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从追随者到颠覆者_李彦宏论文

李彦宏:从追随者到颠覆者_李彦宏论文

李彦宏:从追随者到颠覆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追随者论文,颠覆者论文,李彦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靠跟随创新获得成功的百度开始在思维方式上有了特色创新,这或将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商业环境。

美国《时代周刊》刚刚发布的“2010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里,李彦宏和苹果CEO乔布斯一起进入了该榜单。在10月12日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中,李彦宏以360亿元财富列总榜单第5位,这也是五年来第一次有IT界人士闯进前5名。排名其后的有腾讯马化腾(320亿元),网易丁磊(180亿元),巨人史玉柱(150亿元),盛大陈天桥(125亿元),阿里巴巴马云(110亿元)。

李彦宏的“影响力”更多来自于技术。2009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当李彦宏高调宣讲“框计算”平台理念时,十余年来质疑百度在技术创新上保守不前的声音突然静寂。2010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正式宣布,百度不仅为浩瀚的互联网海洋提供开放的数据窗口,也将提供应用开放平台。前后两年时间,百度正式建立了框计算王国。一旦能实现这样的图景,意味着百度真正成为互联网王国的搭建者与管理者。而与谷歌的发展思路不同,百度将重点放在搜索技术的优化以及公共平台的搭建上,集互联网众家之所长,并不亲力亲为去做技术上的“颠覆性创新”。

已四十不惑的李彦宏,用十余年的执著与“专注”一步步接近了他“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追随者”的名声正在淡去,下一个十年,人们或将在互联网世界里看到一个中国式颠覆者李彦宏。

不一样的互联网创业者

李彦宏和第一代、第二代商业领袖有着天然的区别——他拥有高学历,硅谷、华尔街闯荡的经历,是务实低调的技术实干家,有着专注的决心与能力,但李彦宏又拥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企业家共同的品质:有梦想,具备数字偶像的精神气质,善于同资本方打交道。

因此,李彦宏更早收获了国际影响力。2007年12月10日,美国《商业周刊》评出了2007年度最佳商业领袖,李彦宏荣列第四。李彦宏不仅是有史以来获此奖项的最年轻华人,也是获得此项大奖的首位亚洲互联网企业领袖。《商业周刊》在阐释李彦宏获奖理由时说:“比尔·盖茨和鲍尔默似乎应该和李彦宏先生坐下来谈谈。这位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始人兼CEO已经做到了微软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打败Google。无论Google如何努力,百度还是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大大超过了它的美国对手。”

不可否认,早期的百度有过自己的迷惘与曲折,比如做独立搜索引擎还是依附于门户发展壮大,是向谷歌学习还是走适合自己的技术商业路径?被称为“行业观察家”的李彦宏不顾董事会反对做出了自己的坚定选择:做独立搜索引擎,并启用竞价排名这一与谷歌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一举措使李彦宏真正从一名技术工程师转化为公司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这只是百度创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表明这家中国公司的基因中有着自己的“冒进”与坚持。“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李彦宏就做到了。”李彦宏早期的创业伙伴朱宏波这样评价道。

“无人理睬时坚定执著,万人艳羡时心如止水。”技术出身的山西人李彦宏在同行业创业者中有着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李彦宏的务实造就了百度的“务实”,使得百度从未成为一家靠“烧钱”获得用户提升的公司。

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创业初期,李彦宏拿着200万美元做公司,原计划6个月花光,但百度做了一年计划,所以坚持了9月等到第二笔融资。正是因为希望更早具备造血能力,而不靠资本方控制发展,百度选择了后来备受诟病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当世界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可进行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为这个排名付钱谁就排在前面。借此使得百度成为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的商业合作伙伴,也为百度日后在更为广泛的互联网合作伙伴中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对硅谷文化耳濡目染的李彦宏为百度打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中鲜有的技术创新文化:自由、平等、协作,员工不必打卡上班,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直接敲开领导人的办公室,一个创意可以第一时间抄送给所有人。在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上,百度既像是一个制度严明的科研院所,也是一个自由分享相互激励的大学校。这里有专门的职称评定部门管理技术人员的晋级,还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判断认定任何一个人的新想法是否有可能执行,百度同时为技术人员打造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此外,一个有着技术理想的工程师完全可以在此从事终生职业,因为他的话语权和薪酬有可能比管理人员还更有优势。

在商业选择上务实灵活不清高,但在技术上,李彦宏从未有丝毫游离,坚定地将百度打造为技术创新乐园。

现实主义

出生于山西阳泉,少年时热衷戏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李彦宏没有那两个谷歌大男孩那样兴致勃勃地玩兴,不惜一切代价做跨越式技术创新,而是选择了契合当前用户需求的现实主义创新。

创始人性格的迥异使得百度的核心价值观与谷歌截然不同。一直以来,谷歌都坚持宣称自己是一家纯技术公司,它的座右铭是,用最先进的技术整合全球信息,而绝不会用人力干预搜索结果。然而,百度则宣称自己是一家基于技术的新媒体公司,它的座右铭是,提供当地用户最需要的产品。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当谷歌发力更接近底层技术的浏览器、操作系统时,百度按兵不动;也可以解释百度在无线战略上的“跟进者”步伐。但另一方面,当谷歌在全球颠覆无数相关或不相关领域的商业秩序时,中国百度岿然不动,反而成为谷歌中国害怕和学习的对象。这恰恰是缘于百度的实用主义在市场上创立了难以被撼动的革命根据地,因为这是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贴吧”、“知道”、“MP3”这几个为中国老百姓量身打造的搜索延伸,是谷歌中国不曾想到的“创新”路径。

已四十不惑的李彦宏,用十余年的执著与“专注”一步步接近了他“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

现实主义创新背后是李彦宏作为技术领袖的“专注”法则。悉数这些年的发展,百度尽管在国际化、电子商务、视频、即时通信(百度Hi)、门户(好123)等方面做拓展,但从未跳出用户搜索需求这个圆圈。这反过来又增强了用户体验,增加了用户黏度。另一方面,百度开始在更广泛的互联网空间中寻求商业合作伙伴,成立百度网络联盟,与具备长尾效应的中小企业站长共谋利益。这使得在中国市场上姿态僵硬的谷歌难有用武之地。

这样的“专注”与“现实”使百度在商业领域迅速获得成功,但李彦宏并非一个因循守旧的清教徒,在搜索领域将竞争对手谷歌远远抛在背后之后,通过百度Ui和电子商务将商业触手伸向了腾讯与阿里巴巴。尽管这两项业务目前都备受质疑,认为难以收获主流地位,但坚韧的李彦宏又一次选择用行动去说话。而不是用嘴去辩解。李彦宏总说,“很多时候,一个领域、一些新的公司起来,不是因为这个新公司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老公司犯了错误。”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等待对手犯错,看似被动,实则稳健而主动。

框计算棋子

作为创始人,至今仍然是百度CEO的李彦宏,为百度布局的框计算棋子,可清晰将百度划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时代是搜索巨头,另一个时代是互联网巨头。

与云计算强调后台资源整合不同,框计算主要针对前端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层面,试图通过对用户需求更精准地把握和响应,为广大网民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服务。简单而言,框计算其实是一种最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百度,作为互联网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方,将真正成为互联网入口。

对于用户而言,通过搜索,人们能方便和精准地获取信息,而框计算将这种便利扩展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全部领域,大大提高人们满足需求所需的时间和体验。对内容/应用提供商而言,与框计算平台对接后,能共享框计算平台的海量需求资源,以最快速度获得用户,实现服务和应用的最大价值。对技术开发者而言,由于种类繁多的应用和内容都没有整合进框计算平台,因此怎样帮助这些应用和内容服务商通过框计算平台提供的开放接口进入这个平台,存在巨大的技术开发空间。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框”总是会把一个需求“分配”给最好的服务提供商,因此每个服务商总在绞尽脑汁,希望比别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因此“框”实际上在源源不断推动整个生态系统需求响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进化。也因此,百度将逐渐摆脱资本原始积累期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

框计算理念的诞生将李彦宏对技术创新的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互联网的内容不断的扩充,网民的不断发展,使覆盖率,检索粒度,语义因素逐渐被考虑到搜索引擎中,使网页检索相关性不断的提高。当网民对搜索的需求全面爆发时,百度通过开放的阿拉丁计划打造平台,反哺互联网,集合全社会的网络资源为用户做对接。

这一次,李彦宏亲自坐镇下的百度既不是谷歌,也不是Facebook,更不是苹果,它将成为它自己,不仅在思维方式上有了特色创新,也将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商业环境。而李彦宏,也将在中国乃至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技术领袖。

标签:;  ;  ;  ;  ;  ;  ;  ;  ;  

李彦宏:从追随者到颠覆者_李彦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