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CT论文_陈映蓉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平板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DynaCT)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58例肝脏肿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Dyna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术中检出病灶数及对栓塞效果评估一致性。结果:DynaCT术中检出病灶148个,DSA检出病灶104个;DynaCT术中平均检出病灶数多于DSA(P<0.05);DynaCT对栓塞效果评估一致率高于DSA(P<0.05)。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栓塞中应用Dyna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灶,对栓塞效果评估更有效。

【关键词】肝脏肿瘤;介入栓塞;DynaCT

肝脏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类型较多,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等[1]。多数肝脏肿瘤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入院明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丧失最佳手术切除时机,而介入栓塞为中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患者主要治疗手段,可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凋亡[2]。且介入栓塞术前获得疾病相关影像学信息,以提升手术质量、精细程度至关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肝脏血管显示有效手段,但也具有创伤大、费用高等弊端。本研究在58例肝脏肿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术患者中应用数字平板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DynaCT),重点分析其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58例肝脏肿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肿瘤临床诊疗指南》[3]中肝脏肿瘤诊断标准;(2)行介入栓塞术;(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心、脑、肺脏器疾病;(3)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本组患者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3.62±5.46)岁;46例为原发性肝癌,12例为转移性肝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仰卧位,局麻,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导管置入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先实施DynaCT检查,再行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碘油栓塞,完成栓塞后再行DynaCT检查,评估栓塞效果。DynaCT仪器为美国NeurLogica公司NL3000 CereTom移动螺旋CT,二维图像经DynaCT软件采集,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纠正散射、硬化射束、环状伪影。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产生类CT样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菜单对支架影像进行二次重建,层厚7mm。在5-8mm层厚重建基础上,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评估整体支架轮廓。以40mL IOVERSOL造影剂注射,速度2mL/s,曝光时间20s,曝光延迟1s,以容积显像技术重建同时显示血管、支架。

1.3 观察指标

(1)比较DynaCT、DSA术中检出总病灶数与患者平均检出病灶数;(2)比较DynaCT、DSA对介入栓塞效果评估一致性。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

DynaCT术中检出病灶148个,DSA检出病灶104个;DynaCT术中平均检出病灶数多于DSA(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平均病灶检出数比较(±s,个)

2.2 两种方法对介入栓塞效果评估一致性

DynaCT对检出148个病灶进行栓塞效果评估,与实际栓塞效果一致率为95.95%(142/148);DSA对检出104个病灶进行栓塞效果评估,与实际栓塞效果一致率为80.77%(84/104)。DynaCT对栓塞效果评估一致率高于DSA(χ2=15.204,P=0.000)。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针对中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患者,多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4]。但随肝脏肿瘤患者病情进展,易出现肝内广泛侵袭、转移,增加疾病诊断及治疗难度。因此,就肝脏肿瘤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术前采取积极措施,明确肝内肿瘤病灶位置、结构等,充分评估栓塞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临床多经DSA指导介入栓塞,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某些病灶供血血管小、血流少时较难准确显示,易造成病灶栓塞遗漏等。而DynaCT采用平板DSA,利用C型臂旋转运动、平板探测器获得检测数据,且可行三维重建,获得类CT图像、任意平面重建图像[5]。DynaCT软组织对比较高,可清晰显示病灶结构、形态、大小等,便于观察肿瘤供血血管来源、走形等,指导介入栓塞治疗。本研究分析了肝脏肿瘤介入栓塞治疗中DynaCT指导价值,并对比DSA。调查发现,DynaCT、DSA术中检出病灶分别为148个、104个,且DynaCT术中平均检出病灶数较DSA多,说明DynaCT检查可准确检出肝脏肿瘤病灶,有效避免栓塞遗漏。分析是因DynaCT软组织对比高,可清晰显示仅有少量对比剂的小病灶,提升检出率。而DSA为二维图像,在显示肝癌复杂供血血管时易受干扰。此外,本研究还发现,DynaCT对栓塞效果评估一致性较DSA高,分析是因DynaCT可经血管三维重建,准确对病灶周围迂曲血管进行区分,更好评估栓塞效果。

综上所述,,DynaCT检查在肝脏肿瘤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涛,李涛.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肝脓肿发病状况研究[J].肝脏,2019,24(5):544-546.

[2]李小帅, 张孟超, 曲阳春,等.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诊断与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6例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8, 26(4):294-297.

[3]胡长耀, 于世英. 肿瘤临床诊疗指南[M]. 科学出版社, 2013:52.

[4]张为家, 苏小岩, 李爽, 等.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陀螺刀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108例的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 2019, 23(6):1191-1194.

[5]朱丽娜,谢宝杰,殷风华,等.DynaCT对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5):2265-2269.

论文作者:陈映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DynaCT论文_陈映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