资本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以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之间的合并,进而形成大跨国公司。

区域集团化不仅使区域内部竞争加剧,同时,集团实力的加强也使集团竞争加剧。为提高竞争优势,避免无谓残杀,降低产品研究开发风险成本,加速技术改造及开拓新市场,现代跨国公司广泛缔结国际性战略联盟。这种联盟既可在一体化内部结成,又可在一体化成员与非成员国间结成,使区域内外既有竞争,又有联合,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 1992年在世界15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中,结成战略联盟的已达90%。 这种跨国公司联盟可弥补企业规模不足的缺陷,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丰富了跨国公司的概念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帕尔默特在《国际公司的曲折演变》一文中指出,企业从国内走向国外,直至定位于全面的国际导向,其价值观和行事方式一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母国取向、东道国取向和世界取向。帕尔默特认为只有进入“世界取向”时,企业才算真正的跨国公司。

而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1973年这位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帕尔默特又与另外两个美国学者撰文提出“区域取向”,理由是经济区域化、贸易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很多企业都以“区域”为中心开展经营,跨国公司为巩固自己在“区域”内的阵地,往往在母国总部外,又到北美、欧共体、东南亚等地设立总部,以便就地加强领导,故“区域取向”也是跨国公司的一项行为特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更深发展,跨国公司的概念也将更加丰富。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跨国兼并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大事件之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西欧统一大市场的实现,欧洲联盟的形成与逐步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建立,亚太经济合作区的热烈酝酿等都是经济一体化运动的具体成果。无疑,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巨大的,它使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移动更为自由,市场扩大,竞争加剧,效率提高。然而,随之而带来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却也反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外性。非成员国和地区的出口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到这些区域集团内部去投资设厂,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企业和产品一步到位地进入集团内部,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这些毕竟是持久战且也要经过逐步积累发展的漫长过程。而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兼并当地企业,利用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基础和条件,以及生产销售信息网络加以改造提高,可迅速形成生产和竞争能力,从而能较快地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区域内部的跨国兼并剧增,跨国兼并可以说是开拓一体化市场的一种较好选择。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建立生产网、贸易网、从事更大范围的生产、交换活动减少了障碍,提供了条件。以WTO (世界贸易组织)为例,其适用的国家已超过130个, 其协调的范围已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世界贸易的各个领域。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消除贸易壁垒,为跨国公司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当然,WTO协调的主要是在贸易交换领域而非生产领域。但随着WTO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必将在更大范围,在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两大历史潮流,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蓬勃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的历程;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加剧了竞争,推进了跨国公司的跨国兼并和战略联盟运动。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一方面应加大力度组建自己的跨国公司,确立新的外资政策,吸引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并在条件成熟后慎重地与其它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另一方面应正确认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参加和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区域市场和全球市场,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加快“两个根本转变”,努力与国际经济接轨。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收稿日期:1996—06—21)

标签:;  ;  ;  ;  

论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