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心理关注,构建有效高中生物课堂论文_尹芳

渗透心理关注,构建有效高中生物课堂论文_尹芳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因身体发育速度超过心理发育速度,会出现一定的身体、心理方面的困惑问题。在这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往往充满困惑,却难以找到途径有效解决,进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笔者以渗透心理关注、构建有效高中生物课堂作为选题,探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构建有效课堂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若干可行性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物;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来自自我肯定和对自我价值的准确判定,因此在生物课中,对受精过程的讲解,教师可以提出,在数亿精子当中,只有一个精子有机会受精,因此自身在开始人生阶段就是强者。在涉及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时,教师可对人类的大脑重量以及神经元和大脑皮层的表组织数目进行介绍,并发散性的引用世界“巨人”如爱因斯坦等代表性人物,强调在大脑的体积、重量、构造等方面,人与人的差别并不明显,进而引导学生对自身大脑的先天发育情况产生积极认同感、突出后天开发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表现相对不稳定,冲动型和脆弱型的心理表现较为明显,面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同时不良情绪的不断积累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出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生理卫生情况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后期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相应的教学工作并没有进行深入开展,在高中阶段,对于青春期方面的知识了解偏少,很多疑惑也难以和教师等进行有效沟通。在生物课教学中,需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正面教育,这对学生某些心理问题的自我疏导和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青春期发育的各种身体变化,如不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容易被网络、社会一些相对下流、低俗的不健康知识误导,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生长发育、生理问题的不正确心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生殖和发育的内容进行有效讲解,如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过程等。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高中阶段学生对于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有正确的认识,降低学生因此产生的自卑感和相应的神秘感等,提高学生处理青春期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应对能力。

三、 加强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进行被动的知识传输,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强化。因此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动和沟通的机会相对偏少,人际互动不能有效展开,学生的人际关系趋于非良好状况,如把研究型学习向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是可以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进行积极改进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确定每个组的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相应选题进行一定的解决,如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取样、相应的实验结果分析等,并汇总总结出调查报告,由教师对调查报告进行判定。因此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是可以让学生在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并解决相应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获得有效提升的,生物教学活动中需要对此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推广,以提高学生对生物方面知识的准确认识程度,提高学生之间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可尝试的方法有: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模式作为日常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外实验、调研等(如五点取样法对学校某植物的密度进行估算、调研某社区的男女比例情况;成立兴趣小组,开展选修一的实验内容:酿制甜酒、制酸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因生理变化所导致的心理变化是需要重视的,除此以外,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面对的社会及学校各方面压力也相对较高,学生容易在学习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众多心理困惑,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倾诉和发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如厌学等情况发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对生物进化论所提到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积极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到在生存斗争中去适应环境,才能获得个体的有效发展,每个学生需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和能力、通过学习强化自身素质,最终实现人生目标,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对学生在公平竞争,保持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如一旦有心理困惑,应该学会怎样保护自己、怎样最高效、正确的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时和家长、老师、朋友倾诉,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沟通中进行正确心理疏导,让学生的心理压力获得释放,从而对心理障碍问题进行消除,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健康成长。同时,对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推动,让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充满乐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降低心理压力。

(一)用笑容面对学生

高中生物课堂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心理进行一定的问题解决。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降低学生对教师的心理隔阂,让学生通过生物课堂对自身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因此在整个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科学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二)用关爱温暖学生

教师需要关爱并温暖学生,积极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对学生要保持慈爱,学生需要对教师保持敬爱,同学相互之间需要充满友爱。在课堂教学中,每个个体去努力营造温暖的氛围,就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用实际教学行动鼓励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挑战,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三)用成功激励学生

学生的心理压力的形成通常是由挫折感、自卑感引起的。为了消除自卑感,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生物学教室中,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链,让掌握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以及课堂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将继续体验实验成功所带来的成功感,并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五、营造合作和谐的心理氛围

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容易引起对老师,父母和同学的误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例如,在教学生物学和环境时,教师需要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活中,需要教导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生命和保护环境。同样,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在课堂上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碰撞,通过这种形式促进相互学习,并逐渐建立合作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渗透心理关注,构建有效高中生物课堂作为选题,探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有效课堂提出若干建议,比如: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加强对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合作和谐的心理氛围等对策,以期能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若干可行性理论依据。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进行有机、有度、有效、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惠小红. 概念构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9.

[2]徐进词.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70-171.

论文作者:尹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渗透心理关注,构建有效高中生物课堂论文_尹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