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而生长论文_丛冬梅

因爱而生长论文_丛冬梅

【摘要】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果把孩子比为花朵,老师就是园丁;若把教学比为劳作,培优辅差则与浇水、施肥无异。

关键词:关爱 真诚 阳光 成长

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一天早上,一个小学教师对她的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两束常青藤,它们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我们将给这两束常青藤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不是相同的注意力。我们把一束常青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远离我们的注意,而另一束就放在我们教室里,我们每天都要对着这束常青藤唱歌,我们将告诉它我们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美丽,我们将用我们的善意和关怀来滋润这束常青藤。

四个周后,实验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厨房里的那束长得又长又细,病焉焉的,一点都不精神。但是教室里的那束则完全不同,它在歌声和积极的思想以及爱的语言的滋润下,长得很旺盛,叶子黑油油的,汁多而肥美,比原来大了三倍多。当它听到孩子们的歌声和说话声,以及感到孩子们的关怀的时候,它的叶子就兴致勃勃地摇曳起来。

为了把这项实验更推进一步。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那柔弱稚嫩的心不再为厨房里的那束常青藤流泪,我们把厨房里的那束常青藤也搬到了教室里。不到三个周,第二束常青藤就赶上了第一束,到第四个周时,它们就分不出彼此了。

这则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回想自己以往的教学工作,也有过因爱而成长的故事。

我曾任教的班级里有个男孩,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即使提到他的名字,他也往那一站,什么也不说。我布置的任务,每次他都不能按时完成,我还发现他的朋友很少,课间和课余总是自己一个人活动。我想:这真是个性格孤僻的孩子。我决心慢慢转变他。开始时,我试着给他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可收效甚微。

怎样让这个孩子也能发生变化呢?我发现,每次我给其他同学发“喜报”时,他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得到“喜报”的同学,那眼神里有闪闪的星光。我终于抓到了他的这个闪光点。于是我俩就有了一份小小的约定:以后课堂上的练习,他如果会做,就冲我笑一笑;如果不会做,就冲我皱皱眉,我过去帮他。

从那时起 ,我的课堂上又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我的关爱下,他第一次独立完成了课堂练习。以后每次课堂上我都会在不经意间对他投去关爱的目光。他真的变了,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堂上的练习也开始认真地对待了,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求助我的次数在慢慢减少,笑颜如花的样子令我陶醉。期末还得到了一张“喜报”。我们俩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

刚接班,我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上课发言积极,会思考,而且分析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小嗓子就像铜铃一般,说话干脆利索,听说连续干了两年班长。我庆幸有这样一个好苗子,有他做我的小助手,一定会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轻松很多。于是,在新学期,我继续让他当班长。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那份自信与自豪。

有一天洋洋告诉我,班长课间领头疯打闹,我表扬了洋洋,发现谁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来,希望大家互相监督。话音刚落,我们的班长马上站起来,立即指出洋洋上别的课上说小话。如此的“睚眦必报”,容不得别人的批评,我很恼火。根据近段时间的观察,我了解了这是个输不起的好孩子。在他的头上一直有很多光环,他得到了众多老师的表扬,哪里容得下别人说他的不是。

当时我马上批评了洋洋同学,并且话锋一转,对他说:“谁有错误老师都要批评,每个同学都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你们就像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风浪。如果一棵小树经不起风雨和灾害的侵害,永远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忠言逆耳,能诚恳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并认真改正不足,才能使自己长得更快、更结实。如果把别人给你的忠告看成是别人在找你的麻烦,用一种消极的情绪面对,那你会停止不前。

随着我们彼此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发现这个孩子还很偏激,说话时有时眼睛斜着看别人,给别人一种极其不礼貌的感觉,而且是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如果不改改他的这股傲气,那会影响他的发展。必须拔拔他身上的“刺”,消消他的气。

我也重新反省自己,我直接让他当班长,也助长了他的傲气。因此我在班会时宣布下周竞选班长。

这个男孩充满自信地参加了班长竞选,可让他吃惊的是他的选票寥寥无几,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惊讶和羞愧,结果班长这一岗位他没能竞争上。其实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中。

我对孩子们说,恭喜通过努力,竞争成功的同学,也要感谢其他同学的支持,希望班长能带领同学们把我们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干好,做好大家的勤务员。在竞职中失败的同学,要好好思考,是什么原因?一个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除了要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还要与大家友好相处,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待人要真诚,不要过高看待自己,眼里容不下别人,那样就失去了在大家心中的威信。说完,我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了他一会儿,他也在回应着我,我的眼睛里没有责怪,只有关切的眼神,他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高傲,有的是一种孩子那种纯真的眼神。

我又单独与他谈了几次,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俩的沟通,使这个孩子变了,不再与同学针锋相对,而且班上的工作主动抢着做。他身上的傲气也逐渐转化为一种动力。在第二个月的班长竞选中,他终于又当上了班长,这次他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与实力。

由这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面对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小嫩苗,我们应该怎样浇灌它,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要注重捕捉孩子生活中的细节,发现问题要对症下药,本着既不伤害孩子的目的,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习气,做孩子心灵的引导者。

“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映射出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映出一个美丽的天堂。”我想如果将这缕阳光投在一个曾经灰暗的心灵里,折射出的将是无比绚丽的光芒。也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果把孩子比为花朵,老师就是园丁;若把教学比为劳作,培优辅差则与浇水、施肥无异。有的园丁喜欢将花朵进行欣赏、比较、评判,而后进行美化、矫正、修剪。而我却喜欢倾听花开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会静默如一湖春水,面带微笑,听孩子们的读书声,那声音如燕子呢喃,小脸如山花绽放。我会侧耳过去,听听他们打某个同学的“小报告”,说说同桌的“坏话”。我会沉稳如一座大山,听他们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手舞足蹈”。我会为他们提出“中国有几个国家”之类的幼稚问题莞尔一笑,而从不加以讥讽指责。我还会为他们在课堂上讲述“数码暴龙”的故事而入神。孩子们因我喜欢倾听而常常围过来给我讲述童年的傻事、家中的趣事、心中的乐事。

今天读了这则故事,它打开了我记忆的窗口,使我发出了上面这么多的感慨,植物都可以因为得到爱而发生那么大的差异,对于一个有头脑、有思想的人来说,爱的影响更大。我深信: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累累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如何爱别人。

年复一年做着的一件件平凡的事,却那么实在与坦然,做的那么无怨无悔!面对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只想说,张开我们的怀抱,露出我们的微笑,伸出我们的双手……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一群像天使一样的孩子,所以我们值得为他们所付出!

我会用心记住教育,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所有的事物都会因爱而生长。我将用自己的一生去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1999 年ISBN 9787540734169

论文作者:丛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因爱而生长论文_丛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