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为载体,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李 瑰

以课例为载体,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李 瑰

摘要: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行业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大,为了迎合新课改的教学发展需求,结合以课例为载体的推助教师专业化水平成长的方法,成为了当前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所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将从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课例为载体推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意义,以及根据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和说明。

关键词:课例载体;教师教学;专业成长

引言: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是推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力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一、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积存已久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依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比如:教学理论趋于传统,与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相脱节,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是对知识死记硬背,难以理解其内在含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也相对僵化,仅仅由教师来进行单方面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导致课堂的整体氛围比较压抑,进一步影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还有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足的问题,相对匮乏的知识量将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学习效率,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其知识消化速度往往会比那些课外知识储备充足的学生要慢一些。种种问题的联结使得现在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比较困难的境地,使得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长期处于一个比较缓慢的状态,不利于学校教育的长期发展。因此,针对当前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探究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实践方法,成为了学校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以课例为载体推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意义

以课例为载体来进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具有多方面意义的。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课堂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教师主动提高师生之间沟通互动的频率的时候,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逐渐地将精力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并直接反映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对于教师来说,当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与学生们建立了比较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方便地介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去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将自己的思想向学生们传递。此外,教师不断加强对课堂设计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升对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针对当前问题所提出的主要实践措施

以课例作为载体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多方面进行严密的准备,包括对前期学习准备、对课堂授课的具体实践方式的设计、课后的布置总结等三个方面。

1.前期的学习准备

前期的学习准备主要针对于对学习目标的规划和明确。明确好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目标,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这将确定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因此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将《纪昌学射》的课堂教学作为我们进行探究的案例。在设计《纪昌学射》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同时,满足教学进度的需求。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

(1)学生们要学会读“妻子”“梭子”等重点词语,并能够正确地理解这些词语的主要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生们要能够学会联系上下文抓住 “注视”、“两年、牢牢”等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品质,并对文章大意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3)要能够将理论与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对接,明白不论学什么都要认真学习,打好事业的基础的道理。

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明确“无论学习什么本领,练好基本功才是关键”和教会学生以“注视”、“两年”等关键词语明确人物形象的方法等主要教学难点和重点。从而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

2.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

课堂教学的设计主要在于针对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我们依旧以《纪昌学射》为例,首先,我们要做好课堂导入,在幻灯片中通过一些图片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猜谜游戏,一方面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来对课程进行导入。当导入课程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书写,指导读法和写法,在引导学生们进行齐读之后,要求学生们理解题目的主要意思,可以适当进行点名。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默读之后,应当制作一些题目,以填空的形式来让学生们对文章大意进行汇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在通读一遍之后,要引导学生们对文章中的生词进行解读和练习,可以鼓励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安排几分钟进行活动。然后,教师要开始引导学生们对课文进行进度,将纪昌的几次练眼力进行圈画找出,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体验“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的品格”,在学生们理解之后,继续推进精读流程,并在精度结束之后组织学生们自发地发表感想,最后回顾整篇课文,制定相关作业,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复习。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同级教师一起进行合作,共同探讨课题的设计方案,进行集体备课,从而提高课题准备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初次备课之后,教师小组在进行进一步地讨论,不断将教材所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解读,探讨教导学生攻破重点难点的有效实践方法,提升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性。

3.对课后的布置总结

课后的总结同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上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向同学们普及新知识,而课后的教学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及时地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在进行完一段课文的教学之后,教师要抓住文章中心主旨,进行最后的情感升华,鼓励学生们从文章当中走出来,将目光放到生活中去,将文章中所讲述的道理转化为有利于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思想。在这里我们以《掌声》的教学为例子。在进行完课上教学之后,教师此时要进行课后的作业布置。结合文章当中英子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尝试让同学们也试着站在英子的立场之上,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做呢?”教师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这样的布置:同学们需要对课文中英子的语言进行叙述,同时要适当地加入对英子的想法的理解,尽可能地避免他人所看到的场景,不进行直接的引用,而是将他人所看到的东西转化为比较常用的日常语言,实现文章的深度理解和构建。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在进行课文叙述方式的转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复述能力,并且提高对文章当中英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的理解,最终明白“掌声”之中所蕴含的深深的爱。

结束语:总之,针对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课题研究,要明确当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理解实践意义,通过加强课前准备、加强课上教学设计、加强课后布置总结等方式进行提高,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代霞,袁晓莉.校本研培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J].教育科学论坛,2020(02):77-80.

[2]杨万明.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J].学周刊,2020(02):191.

[3]石明.以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131-132.

[4]丁丽丽,丁晓琴.自主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宁夏教育,2019(Z1):32-33.

论文作者:李 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以课例为载体,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策略论文_李 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