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_陈丽连

情感教育在小学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_陈丽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道德与法治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性作用,还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法治意识起到积极的培养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情感教育作为现代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实践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及法治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实现情感教育是必要和重要的。

一、情感教育的简单概述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情感培养来实现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育内容,又是一种教育形式,在小学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先天成熟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成熟的,因此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促进人的情感成熟,使人得到健康成长,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必然的。情感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学生的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术界关于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有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模课堂和教学方法;小学生情感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国外情感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都是小学阶段,没有具体到中年级这一特殊小学群体阶段,缺乏对中年段小学生情感教育在小学生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分析,缺乏在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情感教育的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学者研究的是德育教育的课堂、方法等,尤其侧重研究大学德育教育,没有细化到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总之,国内外对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生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研究尚属于空白,有待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去填补。

三、研究目标

1.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中年段两个实验班进行情感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研究,对解决中年级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诸多教学案例和微课视频,用于课程建设;

2.从理论上填补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感教育研究的空白,完善我国关于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学术研究。

四、研究内容

1.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研究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确定本校中年段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年段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观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时德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德育工作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情感教育的植入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生活事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首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专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课程。小学应充分利用生活实际的特殊功能,使其在品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道德与法治课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我校道德法与治课教师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进行探讨研究,以深化课程建设。任课教师们还在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教学中抓住时机,结合生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2.结合实证研究过程,通过情感教育教学情感的探索,提出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小学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研究制定以“情感教育”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内容体系,结合学生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情感教育内容体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使用最新教学工具和手段,探索适合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实证研究阶段,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讨中年段适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五、研究重点

1.小学生中年段情感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现状研究理清思路和方向;

2. 结合实证研究过程,通过情感教育教学情感的探索,提出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小学生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研究难点

1. 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研究情感教育在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问题找准找对方能有的放矢;

2.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于广州市以至全国小学生中年段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研究理论的实战推广需要多方位多层面的支持。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出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情感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整理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总之,教育没有情感,就像河塘里没有水一样,情感教学在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效率,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娴.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3]张海芳.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情感目标[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81.

论文作者:陈丽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情感教育在小学中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_陈丽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