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策略论文_杜朝晖

解析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策略论文_杜朝晖

广安实验学校 杜朝晖 638000

【摘要】小说是初中语文重要部分,其中涉及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多个内容,构造出不同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是师生十分喜欢的文体。当前初中语文收录的现代小说风格流派各异,学生可以在小说中看到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世界,并从中受到熏陶。对此,本文则从精心设计导入、创设生活情境以及紧抓小说元素等分析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策略,望给予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占据较高的比例,收录的小说突出强烈的情感和人文内涵,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但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依旧运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没有紧抓小说特点开展教学,以致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渗透,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现代小说体裁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深化学生情感,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和语言能力。

1精心设计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小说课堂教学气氛和严谨的说明文完全不同,因为小说语言丰富,议论文观点明确,尤其小说解读空间十分宽广,可以影响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如果想提高小说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促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穿插到各个单元中,语文教师就可先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可以是主题相似或相同作家作品,以新旧知识联系方式促使学生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联系以前所学课文《社戏》导入,即“大家还记得以前在学习过的《社戏》吗?”,在这篇小说里有善良淳朴的小伙伴和诚挚的友谊,文中的“我”十分怀念少年时代生活,对淳朴民风恋恋不忘,20多年后人到中年的“我”回到怀念的故乡,此时已经是物是人非。在此导入下引入《故乡》,自然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 深化学生情感

小说环境描写都贴近现实、逼真、典型,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展开具体情节才使人物形象更加典型深刻。小说中的人物必然处于特定环境当中,正是这种环境可以较好地体现小说人物成长背景和后期性格成因,所以环境成为小说塑造人物主要方式。在学习《背影》一课,教师就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仔细观察爸爸的背影或想起哪一件和爸爸有关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孝顺父母,更能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特点,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该学科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以及和他人沟通交流以及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再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到母亲用她的尊严为作者换回小人书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再为学生补充阅读《慈母和我的书》片段体验母亲在恶劣工作环境打工的心情,同时搭配《懂你》音乐伴奏让学生回忆自己和母亲的点点滴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情感。

3紧抓小说元素 提高教学效率

通常小说作者会借助大量写作手法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语文教师在初中现代小说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人物关键语句,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作者传递思想感情。以《变色龙》一课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这一笑明确写出他们在嘲笑赫留金不如狗,甚至嘲笑赫留金想要得到的赔偿的念头十分幼稚和天真,还笑奥楚蔑洛夫变化多端的审案,可以说这个笑有多层含义,教师应重点围绕此方面展开分析。小说中,当奥楚蔑洛夫出尽洋相后还恐吓他人,最后为了保持自身形象还紧裹大衣,充分体现出奥楚蔑洛夫变色龙形象。这篇现代小说中运用较多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语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重点突出小说人物行为和语言关键句,便于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此外环境是决定任务行为的主要因素,更是预兆人物命运。例如在《孔乙己》一课中,虽然作者塑造处于残酷社会中不幸的孔乙己,人们在等级观念和封建礼教约束下也变得麻木不仁,更成为早就孔乙己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孔乙己是大家取乐的对象,在孤立无援和冷漠无情的环境下注定其悲剧命运。由此说明,环境描写服务对象即小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抓环境描写并适当赏析,引导学生在熟知写作背景下理解小说人物思想和思想感情。

4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小说是初中学生比较喜爱的学习内容,教师应紧抓学生这一心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小说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应不断更新现代小说观念,并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从故事层面浅层阅读逐渐过渡到深层文本内涵,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传递思想感情,使学生真正享受现代小说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贾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解析[J].课外语文,2016(19):53-53.

[2]周胜.浅探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2).

[3]冯海红.构建“为学而教”的初中活力语文课堂--浅谈提高现代文教学效果策略[J].中学语文, 2016(z1):69-70.

论文作者:杜朝晖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解析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策略论文_杜朝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