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探析论文_闫淑娟

有效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探析论文_闫淑娟

闫淑娟 沈阳市辉山学校 110164

【摘要】当前,我们国家小学教育改革步伐变得越来越快,随着这一理念不断深入到现代小学课堂,而使得教师都开始都是改变自己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以不断改变以往哪种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方式,以兴趣作为重要手段,以提高学生兴趣作为教学方向,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数学分析及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汲取更多数学素养,能够从中学会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常见问题。本文重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及新的课改理念对现代小学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课堂能变的更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09-02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服务,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保障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希望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上课时候,就要考虑如何将知识更有效传输给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数学讲课技巧,而且这些技巧是否能够很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而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使日常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提高教师上课能力与教学水平,从而能让学生们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对数学能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数学素质,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诸如说:当教师在加减的时候,可以将这一章节的数学内容编成为兔妈妈去买萝卜的故事,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兔妈妈,以及画出一些萝卜,当兔妈妈与熊阿姨购买萝卜时候,便指出兔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萝卜,而原先兔妈妈的菜篮子里有几个萝卜,现在一共加起来有多少根萝卜,然后,教师就带着学生们去学习加法,然后,指出加法数学理论及如何解决数学问题,指出这节课的知识重点在哪里,如何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2]。

二、怎么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然而,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因为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的,使得数学教学逻辑更深入人心。由此,使得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那么好的能被小学生所掌握的,如果数学教师没有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变得毫无积极性,并且,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们生出厌烦的情绪,以及产生较强的抗拒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就必须要注重营造一个良好、愉快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能学到更多数学知识,找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主动性能得到增强,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其次,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一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是喜好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哪个科目感兴趣,就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往往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而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并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并做好引导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去,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和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诸如说:教师在教到三角形的时候,首先,可以先以故事的方式将数学的知识带入到课堂,在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埃及金字塔,然后,在介绍金字塔的历史与建造时间以及各种有趣的故事,接着,在逐渐的引入一些数学知识,又诸如说:金字塔与三角形之间的区别等,如此便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从而能够让学生们听课听得更快乐。如,教师在教到“倍数与因数”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时, 教师可以进行与“倍数和因数”有关的趣味性设计, 首先讲授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及关系,然后让学生将倍数看成队伍中的“司令”,把因数看作队伍中的“小兵”,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倍数与因数有一个比较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续的课堂训练中, 教师可以提出相应问题:“在3, 5, 8, 10, 12, 13”这些数字中, 哪些数字是“24”这个“司令”的“小兵”呢?通过这样有趣味性的设问, 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利用一些竞赛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做题积极性,像谁做课堂题目做得快,那么谁就能领一些奖品等,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做题兴趣,同时不断帮助孩子获得进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而且,适当性的去鼓励学生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们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主动性变得更强。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无疑又是一大进步[3]。

三、怎么才能让学生变得更爱学习

如果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对数学的数学不是很感兴趣的话,那么即便教师在课堂如何去说服学生们学习,那么也是无济于事,是非常难以改变学生们的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除了负责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们之外,还要运用教学方法激起学生们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学生们持之以恒坚持去学习知识,从而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结合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诸如:课堂内容应从最基础入手,然后,逐渐过渡到学习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也能够照顾哪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学会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做题当中来。一旦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掌握了数学知识,那么便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更高[4]。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基层知识来教好学生,并且让学生更加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应该首先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而该问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故事里面的问题,又诸如:教师在上课上准备一个故事,然后利用几分钟时间,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接着,就开始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做一次介绍,然后,再让学生们来预习知识。而这样便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变得更高,掌握预习方法。当学生们预习完知识之后,教师便开始讲课,开始分析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以及具体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运用课堂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强求每一位同学都要跟上,若有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教师可以在课后,再对这部分学生做一次课后辅导,以提高这些学生们的学习知识的能力[5]。

其次,注重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参与者,两者之间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主客关系,所以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取决于能否遵循这样的规律进行教学,能否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教促学的目的,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本领。

同时,每当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之后,那么可以让学习得好的同学去教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目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提高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四、结论

在课标教育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利用多种数学教学手段、方法等,来展开数学教育工作,充分激发学生们听课热情与兴趣,同时也应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来开展数学教育,并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的趣味性,使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水平得到提高,让学生们爱上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者,也是引导者,直接就关系到教学成败,也是一大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费岭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探析[J].浙江教育科学,2007(1):48-49.

[2]李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教育界,2015(31):29-29.

[4]孙宏禹.有效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B,2014(1):70-70

[5]曾素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A].教育导刊编委会.2018年2月教育导刊论文汇编[C].教育导刊编委会:,2018:1.

论文作者:闫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有效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探析论文_闫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