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论文_贾俊伟

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论文_贾俊伟

(邯郸市育华中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 要】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又关系到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行。 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KH*2〗〖FL(〗

1.灵活驾驭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我们要尊重教材,但绝不意味教师要迷信教材,受缚于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远没有一线老师清楚。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自信地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以适应学生的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结合本人教学工作的实际举以下两个实例。

实例一: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必修关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部分内容时,编者并没有考虑到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并未学习过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因此,若按教材中介绍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根本弄不懂该处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参照苏教版教材中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首先向学生介绍化学键(共价键)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氨基酸究竟是怎样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经过我对教材内容的这一番“篡改”处理后,学生很轻松地接受了这部分知识,使这一难点被成功突破。 

实例二:进行“光合作用过程”教学时,对于暗反应过程的介绍,课本把暗反应整个过程分为二个步骤:(1)CO2的固定;(2)C3的还原、糖的生成和C5。编者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想降低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殊不知,这样处理后,反而使学生并不清楚暗反应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暗反应过程还原为原有的三个步骤:(1)CO2的固定;(2)C3的还原;(3)C3的去向。经过这样增简为繁的科学处理后,学生真正清楚了暗反应中每一步所发生的变化。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审视教材,增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

2.巧用前沿生物知识

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求知欲。基于上述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时刻关注、搜集有关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前沿科学板块,每节课用几分钟向学生介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方向、动态和成果。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也可在课前有计划地让学生广泛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相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由学生发布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互动交流,学以致用,把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处理得有声有色,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又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则标志着教育的现代化。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兴趣容易转移。而直观教学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生物学教材,虽知识难度较前已大为降低,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视觉、听觉的形成,反射弧支配反射活动的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以及新增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对初中生而言,单凭老师语言讲解和平面挂图、绘图的配合,还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作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将现代媒体中的录像、电影、投影与传统媒体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等有机结合起来辅助生物学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无疑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进行中,清晰的、可操纵的画面播放,使教学重、难点深入浅出,轻松突破;教学结束时,教学内容的提炼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优化组合,视听感官多重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4.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作用有三种:一是对未来的活动的准备作用,学生时代的兴趣常对其未来的事业有重大价值。二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他便精神愉快,精力集中,不易疲倦,效果显着。三是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要求同学通过学习生物课程后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我们吃的西瓜有些有籽有些无籽为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以学习兴趣为主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平台,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收稿日期:2016-08-15

论文作者:贾俊伟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论文_贾俊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