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乡村学校互动生成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_叶枫岚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乡村学校互动生成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_叶枫岚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 湖北 鄂州 436000

摘 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在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教学变革。研究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了初步转型,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乡村学校 互动生成教学

一、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亟待转型

1.教学观念应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教师主宰教学,剥夺了学生能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参与课堂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培养。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农村学校迫切需要更新教学观念,逐步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2.课堂教学模式应从讲授型转向互动型。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城市发达地区不少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是,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大部分课堂依然采用讲授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有效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由此可见,互动是学习者实现知识意义建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讲授型教学方式,逐步从讲授型转向互动型。

3.课堂教学从预设转向生成。

教学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经验的一个过程,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才能生成更多的体验和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活动,实现互动生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强化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产生与加深。由于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师生、生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学由教师控制,缺乏生成的条件与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农村教师需要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在科学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注意为生成性教学留白,让教学逐渐从预设向生成转变,促进学生经验的动态生成。

二、信息技术为互动生成教学提供了条件

1.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

2.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信息技术为教学互动生成提供了工具。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生成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生成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等理论,在分析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互动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构建了一种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小学互动生成教学模式。在互动生成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问题情境为驱动、以多元互动为手段、以聚焦生成为目的,主要流程为:问题情境-自主独学-小组互学-精讲优练-作业评价。在这五个环节中,教师所开展的主要教学行为是:情境创设、引导自学、指导协作、讲解提升和评价反馈。学生完成的主要活动有:激发动机、获取目标;自主探究、领悟新知;群体建构、内化吸收,领悟方法、当堂练习;完成作业、反思提高。信息技术在五个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微课导学、辅助认知、信息整合、信息呈现、及时测评。

2.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生成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互动生成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开展教研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1)学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将互动生成教学作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2)学校成立由大学教授和资深教研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专家组。

(3)学校开展了互动生成教学系列教师培训。为提高互动生成教学改革的成效,学校聘请相关专家给全校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校本培训。

3.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生成教学实施成效。

学校开展为期两年的互动生成教学变革后,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社会声誉等发生了明显变化。

(1)课堂教学方式初步转型。

(2)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3)教师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学校整体实力得到增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鄂州市文明单位、鄂州市素质教育特色校、鄂州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梁子湖区教育管理先进校,社会声誉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洗凤梅 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1,(6):83-84。

[2]张家军 杨浩强 教学生成的解释学解读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15-19。

[3]那一沙 吴子东 汪宏东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者知识工程模型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36-38。

[4]陈佑清 有效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87。

论文作者:叶枫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乡村学校互动生成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_叶枫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