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化路径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化路径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化路径研究

何茂昌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 215411)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以下简称“三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互联网+”时代要提高“三进”的实效性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的方法来不断优化“三进”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互联网+”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意义

1.1 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

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是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的高校来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

1.2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1]为使大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推动“三进”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当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铸魂育人”,在当下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念等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相契合。

2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材语言不利于在“互联网+”时代传播

2018年中宣部、教育部再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马工程”教材具有充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但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手机等新媒体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日益融合互通,形成了一个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全媒体时代。“马工程”的教材虽然具有权威性和系统性,但理论性相对较强,以宏大叙事为主,表现形式相对单一,较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的效果。

2.2 课堂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三进”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因十九大之后基本上经过了全员培训,相对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解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效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环节,忽视现在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现实,忽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各种变化,认为单纯依赖PPT 等软件就符合“互联网+”要求而缺乏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缺少“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学习和情感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进”的效果。

2.3 对互联网辩证分析和运用不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需要进入线下课堂,同时还需要进入线上课堂,这就呼唤适合“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以现代慕课、 微课、SPOC 等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有评估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要注重线上课堂的建设,为使学生在线下课堂上更有时间和机会参与项目和活动,就需要通过建设资源丰富、互动便利的网上课堂满足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也使教师更有可能在线下课堂通过项目和活动促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应注重线下教学,采用专题讲授、情境教学、分组讨论等适应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全方位让学生参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更具针对性和激励性,还需要对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予以及时反馈和评价,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效果[5]

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工程”新教材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使教学活动有了主要依据,也使推动“三进”工作有了重要载体。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结合互联网重交互、重体验等特点,根据“马工程”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入混合式线上线下辅学教材并积极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合理、 有效的转换,这就需要转化为学生较感兴趣、 较愿意接受的与线上课堂和线下活动相契合的话语。要让“马工程”教材“活起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何选取和使用“互联网+”时代更加适应的辅助材料。然而由于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范围广内容庞大,如果单纯以理论性较强的“马工程” 教材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则显得有些难度。因此,编制适合“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辅材料,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学习任务或项目,课中进行任务汇报或展示,课后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工程”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毋庸置疑地成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原材料”,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若没有“马工程”教材作为“原材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混合式教辅材料相当于结合“互联网+” 时代特点通过互联网思维、 方法和手段对“马工程”教材这一“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开发、加工,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以达到初步理解,为实施翻转课堂等方式“精加工”教学内容奠定基础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优化路径

“进教材”是“三进”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进课堂”是“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进头脑”是“三进”工作的根本目的。

3.1 编写适合“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辅学教材

第五,进一步规范水利基建财务管理。要深入探索水利基建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好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要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合理界定核算主体在水利基建资金管理中的责任分工。要按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做到建设目标、重点任务、资金安排和项目进度相协调,严防挪用、套取、骗取项目资金。要继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小型项目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报账制、先建后补等资金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要建立健全基建项目法人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3.2 采用线上线下适合“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 开放性使海量信息向大学生涌来,大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等影响,对很多信息缺乏辨识力,导致其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故“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各种挑战,也很大程度上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大了“三进”工作的不确定性和难度[4]。不少大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导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缺乏积极性、计划性和持久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缺乏深层次把握而往往只知其表层含义。

文学作品在浩瀚的文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编目机构在采用《中图法》来组织处理文学作品的归类时,历来存在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

3.3 建立有“互联网+”特色的“三进”育人体系

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三进”工作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建立有“互联网+”特色的浸润式育人体系以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进入学生头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家大政方针,直面学生关切,着力打造一批丰富网络呈现形式的、寓教于乐的主题鲜明、正能量强劲的网络精品,唱响网络主旋律;要整合资源,建立富有生命力的网络宣传平台,要掌握“互联网+”时代青年话语特点,“三进”要即重视逻辑性又重视通俗性,力求用鲜活、接地气的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 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三进”工作网络队伍,及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实践,及时回应网络舆论热点做好舆情应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要运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通过微视频、微动漫、微评论等形象化方式直面青年学生关注点和疑惑点,展现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画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进头脑”。

此后田铭就经常和范青青争论这个事。田铭说失个恋就那样发神经,不知道范青青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范青青就说田铭站着说话不腰疼,没谈过恋爱的人怎么会知道失恋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1(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l.

[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D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8/c_1124248228.htm.

[4] 宋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四维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6):28-30.

[5] 程东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论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6):62-64.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b)-0013-02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8SZC-1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职业人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a/2016/03/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两微一端”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633); 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慕课的思政课教学现状SWOT 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JSSZZD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何茂昌(1982-),男,山东曹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化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