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家园论文_周 静

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家园论文_周 静

周 静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偏重于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挖掘的越细致越好,偏重于应试考试,偏重于分数,所以无形中教师教学的力度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了,教师的思想压力相对来说大了,在这个集体中无形中充满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因为结构欠合理、关系欠和谐,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呼吁构建和谐数学课堂。只有课堂和谐了,才能使学生的智力有所发展,有利于掌握文化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就浅要谈谈笔者对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教师;学生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偏重于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挖掘的越细致越好,偏重于应试考试,偏重于分数,所以无形中教师教学的力度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了,教师的思想压力相对来说大了,在这个集体中无形中充满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因为结构欠合理、关系欠和谐,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呼吁构建和谐数学课堂。只有课堂和谐了,才能使学生的智力有所发展,有利于掌握文化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对和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笔者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把兴趣带进数学课堂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这一门课程很无趣、枯燥、乏味。这与数学教师导演的这堂课很有关。数学教师若在课堂上成功地考验一堂课,学生同样感觉一堂数学课非常精彩。给学生在数学课上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在讲课时多设几个“?”,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参与,来分析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如通过“小组讨论”、“竞赛”、“当一次小老师”等活动。让数学课中静的东西动起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起到推波逐澜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同时会有更多“!”来回报你。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了,积极性变高了。“亲其师,信其道”。数学教师更应该走下课堂,深入到学生中,要经常和学生交流。一堂数学课40分钟,学生听课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脱节,就有可能导致一节数学课弄不清教师讲授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遗漏问题。经常和学生交流,学生也自然而然养成好问的习惯。善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所有数学家十分重视并研究的问题。虽然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却无形中离的很远。有时我们忽视了一些学生,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就被压制了、封闭死了,尤其对数学多数学生认为枯燥的学科。所以,对连贯性较强的数学,数学教师更应该走下庄严的三尺讲台,倾听学生的数学心声,帮助学生,对学困生及时的补救,让学生永不言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学生才会在不懂中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少了,学生才会对数学有信心、才会有兴趣、才会学好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把数学教学多样化、现代化带进课堂

“分层次教学”全面调动数学兴趣的关键。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也都来自农村的四面八方。小学教育的层次性不同,为初中教育带来了诸多不便。低年级数学再打不好基础,到高年级“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这些对教授高年级数学的教师便形成了一种挑战。经我们数学教师的精心研究,发现:“分层次教学”是一套非常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多数同学都参与到学数学中来的一套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数学兴趣也增加了不少。拿我们学校的初四数学来说,实行如下: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 、B类、C类。课堂上,教师对三类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出了三类目标。如在复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A类学生的目标是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B类学生的目标是理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C类学生的目标是利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接题。针对目标,设计了相对应的分层次性巩固训练。让学生口答、抢答、讨论回答。学生认真思考,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因题目有层次性,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师可抓住时机对中下游的学生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使这部分学困生重燃自信之火,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生成。发挥优势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社会主义政策好,“班班通”工程进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也成了教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媒体的使用使数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诸多时候会吸引更多小观众。

三、把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带进课堂

教师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每一个师德良好的教师都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直接会影响到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影响着他一生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多数都喜欢模仿,并且一些行为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经常有领导给我们说。每一个教师能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多加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心态。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在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外语和微机,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开辟新教法,争取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爱学生,才能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率先垂范。学生喜欢你了、佩服你了、认学了,数学便能学好了。

四、把文本和人本的和谐带进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采取被动,而是学习者采取积极主动地过程。真正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 ;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对新知探求的过程。数学学科的文本(数学教材)更需要与人本(学生、教师)的有机整合,它是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应该认真去挖掘。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图画和一组数据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数学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不要拘泥于教材。如在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节课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实地测量仰角和移动的距离,亲自求出旗杆的高度。小组间课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做,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而且体味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验操作、直观演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够使学生在高兴、轻松,兴趣的氛围中真正学数学、用数学。

总之,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温床。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 257506)

论文作者:周 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家园论文_周 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