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设计的快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钟宇文

基于问题设计的快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钟宇文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518118

摘 要:和谐、融洽、轻松、快乐的课堂能够依循生命之道,尊重人的生命的自然本性,尊重师生生命生长的内在特性与规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大胆质疑,并在疑问中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以此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品质的提高?我们实践和研究中尝试寻求一些适合我们快乐课堂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设计 快乐课堂 实践

在快乐课堂中,师生都把课堂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不是被课堂限制、主宰,而是共同支配、改造课堂,师生把对课堂的适应性活动变成了创造性活动,使课堂活动获得了发展的自由。让学生快乐学习应从精心设计化学问题入手。

一、导入问题有趣,趣源于实验和生活

问题设计趣味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因此,课堂中教师把问题设计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从而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趣味引入,整个课堂就能营造出一个让学生很有新鲜感的情境;教学活动处于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学生就不会觉得厌倦和疲惫。

如在学习“铁三角转化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魔术表演“多色茶”的趣味实验导入新课。课前准备一杯刚冲好的“茶”展示给学生,引导仔细观察“茶”水的颜色(青白色);然后将“茶”水倒入一个大烧杯中,青白色的茶水颜色变身为浅棕色;再把茶水倒入另一烧杯中,茶水又重新变成青白色。新奇的现象会让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多色茶”的真正原因。这时教师提问:“多色茶”为什么会变色?谁能大胆地对此现象进行解释?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尝试运用化学原理解释现象: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变成硫酸铁,当茶水倒入涂抹有少量绿矾晶体的烧杯中,茶水中的鞣酸就会和三价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圣鞣酸铁(黑色),可加深茶水的颜色。当将颜色变深的茶水倒进涂抹有草酸晶体的烧杯中,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草酸就会重新将鞣酸铁内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同时使得茶水的黑色褪去,这与生活中用草酸清洗衣服上溅的墨汁是一个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我们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提问导入新课:漂亮的钟乳石溶洞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发现喜欢吃甜食的孩子容易得龋齿,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二、学习问题有味,味在探究,味在启思

1.学习问题有味在于探究。如在《氯气》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为什么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同时使用?”“假如你是消防员,遇到氯气泄漏的情况,你该怎么处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对问题进行分析:洁厕灵中一般含有盐酸,而消毒液的成分是次氯酸钠,如果两个同时使用会产生化学反应(HCl+NaClO=NaCl+HClO;HClO+HCl =H2O+Cl2),最终产生氯气,使人中毒。而消防员的问题中,就需要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难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将化学生活化,提高化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学习问题有味在于形象。高中化学中有部分内容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我们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喻出来,便于理解和记忆,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趣味化。如讲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时,可以这样提问:十个篮球和十个乒乓球,怎样才能占有更大的体积?相同数目的铁球和空心球,谁的质量会更大?

3.学习问题有味在于比较。如在学习乙醇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而推测出乙醇的结构可能是CH3-O-CH3或者是CH3CH2OH;而与此同时,学生还了解到金属钠可以和水反应但是能够保存到煤油中,而煤油是碳氢化合物即C-H。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利用实验来证实乙醇的真实结构?”通过一层层的剖析,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期待,通过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学生最终得出了乙醇的真实结构。

三、总结问题有料,学有所成快乐

学生思维的提升可通过问题层次化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化学问题串实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的活动中。层次化的问题设计还可以将难点分散,减缓问题的难度,也能激活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思维, 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教师应预留一点时间:“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请大胆提出。”

我们在设计化学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使化学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师生都能在快乐课堂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剑南 王祖浩 主编 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星 沈怡文 主编 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柏青 刍议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J].化学教与学,2010年,第8期。

论文作者:钟宇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基于问题设计的快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钟宇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