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课堂设立“辅导员”角色对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探索论文_廖航,吴莲英,曾小春

医学英语课堂设立“辅导员”角色对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探索论文_廖航,吴莲英,曾小春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为例

廖航 吴莲英 曾小春

(广西中医药大学外语部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其对中医学知识的掌握,也要加强其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如何在完成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学习后,突出在后期教学中给予研究生独立实践运用知识的平台,本文以广西中医药大学选修课医学英语课堂设立“辅导员”角色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调查,探索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培养的成效与启示。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合作教学;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31-02

1.新型合作教学法中研究生“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特点

合作教学(co-teaching),又称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协同教学(cooperative teaching),是由一位主讲教师与其他教师或教学助理人员,以专业关系而组成的教学团队,就某一单元某一领域或主题,在同一课堂联合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受限于国内校园师资力量,在课堂中无法配备更多的教师或助理人员的情况下,研究生就能够适时担任起教学助理人员,即“辅导员”角色。将这种新型合作教学法应用到医学英语的课堂中,“辅导员”角色定位于协助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开展空间,以达到在课堂上自由运用语言开展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如何转变从学生到教师身份,也是一次有益探索与全新的挑战。

2.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步骤

2.1 主讲教师与“辅导员”的集体备课

合作教学,由一位主讲教师与“辅导员”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选定与备课。备课的内容包括:文章作者、写作背景、文章主题、话题扩展等。本课堂担当“辅导员”的5名研究生毕业于不同的本科专业,这有利于在既定范围内扩展主讲教师教学思路,也有利于在课前集中答疑解惑,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辅导员”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还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因此在课前的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Stress and Seven Emotions这篇课文的备课过程中,各“辅导员”必须熟悉整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与语法结构,掌握自己所讲的相关七情的内容,并且在课堂的小组活动中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这些要求对于“辅导员”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就是一种促进。主讲教师与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研究生“辅导员”构建的教学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专业领域优势,确保医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用性。

2.2 课堂活动中与研究生“辅导员”的合作教学

在分组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每名研究生作为一个小组的“辅导员”。每次课堂活动由教师—“辅导员”—组长—组员这样的四级结构共同实施完成。研究生“辅导员”就起到了衔接教师与同学的重要作用。课堂讨论中,“辅导员”既可把老师的教学思想,讨论内容细化后给学生讲解、分析,又有能够组织课堂讨论,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学实践表明,“辅导员”使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以“辅导员”的方式强化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使其能在后期的教学规划中得到实践机会,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3 适时有效的课后辅导

对于每次课堂上的讨论内容,都由研究生“辅导员”搜集整理,并建立好网络联系群,及时共享,给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材料。同时,老师所布置预留下的疑点、难点问题,“辅导员”可提前在联系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下次课的学习做准备。如在预习Stress and Seven Emotions这篇课文中,就能够在联系群里提前提出本组讨论关于Stress and Joy话题,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并解决同学的疑问,这在拉进与同学距离的同时将学生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为课堂的改进提供建议。此外,对于课堂的作业、测验等,研究生“辅导员”也必须担负起批阅、指导的职责,并在课后有针对性与同学进行沟通,从而起到辅导的作用。

3.“辅导员”角色对研究生培养及医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3.1 培养研究生多方面能力

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水平和独立的工作创新能力。以“辅导员”这一角色介入课堂,可逐渐使其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从集体备课开始对教学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到课堂中对教学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以及课后对学生联系群的管理与沟通,在这期间需要整个研究生“辅导员”团队的紧密配合。研究生与主讲教师间的讨论互动,本身也是一种不断思考学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教学疑点与难点,研究生“辅导员”必须给予细致的分析与解答,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在小组团队中起到引领与激励作用,这样所培养的研究生也具备独立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协调师生关系,沟通课堂内外

当前无法保证小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下,由一名老师管理一个50人或者更多学生的课堂,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设立“辅导员”角色,将这些辅助教学人员安排到课堂中来,“辅导员”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角色,能够有效传达老师教学思想,积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不仅让学生踊跃参与的课堂发言,还能够在课后思考相关问题,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4.讨论与启示

在实施了一个学期以研究生担任“辅导员”角色的新型合作教学法后,对5位研究生“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反馈,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生“辅导员”在师生间起到了较好的协调的作用;(2)自身有机会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英语教学思维锻炼;(3)提高了组织与沟通的能力,专业能力得到了展示与检验;(4)在小组中“辅导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努力营造团队氛围。而在对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也有超过80%的同学表示“很喜爱”有“辅导员”角色的医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有90%的同学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表示了“认可”。

对中医英语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其对中医学知识的掌握,也要加强其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如何在选修课堂上针对不同专业来源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沟通,也是一个不断思考与完善的教学过程,研究生通过担任大学英语课堂中“辅导员”的角色,逐渐加强专业领域的认识,并在担任“辅导员”角色中完成身份转换。

【参考文献】

[1]危捷.大学英语口语合作教学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6):82-84.

[2]韩阿信.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3(3):17-18.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蒲蓉.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67-69.

立项课题: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4ZXA13)

论文作者:廖航,吴莲英,曾小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医学英语课堂设立“辅导员”角色对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探索论文_廖航,吴莲英,曾小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