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核政策之争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核政策之争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核政策之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之争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不久前召开的北约外长理事会上,德国外长菲舍尔再次提出,北约应该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德国的这一建议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12月10日,加拿大众议院外委会发表报告,要求北约修改核政策,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份报告还指责美国玩弄两面手法,一面要别的国家销毁核武器,一面自己又挥舞着核武器,随时准备使用。

北约成员国对核武器政策的争议反映了它们对即将问世的新战略的不同看法。回溯北约的发展过程, 核武器始终是其战略依赖的重心。 1949年,欧洲盟国以美国为主导组成北约,其重要考虑之一就是借美国的核优势来对付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优势。冷战期间,美苏在核武器方面的竞赛和较量被称为“眼珠对着眼珠”的对抗。1991年11月,北约在罗马召开首脑会议,调整了战略任务,从“防御苏联侵略”转向“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一些西方人士当时还提出修改北约核战略,将核武器作为“最后威慑手段”。但这一意见没有被采纳。

90年代初以来,欧洲安全格局又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不少西欧国家人士和政党认为,盟国现在面临的核威胁已大大减弱,尤其是在欧洲范围内,已基本不存在遭受核攻击的可能。在这一政治背景下,来自绿党的菲舍尔在出任德国外长后,提出了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建议。菲舍尔的建议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核成员国的拒绝。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此次北约外长理事会上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核战略是北约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动摇。北约未来的任务中必须包括防止核武器扩散。

美国为什么要固守冷战时期的核政策呢?美国某些政要的借口是,一些所谓的“不负责任的国家”有可能掌握核武器,并将美国及其盟国视为核攻击目标。《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穷国的专制者不需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有效地将一个没有防卫的富国摧毁。因此,美国必须保持对这些所谓的“不负责任的国家”的威慑力量。

实际上,核政策与美国对北约新战略的构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明年4月,北约将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确立新战略。美国当然希望, 这个新战略能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有利于加强美国在北约内的主导地位。最近,美国一些政要和议员反复强调,北约新战略必须考虑对付来自防区之外的威胁。可以看出,美国坚持要把北约军事打击的范围扩大到北约疆界之外,使北约成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保护美国利益的军事工具。如果这个军事工具没有核武器作后盾,显然就不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号施令。

北约内部这场关于核政策的争论使人想起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一段话。当时,面临苏联核武器的威胁,他警告说,北约战略的唯一目的就是以威慑防止苏联进攻。北约必须拒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一诱人但却是危险的概念。历史的车轮已经向前滚动了20年,欧洲和世界的安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早已结束,但是美国当权者的思维似乎与20年前没有太大变化。用加拿大众议院外委会报告的话来说,那就是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依然对冷战思维恋恋不舍”。

标签:;  ;  ;  

北约核政策之争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