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为媒,以“趣”相助——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郭演彬

以“微”为媒,以“趣”相助——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郭演彬

高州市泗水镇鸿猷小学 广东 高州 525200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具体且广泛的运用,对于教育来说,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微课”模式近些年也是越来越受到青睐,“微课”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还能够以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演,从而丰富了教学的表达方式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所以本文就以“微课”为论题,通过对当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调研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探析如何有效率地开展小学数学高年级微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微课;分析和策略

小学生在逻辑思维上、注意力集中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和他们年龄较小有着直接关联,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老师应该抓住一个核心,即始终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运用丰富的教学表现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数学逻辑、掌握数学思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下的网络通讯已经非常发达,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老师可以积极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即所说的“微课”,老师通过“微课”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上,然后通过自己的引导有效培育他们的逻辑思维,这样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在学习效率、学习内涵上都会产生相应的积极作用。

一、对当下小学数学“微课堂”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维度广,没有聚焦教学重难点

数学微课堂的教学意义就是让老师通过“多媒体式”的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微课应该是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而不是宽泛的整体性教学。但是当下很多老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抓住微课的本质,而是把微课当做是一种整体性的教学,将传统课堂一改为微课堂,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所谓的微课堂就会丧失其原有的精准作用,而是表现空洞、广泛,不能够凸显教学的重难点,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所以从最终的教学效果来讲,这种维度较广的微课堂实际上是没有多大教学意义的。

(二)局限地利用微课

当下微课虽然已经得到大部分普及,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老师会对微课产生局限性的理解,他们会觉得微课就是利用音视频,就是在课堂上运用简单的视频教学。而这种局限的认识不仅不会让微课发挥其独有的优势,还会让原本的教学进程受到阻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让微课限制了正常教学[1]。

二、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微课

(一)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先导式学习

数学是理科学科,所以无论是在哪个学习阶段,它都有着很强的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特别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老师在进行教学环节的时候,但依靠口头上的引导或者利用简单的多媒体进行引导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学生的思维集中度、思维理解度都是无法控制,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穿插进行微课中的微视频教学。

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首先就是复习巩固环节,它要求老师在进行新单元的学习之前,要利用多元化的微课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和练习,而且要说明的是,这种回顾和练习有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复习,因为它要求老师在通过微课进行复习巩固的时候,不仅要将所学知识进行体系化的整理,而且还要有意识地牵引到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实现知识的体系化、结构化,所以在具体的微课先导环节,老师应该首先梳理好所学知识的框架,然后利用微视频进行串联式复习巩固。比如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老师应该首先准备一段视频,视频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其内容在前三分钟是上节课所学习的《圆的周长》,老师可以选择一段动画,比如“熊出没”,然后在动画里面具体涉及到圆形的时候将那一段延伸出来,展示圆的周长计算法则——圆的周长=π×d(圆直径)/π×2r(两倍的圆半径),展示完之后,视频中出现一个问题,问题分两小问,第一问是对圆的周长求算,第二问是对圆的面积求算,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导学生过渡到《圆的面积》学习,并且可以在课前这几分钟的微视频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让他们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合理运用微课的先导环节,为接下来的新概念学习打好铺垫[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微课进行情景式教学

数学是一门较较抽象的理科学科,它不仅要求学学习者具备专门的数学思维,还要求学习者拥有很强的理解记忆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学好数学,但是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存在不足的,所以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更好地实际运用数学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直观性地展现给学生面前,只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立体的情景式教学才能够全方位锻炼学生们的数学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想要完成这个教学要求,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用微课在数学课堂中创造一个虚拟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然后对他们展开数学能力的培育工作[3]。比如在学习《小数除法》这课时,老师应该首先确定好在此课中的教学重难点——小数除法运算,然后借助多媒体提前设定一个情景,我们就将这个情景定位“大商场”,然后根据课本内容,将商场里的商品都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比如xx牌钢笔在做促销,A套餐是买2支笔送1支笔,共计12.60元;B套餐是买3支笔送2支笔,共计18.90元;C套餐是单买一支笔,6.30元。然后老师让同学进入到商场之中,问他们如果是自己买的话,买那种套餐会更划得来?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插入,就可以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出A套餐是3支笔,但是花了2支笔的钱,那单只笔的价格就是6.3×2÷3=4.20元,B套餐笔的单价是6.3×3÷5=3.78元,通过这种分析就能够知道B套餐是最优惠,所以如果自己是消费者的话就会选择B套餐。通过这种情景式生活化的插入,让学生在自行分析出结果之后,老师再对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运算,这样就能够让他们在对一个新的概念学习之前,首先自己就进行了一定过程的思考,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就会很活跃,对这些抽象化概念的理解就会变得很轻松,不仅如此,通过这种生活化情景式的模拟,还能够直接培育学生们的数学实践能力,从而做到既提升他们的思维又培育他们的数学实践。

(三)利用微课进行针对性概念学习

数学在小学高年级的课本规划中会涉及到空间图形的学习,而空间图形不比普通的数学概念,其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十分高,但是即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够很好地迎合这种高标准的能力要求,所以老师在进行这种较难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设计立体式的数学模型,通过视频或者PPT模拟运动演练的形式,直接将空间物体直观地展现给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和数学能力[4]。比如在学习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这课时,老师就可以直接利用微课设计一个关于圆柱的视频,老师通过展示特制的视频,向同学们立体展示圆柱的构成、圆柱的解剖面和圆柱的表面积范围、表面积计算,这样就能够最直观地让学生们理解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为什么要计算其底面周长,为什么要乘以圆柱的高,继而很轻松的让学生掌握圆柱表面的计算公式——圆柱形表面积=圆柱底面积×2+侧面积 =3.14×半径2×2+底面周长×高。不仅如此,这样还有利于学生在进行空间立体图形计算的时候,他们的大脑能够产生对图形的联想能力,能够具体联想到教学过程中微视频所展示的图形变化,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学习数学重难点的时候,老师应该积极利用微课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微课的真正作用。

三、结语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以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情景化的构建能力协调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特别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传统型课堂无法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注意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而微课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讯息立体化地展现给学生面前,并且能聚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积极运用微课,要充分发挥微课的针对性作用,让微课在课前进行有效先导,在课中进行情景式教学和针对性教学,这样就能够全方位培育学生们的数学综合能力,让数学课堂更具延展性。

参考文献:

[1]李燕. 以“微”为媒,以“趣”相助——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8(1).

[2]洪素求. 以"微"促学,构建高效课堂 ——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12).

[3]石晓薇. 以“微”促课,构建高效课堂——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J]. 新课程(小学), 2017(1).

[4]刘丽仙. 微世界,大课堂——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微课教学模式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6):61-61.

论文作者:郭演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以“微”为媒,以“趣”相助——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郭演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